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讀後感

品位決定銷量。

在這一點上,中國雜誌界的貴族《讀者》做得相當成功,它用思想的細膩與深度,以一個最精緻的小資男人的姿態吸引了無數最真誠的讀者。當絕大多數雜誌在高聲闊談的時候,它只是在默默的當一個講故事的人,不會去刻意講述一個什麼道理,只在訴說著一個個精緻的故事,更多的,是留給讀者們自己的思考。

中國是一個懷舊的民族,在這一點上和美國恰恰相反,正如電影業,美國人喜歡演未來,中國人喜歡演過去。兩國雜誌在這一點上也有些差距,美國知名雜誌《時代》以一種用實事放眼未來的預算家姿態,霸占著雜誌界的鰲頭。

實事,未來。

兩個詞語奠定了商界雜誌類的發展與走向。千篇一律的成功者經驗剛開始或許能使人有一絲感觸,但始終不會成為永恆的話題。或許,我們可以試著換一個角度去撰寫一本雜誌,不再一味的以成功者的經驗去讓讀者感悟,而是以實事為橋樑,共同去探討明日的走向。或許有人問,那難道一本雜誌就不去訴說成功者的經營理念與經驗嗎?不,成功者的成功必有其成功之處,不一味的訴說,並不代表不訴說。雜誌並不是讀者的老師,更多的時候,我們充當的是讀者的眼睛,把最有用的,最有影響的實事呈現在讀者的眼前,至於讀者過後的感觸與思考,我覺得不應該有過多的干涉,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與見解,又何苦將自己的見解強加於別人的身上。我們應該做的,是在讀者感觸過後可以用一種平等的心態探討一下我們明日的發展。不管是讀者的路,還是雜誌的路。

真實,影響,信任。

商界四大要素,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物流。信息流是一切商業的靈魂,這是人盡皆知的。過去的信息能讓我們找到自身的不足,現在的信息能讓我們思考未來的方向。作為一本商界類型的雜誌,讀者們大多數都是在奮鬥在商界前線的人們,所以雜誌上的信息,必須真實與有用,雜誌是讀者觀看外面世界的窗戶,不能讓一味的春意盎然情景蒙蔽了讀者的雙眼,忘記了春意過後的秋風瑟瑟。真實的信息才能取得讀者的信任,有了信任,一本雜誌才會具有影響力,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也是一個生存規律,如果打破了這個循環鏈,那么不僅給讀者帶來了一定的損失,對雜誌本身就是一個致命的傷害。要打開雜誌的市場,必須對讀者負責,讓讀者對雜誌有一定的信任,而信任,建立起來的時候比較困難,破壞的時候比較容易,破壞之後再想建立起來就只是空談了。

我們必須認清雜誌的信息定位,找到對其真正有幫助的讀者群體,才能讓一本雜誌產生真正的價值與存在意義。而雜誌的價值不是體現在讀者有多少,我們存在的意義是讓每一位購買雜誌的讀者都能用心的去閱讀這本雜誌,並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