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雷鋒的故事的讀後感1000字

《雷鋒故事》是一本很值得我們去看的書,雷鋒是青年的楷模。那么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雷鋒的故事讀後感1000字,一起來看看吧。

讀雷鋒的故事讀後感1000個字心得體會

我們今天的所謂學雷鋒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雷鋒,每年三月五日的學雷鋒活動更多帶有一些紀念色彩,所以有了俗語:“雷鋒叔叔三月來了四月走”。

雷鋒精神體現在一個個具體行為當中,我們對雷鋒精神的理解也是從他的具體行為認識的,這樣人們理解的雷鋒精神比較狹隘具體,把扶老攜幼、扶微救困、幫助別人做一些事情理解為學雷鋒,這當然是誤解了。雷鋒精神自然樸實無華,並不是人為刻意製造出來的,它體現雷鋒同志的人生理念。雷鋒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上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之所以無法象他那樣做到是因為我們的人生理念無法達到像他那樣忘私的地步。我們用偉大形容雷鋒同志,也說明不是人人能達到雷鋒精神,我們只能有一部分行為達到雷鋒精神的要求。

雷鋒精神的實質是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們不可能要求大眾普遍象雷鋒同志那樣付出去幫助別人,這樣的話,雷鋒的平凡就不可能成為升華到偉大。

時代在變,我們國家進入商品交換時代,曾經的無私幫助變成有償服務,這就不可避免使傳統的雷鋒精神受到挑戰。雷鋒精神是永恆的,但是,體現雷鋒精神的行為並不是永恆的。雷鋒精神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精神,今天人們所說的愛心實際是雷鋒精神的另外一種說法。雷鋒精神是一種愛心表達,但雷鋒精神所表達的愛心是更加具體和真實,而我們現在所說的愛心卻很抽象廣泛,每一個人可以隨意創造體現愛心的方式,不象雷鋒精神那樣體現在雷鋒同志的具體行為當中。

我們必須接受時代的變化帶來對傳統雷鋒精神的形式否定,承認無私幫助變成有償服務也是一種進步。當然我們也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變成有償服務,愛心本身體現著社會存在無償服務的雷鋒精神,所以,我們的社會還會有無私的幫助,不是什麼事都要有償服務。

我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並不是每一個都具有象雷鋒同志那樣無私奉獻精神,而是每一個人能做到為別人提供舉手之勞的幫助,我們微不足道的幫助可以幫助別人解決大問題,這不是能用價值衡量的。

雷鋒,這個光輝的名字,在我們的心中閃爍著不滅的光輝。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將在我們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斷發揚光大,他那不可磨滅的美好形象,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雷鋒的故事讀後感1000字

我最近讀了《雷鋒的故事》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被雷鋒深深地感動了。

雷鋒於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的家裡。他的父親雷明亮慘遭二次毒打後,因無錢醫治而死去。他哥哥在父親死去之後去當童工,因為勞動量過大,肺病嚴重,在他父親死後第二年也死去了。雷鋒的弟弟還不到周歲,卻得了傷寒也死在了媽媽的懷裡。到最後媽媽也被地主逼死了,只剩下雷鋒孤憐憐的一個人。雷鋒的六叔叔奶奶收下了可憐的雷鋒。

小雷鋒很懂道理,也很樂於助人。長大後參加了解放軍,在共產黨毛主席的帶領下消滅了地主惡霸,迎來了全中國的解放。新中國成立後,雷鋒在部隊繼續鍛鍊成長,立過許多功勞。他說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他時時刻刻都是按照自己所說的去要求自己,後來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1962年8月15日,雷鋒在工作中被一根木樁砸到了頭上,大家奮力搶救,但他還是永遠地閉上了眼睛,離開了我們。雷鋒—勞動人發的好兒子,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我們親愛的戰友,年僅二十二歲就和我們永別了!訊息傳到了雷鋒擔任輔導員的兩所國小校,同學們都痛心的哭了。毛主席聽了這個訊息,向全國發出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

雷鋒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精神是永生的。我們有了雷鋒日,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像雷鋒一樣的好人好事湧現出來,我們班級也經常組織我們學習雷鋒。我希望自己將來成為雷鋒一樣的人,為人民服務!

《雷鋒的故事》讀後感1000字

雷鋒同志的人生道路是坎坷不平的,但是在人生富有意義的轉折中,他毅然選擇了正義,選擇了真理,選擇了共產主義。雷鋒熱子黨、熱子祖國、熱子社會主義,堅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努力改造世界觀。我覺得他一生最突出的是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是毫無損人利己之心、自覺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雷鋒同志所做的一切好事都是從共產主義這個角度為出發點的。無論在什麼崗位,雷鋒總是這樣說,這樣做:“革命需要我去燒木炭,我就做張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槍眼,我就去做黃繼光。”這樸實的話語充分反映了一個革命戰士一切服從黨安排,一切從革命利益出發的共產主義崇高品質。最能表現他這種精神的是發生在新兵分配工作時的一件事:雷鋒正要隨部隊前往運輸連,部隊指導員命令他先去部隊臨時組織的演出隊表演節目,這樣可以加深軍民魚水情。雷鋒出於對革命事業的忠誠來到演出隊。但是因為雷鋒有一口濃重的湖南腔,怕影響演出效果,他主動請求擔任演出隊的後勤工作,把節目讓給其他人。讀到這裡,我被雷鋒這種以大局為重,甘心情願做無名英雄的精神所感動。

偉大出自平凡,崇高寓於平凡。我們青少年學習雷鋒,就要像雷鋒同志那樣,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合抱之木生於毫末,萬丈高樓起於壘土。”雷鋒經常幫助有困難的民眾,把田大娘當做自己的親生母親來孝敬、子戴。雷鋒同志自己曾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這感人肺腑的語言能不使人流淚、使人心靈震動嗎?雷鋒同志善於從平凡的小事做起,走一路,好事做一路。難怪民眾稱頌“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毛主席曾經說過:“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而雷鋒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人民做了一輩子好事。在他犧牲的那一天,他還盼望著去看看田大娘,再為鄉親們做好事。董必武賦詩讚揚雷鋒說:“所做平凡事,皆成巨麗珍。”我們這一代應像雷鋒那樣,滿腔熱忱、堅持不懈地做有益公眾的平凡小事,用共產主義思想的瑰麗珍珠,鑲嵌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大廈。

一個時期,有些人認為“雷鋒精神已過時了”。然而,在事實面前,他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說法是錯誤的。在3月4日——毛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的紀念日前夕,團員青年們正在街上為民眾義務服務。城河路兩旁到處都是為民眾義務修理腳踏車、家用電器、理髮、燙衣的青年們。街道的四周一隊隊紅領巾揮動著手中的掃帚,正在熱火朝天打掃馬路,潔淨的街道在他們腳下延伸。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他們的隊伍。在新中國,有多少雷鋒式的炎黃子孫,他們發揚了雷鋒的光榮傳統,做一顆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的星星!

雷鋒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在四化建設的旅程中,雷鋒精神之花已在我們這一代身上重綻笑臉。讓我們把雷鋒這種“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的精神作為一種精神財富流傳後世,發揚光大,為祖國——這個五彩繽紛的百花園增添一分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