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之下》觀後感

當腰包鼓起來時,不要讓心靈匱乏。

——題記

“柴靜門”事件在網上的關注日益增高,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態度,無論評論如何,事實都不會改變。

《穹頂之下》這部長達103分鐘55秒的視頻,聚集了時下熱點的霧霾問題。柴靜自費100萬拍攝這部記錄片,一條舊仔褲,一襲白t恤像沙龍主人般向圍坐的聽者介紹投入調查的心理動力、調查的思路和複雜的感受,解釋有關霧霾的性質和危害、來源和構成的科學原理、調查的過程和結論。她實地考察,親自到曾經遭受過嚴重霧霾侵襲的地方;她走訪有關部門,收集中國近十年空氣污染數據;她向曾在此類空難中遇害的人們表示衷悼;她用一個個通俗、形象、殘酷的數字警醒世人。

視頻發布後,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有人說她賣國,說她用美國的錢來指責中國的不好;有人說一個移居到美國又在美國生孩子的人有什麼資格來說中國;還有的人卻十分支持她的這種做法,我更是其中之一。我認為,柴靜講述的,是客觀的,是真實存在的,這與她是什麼人,做過什麼事沒有關係。一句句話揭示著事物的本象,直指問題的根源,犀利而尖銳,有如一支支利箭射向環保、交管、質檢部門,可有誰敢於站出來承認已發生的錯誤,為之羞愧、臉紅?又有誰會為今日的惡果買單?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個生活在中華大地的炎黃子孫,我們有權利更有責任幫助國家找出存在的問題,為我們休養生息的環境更加美好而貢獻一己之力。

當然,在一個國家發展的道路上,可能會出現發展經濟的同時不能兼顧環境,但保護環境卻不應與發展經濟衝突。大氣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便是空氣中的工業廢氣和各種可吸入顆粒物。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我們應加大對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尤其是可清潔、可再利用的能源,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更要減少對大氣的環境壓力。監管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在面對責任時不互相推託、推諉,勇於擔責,不給那些非法經營的商家、那些排污量大並超標的企業有可乘之機。地球是大家的,保護這唯一的家園,是地球上每一位公民共同的責任。

生活在穹頂之下,已然成為事實。也許我們每一個人,改變環境的力量是有限的,作用並不大,但只好我們從自身做起,就會影響帶動許許多多的人去保護環境,也希望社會上能出現越來越多像柴靜一樣的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