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圍城觀後感

在這種看電影等於吃快餐的時代,能讓我回味一下的電影實在太少了,能咽的下的就可以算佳片了,很慶幸,XX年即將結束前,看到了一部好片子,十月圍城是繼葉問後又一部讓我感慨萬千的電影,雖然兩者都有精彩的打鬥場面,都一樣弘揚不屈的民族氣節,但葉問始終只是一部功夫片,而十月圍城在氣氛的烘托、情節的遞進、故事的鋪墊、人物的刻畫上都勝過葉問良多。     下面以人物帶動故事來敘述一下:   1.保衛戰策劃&領導者:陳少白(梁家輝飾)&李玉堂(王學圻飾)。 陳少白,興中會元老,孫中山最信賴的朋友、同志,整個保衛戰的策劃者,我相信導演是要給予這個人物極高的褒獎的,但是在敘述故事中,卻讓觀眾覺得陳少白很自私,為了革命、為了保護孫中山牽涉了太多無辜的人,而且這個人物隨著故事越往後推進越顯得他對整個保衛戰缺乏足夠的掌控力,不夠冷靜,也許他的學生閻孝國(胡軍飾)對他的評價很對,“放你回去?又要給我添亂,是吧?” “百無一用是書生”。   李玉堂是香港富商,其實他會成為這場保衛戰的領導者連他自己都不會預料到,李玉堂從一開始就只想做一個商人,但是好友陳少白日常的活動資金全都是他贊助的,所以當李玉堂說他對於革命只出錢不出力是局外人時,陳少白說:從你捐的第一分錢起,你就是革命分子了。這句話一下子就觸動了李玉堂那搖擺不定的心,對於李玉堂這樣的亂世富商,應該是能看到那搖搖欲墜的滿清政府遲早都會被推翻的,從內心來說,他也渴望民主,也渴望自由,但是偌大的家業、妻妾兒女又始終割捨不下,只要他涉足革命,這一切就會化為泡影。當他看到兒子投身到革命熱潮中無所畏懼的氣魄與在家中唯唯諾諾的鮮明對比,無疑也讓他下定決心舍小家為國家,一半是作為父親無條件支持兒子的理想,另一半是他本身內心就已經有了火種,只是一直沒有出現點燃火種的火苗。       2.刺殺行動的領導者:閻孝國(胡軍飾)   閻孝國,這個名字恰如其分的體現了他極度忠於滿清的特點,在影片中,閻孝國是大反派,但是很奇怪,看完整場後,你並不會討厭或者憎恨這個人物,首先在於他所說的:報效國家,並無對錯。在他而言,他領導的也是一場保衛戰,一場狙擊意圖推翻滿清政府志士的保衛戰,既然忠於清廷,他就沒有錯。其次,閻孝國只殺他該殺的,並不是喪盡天良的冷血劊子手,他兩次放過了他的老師陳少白,儘管陳少白在閻孝國畢業時給予“功課優秀,頭腦愚蠢,一介莽夫,難成大器”的評語,儘管陳少白幾次三番壞他大事,但閻孝國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絕不敢傷害老師”。另外,在閻孝國追殺途中的出手,只殺了三個人,割了他辮子的劉郁白(黎明飾),死抱住他腳不放的阿四(謝霆鋒飾),以及最後被他當成孫中山的李重光(李玉堂之子),其他的保衛者閻孝國只是用重手法打斷腿腳,並未取他們的性命,可見,閻孝國內心也不願意殘害自己的同胞,之前,他也對陳少白說,正因為學了西學,才看到洋人的狼子野心,從後來發生的歷史事件來看,也印證了這一點,所以陳少白的評語也未免偏頗了。     3.最矛盾的保衛者:沈重陽(甄子丹飾) 沈重陽是香港警司的警察,生性好賭,最終妻子(范冰冰飾)在懷孕後為了給小孩一個好的環境而離開了他,嫁給了李玉堂,這也讓沈重陽從系更加沉湎於賭博,為了錢做一些他本不願意做的事情,最終在妻子的點化下,接受了保衛李玉堂的任務,原因是要保護他女兒的現任父親,因為沈重陽也覺得李玉堂比他自己更適合做一個好父親。   整部片子中最能打的人物,延續了葉問中兇狠的打鬥技法,不愧為我的偶像,由於戲份的安排,讓我看的不是很過癮,要等葉問2和錦衣衛了,扯遠了,回到劇中,在收拾了幾個帶槍的小嘍囉後,碰到了外家功夫剛猛無比的閻孝國手下,在一番打鬥下,最終在要同歸於盡的情況下,先下手殺了對手,但自己也體力耗盡,最終選擇與閻孝國的坐騎相撞身亡,延誤了閻孝國的追擊。   4.落魄貴公子:劉郁白(黎明飾)   從李玉堂為其贖回家傳鐵扇來看,劉郁白的武藝應該是家傳,但應該還有別的奇遇,不然功夫不會如此出神入化,如果不是被一大群嘍囉耗盡氣力並深受重傷,我想應該還要比閻孝國略勝一籌。正因為功夫出神入化,所以被安排在最後一關守衛,抵擋最後一批敵人的圍攻。   劉郁白出身揚州大戶人家,顯然是受過良好的教育,而且由於他的家庭既有錢又是武術世家,平時的打鬥經驗一定很少,特別是在街頭與流氓無賴打鬥的經驗為零,所以在一開始他並沒有痛下殺手,直到發現這批敵人遠比他想像的要兇悍及殘忍時,才開始用鐵扇向要害進攻,但此時敵人已經不再對他的功夫畏懼並且找到了對付他的方法,所以最終幾乎是同歸於盡,當然體力不支與劉郁白長期吸食鴉片也不無關係,想想現在nba的球員一個賽季不打球,也要通過半個賽季才能找回狀態,更何況數十年沒有動過手,長期吸食鴉片的人第一次動手就是一場超級硬仗。   那么劉郁白為什麼要吸食鴉片自甘墮落呢?愛上了不該愛的人,並且釀成了無法挽回的苦果,具體是什麼還是自己看電影吧。 最後,嘍囉傷亡殆盡後閻孝國出場,但並未想殺死劉郁白,在閻看來,殺死劉郁白這樣重傷的敵人對他來說是種侮辱,但沒想到劉郁白給了他更大的侮辱,劉郁白奮起最後一擊割了閻孝國的辮子,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不誇張的說,辮子的存在與否就是是否忠於清朝政府的標誌,對於閻孝國來說,頭可斷,血可流,辮子不可斷,我推測即使劉郁白奮起一擊打傷了閻孝國,閻看到如此捨生取義的高手,也不一定會下殺手,但是辮子斷了,劉郁白就不得不死。     5.黃包車夫:阿四(謝霆鋒飾)   阿四是李玉堂家的車夫,與少爺李重光一起長大,善良、真誠、率性,與照相店的阿純互相愛慕,在保衛戰的前兩天,阿四決定要參加這場戰鬥,儘管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拉著車子不停的跑,同時他也請老爺李玉堂幫他去照相館提親,李玉堂答應了阿四最後的要求,上門提親,才發現外表可人的阿純原來腿腳不便,越發的使觀眾對這段感情以及阿四的死感到不忍。   保衛戰當天,阿四調慢了李玉堂的懷表,希望李玉堂能倖免,而自己最終為了讓陳少白和李重光能逃脫死死抱住閻孝國,結果被閻孝國扭斷脖子而死。     6.班主女兒:方紅(李宇春飾)   班主(任達華飾)實際上是滿清舊將,因背負叛軍之名一直想推翻清廷,但同時也被請廷追殺,流亡到香港。方紅系班主之女,富有正義感,並且不解父親為何一直東躲西跑,沒有安一個家,也不能理解跑是為了今後有個家。在父親被殺手殺死後,為了繼承父親的遺志,成為保衛戰的一員,在阻止火藥爆炸時與敵人同歸於盡。   我一直對李宇春其人及其作品沒有好感,但因為其沒有負面新聞,也並不討厭,但是這次觀影后,有了些微改變,雖然她的演技很稚嫩,但是很真誠,能用心演戲的藝人這種敬業的態度就值得尊敬。 7.神勇大和尚:王復明(巴特爾飾) 天生神力,又在少林學藝,武學上有所造詣,以賣臭豆腐為生,喜歡盆景,當李玉堂阻止香港警司封掉報館時帶頭叫好,可見王復明是個率真的漢子,是個珍惜生命的漢子,是個有正義感的漢子。從他被少林寺趕出來及他的名字推測,他的父輩應該也是反清志士,在走投無路時將王復明交給了少林寺,王復明長大後因天生神力又不服管教故被少林寺趕出。   要注意的是,王復明的打鬥經驗與劉郁白一樣,也為零,所以在鬧市中被假扮為民眾的刺客刺中數刀,最後,為了掩護眾人離開,扳倒牌坊,被刺客亂刀刺死。   真沒想到,巴特爾的演技還挺不錯的,比李宇春自然,與他在球場上木木的感覺完全不同,可能是因為巴特爾生活中也是這樣的一個率性漢子。   其他諸如曾志偉飾演的警察司長,范冰冰飾演的四姨太月如,王柏傑飾演的李重光,也各有特色,但限於戲份,未能充分發揮,相信他們也有遺憾,而李嘉欣飾演的劉郁白喜歡的女子只在最後露了個臉,我納悶啊,這樣的女人竟然值得你這樣,郁白,你丫什麼審美觀啊。     再說說我個人想不通的幾個問題:   1.李玉堂好歹也是香港叱吒風雲的富商,怎么如此重要的保衛戰竟然全是自家人,包括報社職員、黃包車夫甚至自己的親兒子,即使那些能人志士也是最後關頭機緣巧合出現的,我就不相信他在香港混,敢不培植自己的武裝力量,而電影中,如此舉足輕重的人物竟然形單影隻,連老命都要豁出去,還賠了親兒子。     2.編劇太低估刺客的智商了吧,一個掉包計加一個調虎離山計就可以讓孫中山逃脫追殺安心開會了,太離譜了,刺客看著孫中山進了樓,卻不執行刺殺計畫,對整批革命志士來個瓮中捉鱉,非要在大馬路上大砍大殺,如此高調的刺殺計畫,也可算空前絕後了。   3.最想不通的是飄搖欲墜的滿清政府派了支不入流的小分隊就敢跑到人家英殖民地去打打殺殺,太敢吃英政府的豆腐了吧,電影中說滿清政府向英政府施壓,要求警察撤離,納悶了,清廷真有這個膽,還會割地賠款,奴顏卑膝,況且當時孫中山在國際上已經是極有影響力的人物,如果在英殖民地上被刺殺,那英政府要承擔的國際輿論壓力之大可想而知,所以一旦孫中山踏上香港的土地,英政府絕不會要求警察撤離,而是維持治安。     十月圍城在刻畫人物及氣氛渲染下真的做的很不錯,總體來說,是值得進電影院掏60塊錢看的電影,想要有真正的感動和震撼,就去電影院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