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蠅王》讀後感

陳翠茵

“拉爾夫在這伙孩子當中,骯髒不堪,蓬頭散發;他失聲痛哭:為童心的泯滅和人性的黑暗而悲泣,為忠實而又頭腦的朋友豬崽子墜落慘死而悲泣。”

——《蠅王》

“蠅王”即“蒼蠅之王”,源出希伯來語“baalzebub”。在聖經中,“baal”被當做“萬惡之首”,在英語中是糞便和污物之王,因此也是醜惡的同義詞。本書以此為名,除了 “蒼蠅之王”在內容中起到預言家的關鍵作用以外,也有野蠻墮落戰勝了文明理智的含義。

《蠅王》是關於惡的本性與文明的脆弱性這樣一部哲學寓言式的小說,帶有強烈的象徵性。故事發生於想像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一群六到十二歲的兒童因飛機失事而被困於荒島。起初,他們將荒島視為世外桃源,尚能和平相處,到了後來,因為對一個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野獸”的恐懼,人類身上的本能與獸性開始膨脹,孩子們分成兩派——一個是堅持會有人來救他們的民主派,象徵理智和文明;另一派則是象徵野蠻和暴力的專制派,沉浸於血腥的狩獵當中,喪失了來自於文明社會的語言能力和思考能力,成為野蠻人。他們相互殘殺,最終惡的本能壓倒了文明的勢力。

讀罷不能不沉思。我們生活在一個文明的社會,我們有著分明的規章以及對道德的要求。然而在一個野蠻的荒島上,來自於文明社會的制度能有多大的約束性呢?

孩子們在荒島上的故事,正是人類發展史的一個剪影,但在這個濃縮的剪影當中,文明不可避免地淪喪了。不甘墮落、堅守文明的民主派到最後只剩下拉爾夫和豬崽子,豬崽子直接慘死在石頭下,拉爾夫也被以傑克為首的野蠻人追殺,若不是救援船隻的到來,他難逃被殺死的厄運。豬崽子之死和海螺的毀滅象徵著野蠻終於戰勝了文明,在這樣的環境下,道德是何等的廉價啊。

據說第一隻直立行走的猴子是被其他的猴子殺死的。古今中外,往往如此。因為荒島上所謂的“野獸”,孩子們感到懼怕。在大伙兒為了野獸的事爭論不休時,西蒙指出“大概野獸就是我們自己”的真理,卻遭到眾人的唾罵。

為了弄清“野獸”的真相,他決定到山頂看個究竟,在中途休息時偶見被當做貢品的爬滿蒼蠅的野豬頭。神情恍惚中,西蒙仿佛看見一個碩大的蒼蠅之王對他說明了“野獸”作為人性的一部分,並預言了他會被眾人殺死的下場。到了山頂,西蒙發現大家所畏懼的“野獸”其實是一個飛行員的屍體,於是不顧虛弱的身體下山去告訴大家,卻被眾人誤認為是“野獸”而殺害。

諷刺的是,孩子們所殺死的人正是唯一一個能揭露真相的人,隨著西蒙的死,真理也不復存在。

人之初,性本惡。作家借孩子們的天真爛漫來探討這一嚴肅的話題,人的根深蒂固的獸性是貫穿全書的主線。故事的結局固然是悲劇的,因為野蠻戰勝了文明;但它又是充滿希望的,因為救援船隻的到來,孩子們得以返回到那個文明的社會。然後,故事戛然而止,孩子回到正常的環境中能否還能恢復正常的生活,我們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