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大業

xiaoxiao是我的同學,沒記錯的話,是當年班上歲數最小的女生。才華橫溢。對宋詞頗有幾分研究。骨子裡總有幾分婉約和小資。現在商報做記者。假期看了《建國大業》,在其空間串門時發現xiaoxiao總編的這篇視角獨特的觀後感,堪稱經典,遂轉了過來。

——————————————————————————————————————

老蔣手下沒魯爾 (看《建國大業》觀後隨記)

假如1949年10月1日的蔣介石手下有個名叫魯爾的潛艇指揮官,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魯爾是我在美國電影《珍珠港》里認識的一位美國海軍上校,他在電影裡一閃而過,卻決定了整個戰爭的進程。

看《建國大業》怎么會想起魯爾上校呢?

先回顧一下《建國大業》的結尾——

已經敗退到廣州的蔣介石,聞聽毛澤東10月1日要舉行開國大典,於是命令他的侍衛長俞濟時將軍(劉德華)通知空軍司令周至柔(陳寶國):去,用飛機把共軍的開國大典炸掉!周至柔明明知道根本無法完成這個轟炸任務。以當時國軍殘存的空軍力量,把飛機飛到北平,扔一堆炸彈,把天安門給轟嘍,應該不難,難的是飛機回不來了。於是他嘟嘟囔囔不置可否。但俞濟時是奉了蔣總裁死命令而來的,劉德華用帥氣而冷峻的目光逼問陳寶國:“轟炸北平,行還是不行?就這么簡單!”此時的陳寶國臉上看不到一點《大宅門》里七爺的勃勃英氣,可憐的周司令只好耷拉著眉毛說:“堅決執行總裁的命令!”

俞濟時也明知這事兒不好弄,於是當即與美國駐南韓空軍基地聯繫,讓轟炸了北平卻無法返回廣州的國軍飛機在漢城著陸。俞濟時可不是個吃素的,他是老蔣的奉化同鄉,黃埔一期,29歲當師長,在贛南率王耀武的一個旅與紅十軍、紅七軍作戰,幾乎全殲了紅軍,俘獲並殺害了方誌敏。是個雙手站滿了革命烈士鮮血的主。

俞將軍沒想到,美國佬拒絕了飛機在南韓著陸的請求。(原因可以從後面故事的細節中推測一二)

於是,1949年10月1日,廣州陰鬱的清晨,有了這樣的對話:

蔣:飛機起飛了嗎?

俞:美國人拒絕了著陸請求。

蔣:嗯?(老蔣喉頭一噎,估計心裡罵了一聲娘希匹,半晌)……行動取消吧……

俞:(目光複雜,哽咽)……是——

張國立和劉德華把失敗者痛苦無奈愁腸百結的心緒刻畫得細膩到位。

電影看到此處,我不禁歪在座位上冷笑一聲:笨蛋吶老蔣!活該你倉皇辭廟。

因為,就在他和俞濟時淒涼對話的七年前,一個同樣的難題擺在了美國人面前。

咱來看看人家美國佬是怎么解決的。

話說1941年12月7日,日本鬼子偷襲了珍珠港,把太平洋艦隊打了個生活幾乎不能自理。心高氣傲的美國佬大受侮辱。他們的羅斯福總統在參謀長聯席會議上大聲咆哮:“我要炸了東京!”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上將和陸軍參謀長馬歇爾異口同聲勸阻:“我們不具備轟炸東京的條件,請總統冷靜,此仇早晚必報……”注意,此時的美國還沒有獨立的空軍建制,他們的飛機分屬於陸軍航空隊和海軍航空隊。

羅斯福繼續怒吼:“美國的士氣需要振作,日本鬼子的氣焰必須打下去。我要立即以牙還牙!”

兩位上將說:“我們的航空母艦無法逼近日本近海,中途島距離日本本土太遠,中國大陸離日本最近的可用機場在湖南,蘇聯人不讓我們使用他們的遠東基地。所以,轟炸東京,不可能!”

兩位五星上將一席話把羅老頭氣得從輪椅上站了起來,一大片壯碩的將軍驚愕地看著他們殘疾的總統一點一點離開輪椅,搖搖晃晃地向前邁了一步,扶著桌子氣喘吁吁:“沒有什麼不可能!上帝讓我癱在輪椅里,又讓我領導著美利堅合眾國,我現在知道他為什麼了,就是要告訴你們:沒有什麼不可能。”

將軍們心痛不已,羞赧而退。

鏡頭一轉(其實已經好多天以後了,不知道這些心如刀割的將軍們是怎么熬過這些日子的)尼米茲領著一個英俊的軍官走進總統辦公室:“報告,有辦法了!”

羅斯福盯著年輕軍官問:“你是誰?”

“他是海軍上校魯爾!”尼米茲說:“一位潛艇指揮官,辦法是他想出來的……”

老羅打斷道:“我喜歡潛艇軍官,他們行動迅速,從不說廢話!”

銀幕上,音響漸漸隱去,總統急切地對年輕軍官說著什麼,疊加的影像上,一輪紅日躍出海面,軍號嘹亮……

魯爾上校就這么一閃而過,沒有一句台詞。後來的任務,是由美國歷史上著名的飛行英雄杜利特爾率領敢死隊執行的,那是電影精彩的後半部分,不說了。

魯爾想出的是什麼辦法呢?

原來,將軍們之所以認為轟炸東京不可能,是因為無論如何完不成固定的任務執行模式:加油——起飛——飛臨目標區——投彈——返航——著陸(或航母)。就像所有的任務一樣,都是有預設前提的。前提不具備,則任務無法執行。魯爾的辦法是:把限制執行任務的前提去掉。在上述任務模式中,限制前提只有一個:返航。那么,不返航,不就一切ok了么?什麼?不返航?讓美國人民的好兒子當人肉炸彈嗎?這是美國佬絕對不幹的事情!

潛艇指揮官的計畫不是這樣。他的辦法是:美國最先進的b-52轟炸機經過改裝,可以從距離日本本土500英里的航母上起飛(這是美國航母最逼近日本本土的距離,再近就跑不了啦),低空飛行到目標區,扔下炸彈,還能飛行300英里,無法返回航母,但可以向西,超中國大陸飛,越過日本占領的南京上海,接近湖南,這時候飛機沒油了,然後拉高到一萬英尺以上,全靠滑翔控制降落,滑到國軍控制的株洲機場,迫降。

真他娘的天才想法!

就這樣,杜利特爾們把東京給炸了。戰局由此改變,日本人驚恐地發現他們控制的西太平洋並不安全,強力收縮了防線,這讓南太平洋的麥克阿瑟深深喘了一口氣,不然他早就被俘了。

這個天才的計畫出現了兩個意外:

第一個意外是,飛行員們提前了一百英里起飛,因為偷襲的航母無意中撞到了一艘日本的小巡邏艇,這一意外導致了幾架飛機根本沒有飛過中國大陸的日占區,幾名跳傘的美軍被俘,所幸杜利特爾上校落到了中共游擊隊區,用僅會的一句中文:“我、在、天上、打日、本”,得到了游擊隊的救助。

第二個意外是,飛行員們在飛行途中開玩笑打賭,看誰幸運地領到轟炸天皇皇宮的光榮使命,打開任務書後才發現,著彈點全是工廠和軍營,不僅沒有東京稠密的居民區,而且日本皇宮竟然明確地標明為“保護區域”。而且,日本居民在美國的炸彈尾翼上還發現了上校的勳章、紙條上寫著“我們不想點燃全世界,只炸東京!”美國佬的世界觀有點執拗,幾十年後在伊拉克,炸彈上也綁有類似的布條“獻給薩達姆,不給別人”。

我貿然推測,這可能就是他們1949年不讓轟炸天安門的蔣軍飛機降落漢城美軍基地的一個理由。

~~~~~~~~~~~~~~~~~~~~~~~~~~~~~~~~~~

好了,故事講完了。我不知道我用文字能不能表現出電影畫面給我的震撼。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珍珠港》的這一個片斷視頻,我好不容易才找到的:http://www.56.com/u76/v_mzc4mzyxotm.html

~~~~~~~~~~~~~~~~~~~~~~~~~~~~~~~~~

蔣介石、周至柔乃至於後來成為蔣辦主任兼戰略顧問的俞濟時,顯然都沒有認真研讀這一天才戰例。當然,更沒有看過好萊塢大片《珍珠港》。不然,後果不堪構想。

所以,最後我想說的是:熱愛看電影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