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讀後感

《城南舊事》讀後感

這本書講述了林海音小時候的故事。《城南舊事》,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敘述將我領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真摯敘述中抒發了對童年的緬懷和對人間的呼喚,而且每個故事都能思緒起伏,多種交集的感覺心頭出現。

這本書由五個篇章組成: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及爸爸的花兒落了,全章全由一個人引起英子,以她孩子般純潔的眼睛來看在北京的點點滴,記述著英子七歲到十三歲的成長經歷,觀看著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憑著她微妙的記憶,將年幼時圍繞她發生的生活舊事記錄下來。

英子的世界不但是單純的,也是充滿疑問的,她從不在自己的世界裡上鎖,總是任由人們進進出出。所以她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秀貞結下了友情,三天兩頭的往惠安館裡鑽;

她和“小偷”寫下承諾,甚而認真地聽著“小偷”的故事;她愛著自己的奶媽,望著她離去,英子傷心難過。透過英子的雙眼,我們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雖然很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

《城南舊事》這本書看似平淡,卻巧妙地記錄了英子的童年,讓人回味無窮!

讀《城南舊事》有感

梳著兩條細細的麻花辮,黑黑的小眼睛,再加上櫻桃小嘴,和小巧玲瓏的鼻子,這就是林海音。

看了《城南舊事》,心頭蕩漾起一絲絲的溫暖,因為已經很少看見這樣充滿童真的故事,因為她不刻意表達什麼,只一幅場景一幅場景地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

二十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海音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經常痴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

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面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只是可憐的母女倆最後竟慘死於火車輪下!

當我讀完這本190頁的書時,我不禁感慨:英子在13歲就開始負起了不是小孩子該負的責任。她的童年如此短暫,其中雜夾著許許多多的悲歡離合。

13歲,本是一個如花的歲月,可林海音卻要從此用她那稚嫩的肩膀扛起全家人的生活。13歲,她就要面臨生死離別,嘗盡人生的酸甜苦辣,將人生百味嘗得透透徹徹。

13歲時,她就要學會分辨是非,分辨好人與壞人。林海音正是在這悲喜交織的童年中長大的,小時候的艱苦,造就了她日後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