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一百萬次的貓》讀後感

今天,我想向低年級的小朋友推薦一本書——《活了一百萬次的貓》。作者是佐野洋子。《活了一百萬次的貓》這本書在日本被譽為“被大人和孩子愛戴,超越了世代的圖畫書。”繪本畫風可愛,故事可愛,最重要的是如果讀者翻開書就會被吸引進去,合上書還會不由自主沉醉其中。

主角虎斑貓是一隻死了一百萬次又活了一百萬次的不死貓,生命一次次輪迴,他的主人在交替變換:國王、水手、魔術師、小偷、孤獨老太太、小女孩……,但是貓討厭每一次的主人,也渾渾噩噩地對生命沒有任何感受……直到後來,他成為了一隻野貓,成為了自己的主人,便開始愛自己;然後再眾多的追捧者中,他愛上了不言不語的白貓。只是一種在他漫長的生涯中從沒有過的感情,讓他有了愛與被愛的體驗,貓也頭一次直到了自己為什麼而活了。野貓和白貓,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生下一群小貓,直到死去……

最後一頁,主人公貓不見了,留下一幅淡淡的風景畫,讓人無盡遐想。

這本字數不過百,給幼兒看的繪本是繼《論語 》、《孟子 》我唯一看不懂的白話書。

其實也不能說是看不懂,實是因為作者想要表達的實在太多了!我這個人比較懶哈!不愛琢磨作者的用意,但這本書,我看過以後,給我的感覺就是:作者寫的時候,腦子裡一定裝滿了又亂又密的大棉花,裝載著孩子氣般的滿腔怨氣,發泄似的糊裡糊塗地寫了下來,又糊裡糊塗寄了稿,主編又糊裡糊塗發表了,最後糊裡糊塗得了些奇奇怪怪、天花亂墜的獎。這些話也有些糊裡糊塗呵!但我的感覺就是這樣子。

我想作者寫的時候一定在吃朱古力,咯吱咯吱不亦樂乎!朱古力有著不出彩的外表,甜美的內心,不過作者又加了點料,主角成了有著甜美外表和可惡內心的一隻迷人的虎斑貓。

而作者想要表達什麼呢?用官方一點的話來表示就是三個方面。

第一,愛的力量!書中,國王的虎斑貓死在了戰場,所以,愛打仗的國王不打仗了,最後,最愛自己的虎斑貓更愛親愛的白貓和小貓了,這都是愛的力量!相信,作者寫的時候一定很缺愛吧!

好了,好了,第二點來了,有點黑暗,有點不健康,就是,人性的陰暗面。書中的一句話:所有人在貓死的時候哭了,可貓連一次也沒有哭過。這點很難講,都是俗氣的,作者也免不了,或許作者知道,但作者寫了,所以我說了,也許大家看到那句話,會覺得貓很冷漠,很無情,但我想說:憑什麼呢?貓為什麼要哭,貓不喜歡這些主人,他就沒有責任因分離悲傷,嗯,聰明的同學已經明白了,這句話表達的就是:我為你哭了,你也要為我哭,呃……這樣一想,很罪惡了對不對?

第三點:生命的意義。貓活了一百萬次,在第一百零一次的時候,他死了,他的一生那么美麗,美麗得心酸,也許大家很羨慕,他可以嘗試不同的人生,活得更久,但對貓來說活最後一次就夠了,因為對於他來說,那一百萬次仿佛行屍走肉,他不喜歡那多餘的一百萬次,而最後一次哭了一百萬次,還了愛的代價,嘗了生命的意義,所以,他沒有再活過來。

同學們,《活了一百萬次的貓》絕對值得你們去看看,希望你們也能用滿腦子的棉花去讀《活了一百萬次的貓》這本書,相信你們看完後也將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