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隊的故事》讀後感

包一中高二(3)班 張宇飛 指導教師:淡永平雖然只是讀了史鐵生的這一部中篇小說,但我想到了其他的東西,比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比如鄧小平,比如青年,比如農村農民,比如……一、青年毛主席一句“農村是一片可以大有作為的天地,知識青年要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就使插隊的故事發生了。而青年,正是這場運動的主角。青年是有特點的。青年是有熱情的,要不然也不會有幾十萬、幾百萬的青年接受黨的號召,欣然上山下鄉去呀。縱然有黨的要求,大多數青年還是著滿腔熱血去的。為什麼說青年最有熱情?因為他們沒有生活經驗,有道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你不見剛生一年的小貓見了老鼠不認識,用爪子戲耍幾回;抱著一顆玻璃珠子能玩一上午?他們年輕,有活力,也有熱情。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正確地引導青年,把他們的熱情引到國家經濟建設上來,不能讓他們因為沒有經驗而誤入歧途。現在多少青年走上吸毒的不歸路,我們這個社會難道沒有責任嗎?青年是思想活躍的,自古英雄出少年嘛。因為沒經驗,因為有熱情,青年人一般都特別活泛。怪不得北洋反動軍閥統治下會有“五四青年”運動,“四人幫”迫害下會有所謂的“四五‘反’革命”運動。作為一個青年人,他的思想上沒有包袱,生活也沒有太多地欺騙過他,所以他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幻想,好像整個世界都在他的夢裡。於是,他可以大量地作出創造,大量地發動改革,大量地進行探索,牛頓22歲發明微積分,愛因斯坦26歲提出狹義相對論,貝爾29歲發明電話,愛迪生31歲發明電燈……所以,科學是第一生產力,而青年則直接推動科學發展。青年是可愛的,那股子聰明勁兒,那股子犟勁兒,那些個懵懂的傻樣兒,看著就可愛。青春年華,情竇初開,毛頭小伙子們總愛在姑娘們面前掩飾自己的內心,愣充個“大男子漢”。下到農村,知識青年分組,男生們抗議與女生們分在一個組,其實內心卻有著某種興奮和激動,女生們卻又都幼稚得可憐,又喊又跳,氣得要哭了。到了,男女生也沒能照一張合影。這些青年啊,都是那么的純潔,對青春那么的珍惜,把愛情看得那么神聖,想想校園裡的一對對小情人,他們是多么的可愛。青年是有希望的。這是青年人最大、最值得自豪的特點。我們擁有活力,擁有青春,擁有未來,這難道不是最幸福的?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和國家的未來,這是寫在法律上的。作為青年,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正是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知識與技術嗎?因為我們是希望,所以我們擔上的責任才更重。我們需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目標,將個人行動融入我們偉大的中國夢中;我們需要解放思想,認清現實,踏實地做好我們自己的工作,在學習中砥礪意志,堅定自己的人生航向;我們需要把目光放長遠些,用發展的眼光認識世界,努力做時代的先鋒,可謂任重而道遠啊!二、農村,農民廣大農村一直是中國發展的舞台,土地上的政策表征了社會的發展與變化,從井田制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中國幾千年波瀾壯闊的歷史就發生在這片土地和這土地上的農民身上。從陳勝吳廣首義到賀龍賀鬍子兩把菜刀鬧革命,中國歷史是由中國農民推動的。我就粗淺談一下我對農村、農民的認識。農村是廣闊的天地,但又具有局限性。中國的人口是農民撐起來的,農村就是中國人的家鄉。一個城市再發展也大不過農村土地的廣闊,可是幾個大城市一連通就是一個世界。農村是接近自然的,這一論斷是基於生產力落後的條件。在陝北,在中國大部分農村,機械生產完全沒有普及,一個村、一個大隊只有幾頭耕牛,一切全靠人力。所以對自然的改造,也小一些。那時候,大部分的環境應該還是自然狀態,可以砍柴打獵。現在,農村引入大型機械設備,建小二樓開工廠,燒煤點電燈,對環境影響大,所以野外估計也就只有美化林與頑強的麻雀了。生產力的發展怎么反倒要破壞、消滅農村呢?農民是最具有創造性的,在這兒就不一一舉例了。單說農民的兩個本性:樸實、愚昧。其實這正是農村相對偏僻所致:先進的文化傳不到農村,農民才會不理解、不科學,但同時也保持了人生下來的樸實,沒有油腔滑調,老老實實。由此可以得出,農村與農民真的需要知識青年。我們青年,最好能把知識與先進文化帶回農村,那將是大有作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