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世紀老人冰心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這是一句至理名言佳句。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人心靈充實,眼界開拓。我閱讀了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書中深入淺出地把一個個生動的實際事例和精闢的理論展現在我們面前,儘管蘇老已逝去近四十年了,但其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對於當今的我們仍有著非常大的指導意義和啟示。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讀著此書,就好像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誘,給你排解煩惱,給你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你遇困難的時候及時以幫助,讓你充滿信心。

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育名著。由於書中論述較多的是教師、學生、及閱讀。我把它們作為關鍵字提出來。

關鍵字之一:教師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的教育素養首先是指對自己所教的學科要有深刻的知識。而其重要特徵的第一個標誌,就是教師在講課時能直接作用於學生的理智和心靈。

同時,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古人常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腹有詩書氣自華”,作為一名以傳授知識為職業的教師來說,讀書更顯猶為重要。

另外,教師的教育素養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種研究兒童的方法。沒有紮實的心理學基礎,就談不上教育素養。他告誡我們,沒有個人的思考,沒有對自己的勞動的尋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學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議的。蘇老在一個案例中提到的那位非常受學生和聽課者歡迎的歷史教師說道:“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這其中的奧秘告訴我們,一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大海.由此可見,一些教育大家也好,我們身邊的教學榜樣也好,都源自於勤奮學習、刻苦鑽研及大量的積累。

關鍵字之二: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談到:“在國小里學習的年代,是兒童在道德的、智力的、情感的、身體的、審美的發展中整整的一個發展時期,”“我希望孩子們成為這個世界的旅行者、發現者、創造者。我的教育理想就是:讓孩子們去觀察、思考和推論,體驗勞動的歡樂和為自己創造的東西而感到自豪,為別人創造美和歡樂並在此中找到自己的幸福,欣賞自然界、音樂和藝術的美,以這種美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關心別人的痛苦和歡樂,像關心自己的事情一樣關心別人的命運。”四十多年前的一位教育大師提出的這些學生觀,和我們現在所說的“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同出一轍。  就如同學校現在提出的雅行教育理念一般,我們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我們帶領他們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從中得到鍛鍊和提高。文學家陳之蕃曾說:“許多許多的歷史才能培養一點點傳統,許多許多的傳統才能培養一點點文化。如今,吃是文化,穿是文化,沒什麼不能成為文化。可是,我們的文化主流呢?真的已經湮沒在市場經濟的洪流中了嗎?”雅行不僅僅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良好道德形成的重要途徑。

關鍵字之三:閱讀

書中指出:“在國小里,獨立閱讀在學生的智力發展、道德發展和審美發展中起著特殊的作用。”“閱讀之所以能成為一種強大的教育力量,是因為人在讚賞英雄人物的道德美和努力摹仿的時候,就會聯想到自己,用一定的道德尺度來評價自己的行為和自己的為人。閱讀和面對書籍思考,應成為學生的智力需要。這一點對於培養思維素養也是極其重要的,沒有思維素養,也就不可能有對學習的渴求和不斷掌握新知識的願望。”

記得林語堂曾有一句妙語:“太陽雖好,總要諸君親自去曬,別人卻替你曬不來。”照亮個體的閱讀必須是個性的、非強迫性的。這意味著閱讀興趣與習慣的培養就十分重要。閱讀興趣從何而來?來自家庭和學校教育的影響。然而我國的閱讀形勢不容樂觀。XX年,中國出版社協會做一項調查:我國有45%的家庭無一本藏書、無一個書櫃;韓國有96、8%的家庭均有500本以上的藏書……由此不難看出,差距之懸殊,問題之嚴重。面對這樣嚴峻的社會現象,我們不能不說這是一種教育的缺失,作為教師我們除了前面講到的自身加強閱讀以外,更重要的任務是換起孩子們的閱讀興趣,並在課堂上引導他們閱讀欣賞文字。最近一段時間我在看畢淑敏的一本書《能否預知你今生的苦難》,看到一個小故事,我也曾經在學校德育工作會議上講過,今天借這個機會也講給大家聽聽:故事裡有一個古董店的老闆,他培養了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學徒,這個學徒最大的特點是任何古董給他看一眼,他就能辨別真偽。有人感覺非常奇怪,就問老闆原因,老闆說我的訓練方法很簡單,就是在這個學徒進店的第一天起我從不給他看贗品,永遠用真品薰陶他,才使他練就了這樣的一雙火眼金睛。由此我想到了學生們的閱讀不也是這樣的嗎?我們不斷的去引導孩子們去讀那些好的文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下去,對他們的文學素養一定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記得有個學生曾經對我說過:"老師,我最大的願望就是有這樣一個家,前面住著李白,後面住著杜甫,左邊是朱自清,右邊是余秋雨."我笑了,這是學生夢想中的家園,有何嘗不是我們的理想故土呢?學校將於下個月舉辦的大型古詩詞朗誦會也是為了這樣的一個目標,在坐的有很多語文老師,教會學生讀書,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帶領他們讀好書,好讀書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每天早上帶領孩子們大聲的讀書,每天晚上讓孩子們大量的讀書,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當你走過一間間琅琅書聲的教室時,你的內心是否能夠涌動溫暖的喜悅呢?

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有新的收穫與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