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內心強大,人的必需品

生活,就如攀越了幾座聳立的高山,淌過了幾條彎曲的流水,俯瞰了幾片茂盛的森林。生活,就是從點滴間品味出來的。當然,其中必定會有煩惱、憂傷、難過,因為人生不是一成不變的,高興的同時也會伴隨的是痛苦。經過了人生的曲曲折折後,你才能從中悟出道理。

維特是一個恃才傲世的青年。他雖失去了維茲拉,但在出席一次舞會的途中,偶然認識了一個叫綠蒂的少女,一見鍾情。綠蒂是凱士特南的未婚妻,當年15歲,而凱士特南卻31歲。維特對綠蒂十分迷戀,便向她表明自己喜歡她。這使綠蒂驚惶失措,她把維特的表白告訴了未婚夫,凱士特南對此表現出不在乎。維特知道這個情況,感到十分震驚,為了自己,也為了綠蒂,不想牽連綠蒂,於是他立即逃回法蘭克福。他接到了一個兇殺案,對寡婦愛得刻骨銘心的長工是兇手。他殺了一個人,被告上法庭,而維特十分不滿,想袒護這位長工。結果遭到法官的拒絕,於是產生了煩惱,再加上以前辦公務的種種遭遇,從而一步步走向了極端,借了阿爾貝特的手槍,利用手槍產生了自殺式死亡。

歌德的周圍充分保留著腐敗的社會,庸俗屈從的平民百姓和虛偽的政府機構。社會沒能給他份好工作,在愛情方面又受到了打擊,不免使他的心中懷著不滿情緒。他想:為什麼時代會這么落後?人們怎么能無主見呢?一連串的想法在他腦中跌宕起伏,使他無心投入到工作中。這樣的時代變革,對於維特以及他身邊的每個人來說,都是致命式的。

愛情固然珍貴,但終究不及生命寶貴,愛情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社會上有許多陋習分子,他們為謀私利益、得到好處,於是用輿論來指責某些人。內心弱小的人就會經受不住,從而一步步走向極端,最後死於別人的言談。我認為輿論有好也有壞,但只要內心強大、不畏挫折的人過得還是很好,沒有受到輿論的影響。真正內心強大取決於本質上的好壞,若你做的這件事受到別人的讚揚,那你完全不用搭理陋習之人;但反之,別人唾罵這件事,那你應該極度關注,想想自己有無錯誤,為什麼會犯錯?

社會輿論也只是一種風氣,以訛傳訛嚇唬人罷了。同學們,從現在做起,為不受到別人的指責,而走向極端,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