不要妒忌別人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四大文學名著之一,小說描寫的是魏、蜀、吳三國的興衰過程及其彼此間的政治、軍事鬥爭。草船借箭這一情節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自古以來,總有那么一些人,看到別人有才幹,比自己強,並不去用實際行動來挽回自己的面子,而是抱以妒忌的心理,並不擇手段的去陷害他人,周瑜就是其中之一。《草船借箭》講的是心胸狹窄的周瑜,見到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處處勝自己一籌,便心懷妒意,甚至想置他於死地。他以軍中缺箭為名生出一計,讓諸葛亮十天內鑄造出十萬支箭。由此可見,周瑜不僅妒忌心強,而且又十分陰險狡猾。然而,獨具慧眼的諸葛亮卻自信的答應下來,趁著漫天大霧的時候,用草船從曹營中“借”了十萬支箭,提前七天完成了任務。這使周瑜的陰謀又一次被宣告“破產”。進一步揭露了周瑜妒賢忘能、心胸狹窄的本性。那為什麼會有妒忌別人之心呢?那是因為不相信自己,生怕別人超過自己。當別人有了成績,作出了貢獻,當受到眾人尊重和愛戴的時候,這種人不是探究別人取得成績的原因,不是虛心學習,頑強拼搏,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而是諷刺、造謠,甚至惡語中傷他人。這是多么愚昧無能的表現啊!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學識淵博,名揚天下。可他在讀國小時,學習成績並不好,數學常常不及格。在這種情況下,他並沒有灰心,更沒有妒忌學習好的人。他自信“名人”是人,自己也是人,別人能做,我也能做到。經過努力,華羅庚終於成了舉世聞名的數學家。另外,在這本書中,我還認識了殘酷暴戾、詭詐多疑、極端自私的曹操;誠篤寬厚、知人善任、以德服人的劉備;忠義英勇、率直威武的張飛;人間智慧的化身諸葛亮讓我們遠離嫉妒吧。 南京市文樞中學   初三(1)班  胡越家長感悟:俗話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這句話流傳很多年了,我在少年時就打破“傳說”,看了:《三國演義》,也就是囫圇吞棗而已。但其中幾個重要的情節,也常出現在腦海,其中的片段有這幾個:第一開篇的一句話: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闡述了很多的道理和見解。同時也在《三國演義》書中加進了作者的思想、見解、企盼。股市中的情節有很多濃墨重彩的,也是作者特以加之,構成一幅遍有圖、有畫、也有精彩文章的一本傳奇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