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品讀《老人與海》

堅持到底,永不放棄,這是老人與海中的老人教導給我們的,我們應該好好銘記於心。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準備的1500字品讀《老人與海》,僅供參考!

1500字品讀《老人與海》篇一

從讀完《老人與海》開始,我就感覺有一種隱隱的衝動堵在胸口,卻無從辨認它的構成元素,也無法為它找到釋放的出口。最終得到的卻只是些零散的思想碎片,就讓我將它們一一羅列吧。

《老人與海》的故事非常簡單,寫古巴老漁夫聖地亞哥在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的情況下,終於在第八十五天釣上一條大馬哈魚,但魚實在太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盡,被他殺死並綁在小船的一邊。在歸程中一再遭到鯊魚的襲擊,最後回到岸上只剩下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

有人說,《老人與海》的故事是一曲英雄主義的讚歌,作者借它道出了全書的主題---“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我不贊同這樣的觀點。誠然,小說中,作者借地亞哥的言行舉止體現了對英雄主義的歌頌,比如聖地亞哥不懼挫折,永不言敗的精神(undefeated spirit),比如他與大馬哈魚的殊死搏鬥,比如他對偉大的迪馬喬(DiMaggio)的狂熱崇拜。可是到了小說的結局,老人通過搏鬥所得到的結果被鯊魚搶劫一空,只留給他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從老人的話語中我只能感受到消極,無奈和落寞的淒涼,這樣的情節安排,還能說作者僅僅是在歌頌英雄主義的偉大嗎?這是否可以看作對英雄主義的某種反思?書中的英雄主義始於驚嘆號,卻終止於一個大大的問號。

在我看來,《老人與海》的故事是一場老人命運使然的悲劇,而悲劇的根源也許正是所謂的英雄主義。書中寫到,聖地亞哥把大海看作自己的家,他對大海懷著原始,樸素而深沉的愛,他不僅僅是一個以打漁為生的漁人,而且是一個把自己的生命與大海相系的老人。他熱愛海里的每一條魚,每一朵浪花,甚至對海上的飛鳥都有一種出於愛的同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海不僅僅是他的家,也是他的精神支柱和靈魂的棲息之所。在沒有捕到魚的八十四天裡,他是愉快而不屑認輸的,即便生活再困苦窘迫,他也從不絕望,而是滿懷信心地去面對。然而,在出海的第八十五天,當那條十八英尺長的大馬哈魚出現點燃老人征服的欲望時,他就開始一步步走進自己導演的悲劇。

在與大馬哈魚搏鬥的過程中,老人的心態是複雜的。他對大魚是有感情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懷有同情的惻隱之心。可是出於職業習慣和自尊心,他又不得不殺死大魚---“我跟你奉陪到死。因為當漁夫正是我生來該乾的行當。”兩種彼此矛盾的心態源於聖地亞哥一人---一種出於人的本性,另一方面則是人的社會性。所以,在與大魚搏鬥的過程中,老人的內心深處正與自己進行著更加激烈和殘酷的心理鬥爭。當然,隨著故事的發展,老人戰勝大魚,這在更深層次上暗示著人的社會性最終征服了本性。

1500字品讀《老人與海》篇二

再次翻開那本依舊珍藏在書櫃中的《老人與海》,間間行行,字字語語,從那寫精彩動人的語句中,我找到了答案。翻開這本書鋪撒璀璨的書,那個老人漸漸地向我走來,像一場永遠也演不完的電影,在我心頭迴蕩。它走向大海,用堅定地信念和非凡的勇氣與大馬林魚展開、與兇猛的鯊魚展開血拚,用儘自己渾身解數來保護這隻馬林魚。回到海港,他放下了漁具,慢悠悠地走回他那間破舊的茅草屋,躺上他那簡陋卻異常溫暖的床,和小男孩相伴,漸漸進入夢鄉。

默默體會到作者在最後寥寥數筆的描寫——老人走回了海岸,他沒有沮喪,沒有悲嘆,只任由海潮吹打著那雪白雪白的魚骨;他沒有因此而氣餒,只是回到家中,若無其事地躺下,可他的心中卻醞釀著希望;他沒有去收拾殘局,只是漸漸進入夢鄉,他又夢見了獅子,夢見了昔日的童年,也仿佛找到了一個勇敢的自己。猛一回頭,我初時萌生的想法頓時煙消霧散。

是,這位老人無疑是位失敗者,可是他的失敗卻比成功更加令人讚嘆。他付出了,他拼搏了,他竭盡全力了,這比他的成功更加令我難忘。如果說,這位老漁夫成功了,可能這部不朽的故事就不會被人們所發掘;如果他成功了,僅僅因為是談笑間區區數語而成功,唯恐這堅毅的光環就不會套在這個平平常常的老漁夫身上。而就僅僅是這簡簡單單地故事,正時時刻刻鼓舞著我們,難道僅僅是失敗了,就令我們所讚嘆嗎?

一個英雄,他不僅僅是因為成功。他貴為付出,有時雖然我們只因一些皮毛小事而成為英雄,那英雄這個詞就絲毫沒有意義了。

回憶起我們祖國的歷史長河,無數個英雄都湧現在我的腦海中,他們雖然是個失敗者,但他們的名字仍舊名傳青史。他們的故事並不都是感人肺腑,卻一個個都令人難以忘懷。大家還記得“西楚霸王”項羽吧!李清照有一首詩句中寫道:“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垓下一戰,他大獲全敗,江東子弟無數,全部死於漢軍手下。最終,他帶領屈指可數的烈士衝出重圍看,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最終敵不寡眾,無顏再見江東父老,烏江自刎。我們不得不承認,他和老漁夫一樣是個不折不扣的失敗者。可是,他的豪情壯志卻依舊流傳至今。那老漁夫就好像項羽,拚命反駁,卻都無濟於事,那烏江河邊無數江東子弟的身軀不就如同那夕陽日下海岸遍被老人遺棄的魚骨嗎?

幾經風沙,他們就好像是一隻隨風飄蕩的小船,在曲折的河道上幾經顛簸,狂風暴雨,小船的身上濺滿了水花,浸濕了身體。可是,他依舊堅定著航向,絕對不會向河岸靠攏。或許,來到大海之時,大海的波浪會將它打翻,會將它覆沒,可這段曲折艱難的歷程也足以讓它死而無憾!

1500字品讀《老人與海》篇三

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我十分佩服小說中老漁夫的意志,他讓我懂得了一個人,一定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獲得成功。小說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年近六旬的老漁夫,在一次單身出海打魚時,釣到了一條大魚,但怎么也拉不上來。老漁夫同魚周鏇了幾天后,才發現這是一條超過自己漁船數倍的的大馬林魚,雖知很難取勝,但仍不放棄。後來因大馬林魚傷口上的魚腥味引來了幾群鯊魚搶食,但老人仍不願就這樣放棄,最終突出重圍,將大魚帶回了漁港,讓所有漁夫都對他佩服不已。

當我讀到主人公自言自語地說:“你呀,你是永遠不會垮的。”時,我十分佩服這位老漁夫,再想想自己,平時遇到一點小困難,就叫苦連天,我們真應該像這位老人學習,像他一樣胸懷大志,學習他那種不怕失敗的精神。當我再讀到“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時,我非常欽佩老人那種毫不畏懼、堅持不懈的精神,雖然知道對手很強,但老人沒有絲毫退縮,還是迎難而上。正因為有了這種精神,老漁夫才獲得了這場生死較量的勝利。

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學習老漁夫的這種精神,做事情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才能取得成功。在讀到“大馬林魚的血腥味被一群鯊魚嗅到了,爭相游來搶食,老人的左手正好在抽筋,他只能使用右手,用木棒等一切可以用來攻擊的武器自衛,並最終趕走了所有的鯊魚。但大馬林魚的肉已經被吃了一大半,而老人還風趣地批評自己的左手‘該工作的時候卻在休息’”的時候,我完全被老人樂觀的精神所折服。在生活中,有些損失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該以樂觀的態度來對待,不要凡事都斤斤計較。小說歌頌了老漁夫不畏艱險、努力奮鬥的精神,我們也應該像他那樣,不能滿足於現狀,應該積極進取,做任何事都要堅持不懈,遇到困難一定要迎難而上,決不能半途而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成功。主人公桑提亞哥是一個古巴的老漁夫,有一段時間,有個叫諾曼林的孩子隨他一起出海,他們接連打了八十四天,但一條魚也沒有捕到。諾曼林的父母認為老漁夫悖運,吩咐孩子和別的漁夫一起出海,結果第一個星期就捕到三條大魚。孩子每次見到老漁夫總是空船而歸,心裡非常難受,總想幫他拿拿東西,請他喝杯啤酒。那些年老的漁夫們望著他空船而歸,心裡也替他感到難過。他和孩子是忘年交,老漁夫教會孩子捕魚,因為孩子很愛他,經常到老頭的茅棚里給他送東西吃。村裡有一部分人因為老漁夫捉不到魚,就拿它開玩笑,但在諾曼林的眼裡,老頭是最好的漁夫。老頭認為自己已經年邁。體力不比往年,但他懂得許多捕魚的訣竅,而且決心很大,因此他仍是個好漁夫。老人和孩子相約第二天,也就是第85天一早一起出海。半夜醒後他踏著月光去叫醒孩子,兩人分乘兩條船,出港後各自駛向自己選擇的海面。

天還沒有亮,老頭已經放下魚餌。正當桑提亞哥目不轉睛地望著釣絲的時候,他看見露出水面的一根綠色竿子急遽地附入水中。他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輕輕捏著釣絲。接著釣絲又動了一下,拉力不猛。老頭明白,海水深處有一條馬林魚正在吃魚鉤上的沙丁魚。他感覺到下面輕輕的扯動,非常高興。過了一會兒他覺得有一件硬梆梆、沉甸甸的東西,他斷定這是一條大魚。這激起了自己要向它挑戰的決心。

最終,老人雖然只帶回一付巨大的魚骨架,然而,在睡夢中,小孩還在陪伴著他,他也“正在夢見獅子”。這是對未來勝利的嚮往,是對人的精神力量的進一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