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一個周末的晚上,我合上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最後一頁。我閉上了眼睛靠在椅背上,腦海里浮現出海倫坎坷的經歷,我被這本書的故事情節深深感動了,心裡五味雜陳。

海倫出生在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但她的遭遇卻非常不幸。出生後十幾個月,由於一場大病,使海倫永遠生活在了一個無聲、無光、無語的世界裡。後來,她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更是憑著自己堅強的毅力持之以恆地努力學習。她付出的艱辛是常人無法想像的。最終,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世界聞名的美國哈佛大學。海倫是一位平凡的女性,她用微笑迎接挫折;用雙手擁抱世界;用心靈感觸生活。她沒有因為自己的生理缺陷自暴自棄,而是堅強的面對殘酷的生活;與命運做鬥爭。她雖然受到了挫折、打擊,但仍然勇敢地抬起頭,一步一步邁向成功之路。

想到像他這么一個有著嚴重生理缺陷的人,也能用驚人的毅力走向成功。那我們這些身體健全的人為什麼就比不上一個殘疾人呢?答案很簡單:正因為我們太懦弱了,遇到困難就退縮,遇到挫折就氣餒。比如我學習古箏,總覺得,老是練習一首曲子,太枯燥乏味了,心裡特別不舒服,經常想要放棄!現在回想起來,我感到非常慚愧因此,讀了這本書的最大啟迪是:要勇敢面對挫折和困難,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不要害怕,應該想方設法的客服。戰勝困難和挫折的整個過程是艱難的,但風雨過後見彩虹。一定要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要一絲不苟的做好每件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會好好珍惜每一天,做好每件事!海倫曾經說過:“有時我想,要是人們把活著的每一天,看做是生命的最後一天該有多好啊!”是呀,我們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生活,不被困難打倒!

夜,已經很深了,周圍顯得非常寧靜,到我手中仍然捧著海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