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專業成長,與書同行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專業成長,與書同行   誰不渴望自己快速成長?誰不期望自己早日成才?"專業成長"這四個字,在我們青年教師的心中,金光閃閃,那是一種光榮與夢想。風華正茂的我們,擁有飛揚的教育激情和實現自我價值的人生抱負。讀書是教師專業成長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書,像一位充滿智慧的老人,是我們的長者--不斷啟迪我們;它又像是一位真誠的朋友--一位知心的朋友,跟我們面對面地交流,教給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育人。而我自己深深地感受到的是--書是我永遠的老師,讓我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前進,不斷地自我完美!回想幾年前,自己剛踏上工作崗位,一心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我認為憑藉著學生時自己優秀的表現,成為優秀教師也不會太遙遠。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卻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作為一名中學生物教師,我從事著生物教學和化學教學工作,工作中我總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帶著困惑,我捧起了《陶行知教育名篇》,細細讀來,深深地折服於陶行知偉大的教育思想和精神,不由得讓人贊同這樣一句話:“一個沒有讀過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國做教師呢?”同時感到自己在教學中是那樣的貧乏,我迫切需要讀書、學習!在讀書的過程中了解到自己就是典型的教不得法。教學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就是以學生的"學"為中心,怎樣學就怎樣教,學得多教得多,學的少教的少,學得快教得快,學的慢教的慢。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不是讓學生適應自己的教法,而是讓教法隨學生的學習實際靈活變動,也就是現在所倡導的真實的課堂,生成的課堂。可是近些年,我清楚地認識到,再象以前那樣做課是萬萬不能了,新課程要求我們隨著課堂變化靈活地處理備課預案,這就要求教師有非常高的駕馭課堂的能力,有過人的教育智慧,還要有一顆尊重學生、尊重課堂、不以自我為中心的平常心。我要用書滋潤自己的心靈,一本一本的啃,驅除藏在靈魂中的浮躁,把營養慢慢送進心靈的河床。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有千鍾粟,有顏如玉。我讀書,既不是為了“黃金屋”,也不希望有“顏如玉”,我只想在書海中遨遊,在書籍里成長。書籍是教師創新的源泉,書籍是學校中的學校,我走進了這所學校,讀教育教學專業書籍,反思親身經歷和親自實踐的成功或者失敗的案例,在反思中獲得新的認識,新的發現,融入自己的教育生命,在每一天的教學實踐中彰顯出來。在一本本專業書籍的引領下,我對“教師”的詮釋逐漸加深和明確,沒錯,讀書能讓教師超凡脫俗,讓“經師”成為“人師”,讓“庸師”成為“高師”。 我常常覺得,我們很可能一輩子平庸,但只要我們能努力追求,就能成長為一個優秀教師或教學專家甚至是出色的教育家。回望自己與書同行的十年,日積月累,潛移默化,我不僅僅提高了專業素養、人文素養,而且對自己的專業成長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期待,我渴望在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成就自己的專業人生。在與書為伴的專業成長道路上,我並不是獨行者。校園裡書香濃郁的氛圍,充滿活力,在校領導的組織、領導下,我們每一位青年教師個體的讀書、反思、總結、實踐擺脫了自發無序的狀態。在我們學校里,教師有自能讀書的不懈追求,有自我反思的迫切需要,更有著真誠的合作和並肩作戰的勇氣。智慧在研討中充盈,理想在爭論中升華,讀書、反思、寫作、分享,成為我校教師中一種必須的生活習慣,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一種美好的境界。正如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的那樣,“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奮地讀書學習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在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道路上,我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向前。我將永遠銘記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那句話:”要天天讀書,終身以書籍為友,這是一天也不能斷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思想的河流。”我要讓美好的教師生涯充實智慧,相信成功的大門會向我敞開。朋友們,讓我們熱愛書吧!讓書籍成為我們終身的伴侶!讓讀書成為我們人生旅途所必須經歷的精神跋涉!讓我們成為人類文明之火的真正傳薪者!讓我們--在書的海洋中遨遊、在書籍中成長!讓專業化成長早日駛向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