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讀後感1000字

南京大屠殺,想到這樣的國恥,除了對同胞被殘害的傷感,更有著對落後挨打的思考和憤怒。下面是小編給你分享的南京大屠殺讀後感,歡迎閱讀!

南京大屠殺讀後感1000字——不能遺忘的不僅僅是暴行!

作者:邀功本月輪到我選書籍,在看完一往直前後對二戰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在主席的推薦下,選擇了張純如版本的南京大屠殺。

記得剛到長安福特不久,因為qc活動獲獎,和同事去了南京馬自達工廠交流,因此有機會到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那是我第一次到類似的紀念館,氣勢恢宏,莊嚴肅穆,它用圖片,雕塑,史料大家展示了那段殘酷的歷史,也讓每個親臨紀念館的人對死去的同胞產生了深深的悲痛。特別想提下紀念館中的我所看到苦難者雕塑,雖是門外漢,仍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種傷痛與絕望,讓人震撼不已。我印象中紀念館有個地方用影視技術展示了遇害同胞的姓名,然後一個個的名字在我們面前消失,不知怎的心裡異常難受,第一次覺得這段歷史離自己這么近。遺憾的是紀念館是和不熟的同事一同前往的,走馬觀花,若有機會到南京一定會再去一次。

紀念館給予我的更多是感性的認知,而《南京大屠殺》這本書給我的更多是感性與理性兼有的衝擊。我不知道我理解是否正確,因為日本人一直否認這段歷史,我覺得作者有很多情緒想表達,但仍儘可能的以理性的角度來撰寫的這本書,畢竟事實勝於雄辯。書中大量的引用了收集的歷史資料,書籍,證人證詞,新聞報紙。

作者去了那么多地方,見了那么多人,查閱了那么多的文獻,她竭盡全力讓這段慘痛的歷史以有理有據的姿態展示在讀者面前。同時作者儘可能地將自己提到的數據讓讀者能形象地感知到,整本書前因後果交代的很清楚,絕不僅僅是悲傷與譴責。完成這樣一本展現歷史的書籍不易,而作者隨後的遭遇也讓人心痛,來自美國日本的恐嚇與精神摧殘,甚至可能是直接加害,讓年紀輕輕的作者自殺身亡。張純如和她的家人身在異鄉,仍然沒有遺忘這段歷史,讓全世界看到了《the rape of nanking》,更多人開式正視了這段歷史。

書中描述的暴行再一次震撼了我,某些細節超乎了我的想像,完全是變態的掠殺。我聯想到印象比較深刻的電影《辛德勒名單》,《盧安達大飯店》,都是欲滅族的慘烈歷史。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種滅族的暴行,來源於仇恨與蔑視,根本不把對方當人後方可心安理得地肆意虐待與殺害。讀書筆記為了自己的國家的擴張,自己國家的利益,去侵略他國我尚可以理解,但對於所侵略國家人民的這種慘絕人寰的略帶讓人髮指。施暴者如魔鬼附體一般,我不禁想到了自己以前所見到的日本人,彬彬有禮,笑容友善,無法不產生強烈的反差。對於此,這本書從日本的國情,文化,教育等方面進行了剖析,這是種群體性的變態,我儘可能地去理解在那樣的大環境下,人性也許能扭曲至此,但絕對無法接受日本至今不去正視這段歷史。同時回過頭來,在這本書中所描述的國民黨的不抵抗也讓人心寒,一往直前這本書讓我對蔣介石產生了更多的好感,但在南京大屠殺這件事情上,他必須是需要負責的。同時我意識到一個民族必須自強才可以讓自己的家人與同胞不受侵害。

人性的醜惡讓人失望,但書中所描述的安全區的外國人對於南京人民的幫助,讓我也感受到人性的光輝。才受過中國士兵不友好相待的外國人,依然可以不顧自己的安危,留下來保護中國人民,反抗人本的暴行。他們每個人都是辛德勒,感謝他們的付出,希望他們不要被中國人民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