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讀後感(3篇)

《第一篇》

沒想到,老師說這學期要讀草房子,我特別開心,因為我已經自己獨立閱讀了三遍了。想到剛開始媽媽饒有興趣的買來了這本草房子,我不屑一顧,雖然我喜歡看長篇小說,可是這么無趣的文章一定會讓我再也看不下去了,可媽媽非得讓我看看,學到點什麼。我無法拒絕媽媽,只好答應看一晚上的書,只看半個小時。媽媽爽快的答應了,我好歹鬆了口氣。可晚上我磨磨蹭蹭的就是不要看書。一會兒又想吃個香蕉,一會兒又想看會電視,一會兒又想打打網上作業。媽媽全都答應了,終於軟磨硬泡的讓我到了書桌前拿起書來無精打采的看起來。 不一會兒我的眼神就直勾勾的盯著有趣的故事,腦子裡天馬行空的想著:桑桑為什麼要用蚊帳打魚?“禿鶴”為什麼會被人嫌棄?桑喬為什麼對秦大奶奶那么無情?……許多許多問題都在我的心裏面產生。媽媽問我:“怎么樣,好看嗎?”我裝出無趣的樣子說:“一點都沒意思。”“好好好,把書給我,我送給我們同事的孩子。”說著便來搶我的草房子。我趕緊說:“好媽媽,別送給別人,太有趣了!”媽媽欣慰的笑了笑。從此我就愛上了草房子。  我覺得這本書非常的有趣,他把一個調皮的孩子真真正正的寫了出來,他的行為、言行、還有平時羨慕、嫉妒別家孩子的語言全部栩栩如生的寫了出來。最令我敬佩的是,作家曹文軒把原來孩子的那種艱難和嚮往一樣東西的渴望淋漓盡致的寫了出來。還有以前社會的不平等也寫了出來,因為這種種原因讓我對這本書充滿了深厚的情感。我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這篇童話,但是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它對你有很大的好處,所以我推薦大家讀喔!

《第二篇》

其實,我最喜歡草房子裡面的一個小故事就是,秦大奶奶鬥爭的那件事,她深深的感動了我的心。 秦大奶奶以前住在一個非常簡陋的小茅草房裡。在1948年的時候他和丈夫秦大買下了一片麥地。他們雖然沒有多少錢,但是每天都生活的非常快樂。有一天秦大好像的了一種特殊的病,用刀子劃破手他也不感覺到疼,用一錐子砸破自己的小腿肚他也沒有什麼感覺。雖然他已經得了這種病,可是也非常快樂。一天秦大永遠的躺在了麥田上,所有來埋葬他的人都說扛了這么多死人,從沒見過身子這么輕的。之後秦大奶奶就開始抗爭,她想把屬於她的那塊地搶回來……  這個故事最讓人催人淚下的是秦大奶奶的那種執著,就是為了那塊地而和這些“壞人”打交道。之後桑喬用他的心感動了秦大奶奶。她成為了油麻地國小的一員。可她卻因為一個南瓜與世長辭,永遠的告別了我們。每每回想起這裡我總是禁不住落下淚來。我好同情秦大奶奶,可為什麼在那件事上所有人都不理解她?那是她的地,秦大奶奶有權支配它。這只是一種執著的精神而已,就像那個小黑人的故事,他堅持要到達終點,而最後他成功了。  我要學習秦大奶奶的這種執著、堅持的精神!也要學習她對事情的認真態度!

《第三篇》

《草房子》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情節是書中的第四章——《艾地》。這章優美、動人,既生動又美美妙。還包含著微微的幽香,讓人情不自禁地落下眼淚。

這章故事主要描寫的是秦大奶奶。秦大奶奶住在周圍全是艾的小房子裡,被桑桑無意發現......然後,發生了許多事情,動人的、可笑的、可恨的、溫暖的、悲傷的......我喜歡這一章,是因為秦大奶奶的一切都令我感動。

其中,秦大奶奶被迫搬家這件事,難道不感人嗎?秦大奶奶即使有了新家,也不願住。她留戀從前的家,不顧冷,不顧累,有一個人跑回來,給自己在那裡重新搭個家——其實就是幾根木棍支起來的小窩。她的舉動使得桑喬無奈,只得在原處為秦大奶奶搭了個“家”。

秦大奶奶由艾陪伴著,但“可惡”的桑喬不顧秦大奶奶的感受,把艾全部除掉了。秦大奶奶心裡那個恨啊,令我也心酸不已。桑喬,你為什麼要除光秦大奶奶辛苦種下的艾,埋下別的苗?你知道嗎?你種的苗長高一寸,秦大奶奶的心就被刺痛一尺啊!

秦大奶奶其實為學校做了許多奉獻,幾乎成了學校的“守護靈”。見那個小孩偷摘學校的菜,便上前嚷道:“幹啥呢幹啥呢?這是學校的,不是你家的!”秦大奶奶的死,不也是為了學校的一個瓜嗎?她為了把那個瓜撈上來,不慎掉入水中,並永遠地離開了大家。她以前還為小女孩們染指甲、扎小辮兒,多么慈祥啊!怎么就這樣走了!?哎......

《艾地》這章,我最喜歡她那淡淡的,帶有一點苦澀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