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水滸傳有感450字四年級

《水滸傳》是我國著名的古典長篇小說,寫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首領在水泊梁山起義的故事。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讀水滸傳有感450字四年級,僅供參考。

讀水滸傳有感450字四年級篇1

讀完《水滸傳》,梁山好漢匡扶正義、懲惡揚善的英雄壯舉,令人久久難忘。他們“路見不平一聲吼”的精神,如同一面旗幟高高飄揚在我的心目之中。數百年來,魯提轄這一懲惡揚善、匡扶正義的英雄行為,一直為人們所稱道。

社會總體是美好的,猶如百花競相開放的美麗花園。然而,在社會某些陰暗的角落,有時也會滋生出一些雜草斜枝,威脅公平和正義。如果我們沒有“路見不平一聲吼”的精神,社會也許就不再美好,甚至會出現人間悲劇。一個深秋的夜晚,在四川都江堰的一個小鎮上,一名弱女子遭到歹徒追殺,撕心裂肺的呼救聲,刺破寧靜的夜空,整條大街的數十戶人家都聽到了,沒有一人出來制止,任憑這名孤立無助女子悲慘地哭泣和呼喊。其間,當時有一家店鋪還開著門,膽怯的主人為了求得自己的平安,也很快關上了捲簾門。這個女子獲救最後的一絲希望,也被人心的黑暗完全吞噬了。就這樣,整整一個小時,在暴徒殘酷的折磨中,在人們的冷漠中,一個鮮活的生命痛苦而絕望地死去了。

有位名人曾這樣說過:一個人最傷心的事無過於良心的死滅,一個社會最傷心的現象無過於正義的淪亡。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我們人人都應該弘揚梁山好漢“路見不平一聲吼”的精神,讓正義的利劍斬斷邪惡的魔爪,讓正義的陽光永遠照亮我們的心房!

讀水滸傳有感450字四年級篇2

自從讀了《水滸傳》這本書後,我經常對文中的好漢產生一種敬佩之情。

先說說“及時雨”宋江吧!他扶危濟困,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雖然對朝廷有些不滿,但還是遵守規矩,一開始堅決不上梁山,這種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做一個有紀律性的好少年。

“豹子頭”林沖是我最喜歡的好漢之一。他和宋江一樣,受朝廷奸臣的陷害,後來也被逼上梁山。他在上梁山的途中,一路行俠仗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殺了奸臣高俅手下的路謙等奸詐小人,成為了令人敬佩的豹子頭。

“花和尚”魯達也是我喜歡的好漢之一。此人豪邁、不拘一格,也是為民除害的大英雄,三拳打死了鎮關西,與周通等人一起上了桃花山,也曾與林沖結拜為兄弟,他和林沖一樣具有具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難道我們不應該向他學習嗎?

還有“行者”武松,他更勇猛,被張都監和張團練陷害。哥哥也被媒婆和西門慶害死,他毫不猶豫地取了潘金蓮、西門慶和媒婆的頭顱。為哥哥報仇雪恨之後,他對朝廷忍無可忍,殺了張都監等人後,走上了行俠仗義的道路,我們要學習這種敢於和暴力做鬥爭的品質。

《水滸傳》中還有許多好漢,有“九紋龍”史進、“母夜叉”孫二娘、“智多星”吳用、“黑鏇風”李逵,我們要學習他們共同擁有的高尚品質,那就是不畏強暴、敢於和惡勢力作鬥爭!更要學習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

讀水滸傳有感450字四年級篇3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這裡的魯提轄,指的就是魯達,“提轄”相當於今天的派出所所長。渭州一賣肉老闆鄭屠仗勢欺人,自稱“鎮關西”,讓生性好打抱不平的魯達聽到了。看到這兒,我幸災樂禍地想:鄭屠這下死定了!不出意料,魯達三拳兩腳就讓那個“鎮關西”命喪黃泉了。政府緝拿他,魯達不得不過著亡命天涯的生活。

魯達逃出渭州之後,生活漂泊不定,沒想到在半路上碰到了幾天前曾救助過的金老漢父女二人。為了報恩,金老漢托關係將魯達送去了五台山做和尚躲災避難。

五台山寺廟長老為魯達取了個法號——智深。誰都明白佛門是和尚修身養性的地方,哪是魯智深能夠呆得住的?雖然做了和尚,但他本性難改。魯智深愛喝酒愛吃肉,實在受不了寺里的清規戒律,好幾次接受寺規,要被打四十大板。每次都是方丈看金老漢女婿的面子,寬恕了他。

一次,魯智深在寺廟下的鎮子上鑄造了一把戒刀,喝了酒,還帶肉上山。喝得醉醺醺的他一甩手,亭子的一根柱子被打折了,亭子塌了。隨後力氣無窮的魯智深又用拳頭擂鼓似的敲門,從柵欄上撅起一根小孩胳膊那么粗的木頭,朝哼哈二將的泥塑橫掃過去,泥塑的顏色和泥巴都脫落了一地。因為這哼哈二將專門監督和尚不許喝酒吃肉,所以魯智深看了不爽,借撒酒瘋要捉弄這兩個泥塑。亂踢胡打一氣,只聽轟隆一聲巨響,兩米多高的泥塑倒塌下來。方丈無可奈何,只得介紹魯智深去東京大相國寺。

讀水滸傳有感450字四年級篇4

這個暑假我讀了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本書的作者是明朝的施耐庵。

《水滸傳》是我國著名的古典長篇小說,寫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首領在水泊梁山起義的故事。

書里的一百零八位英雄中,有很多人物都被人們廣為流傳:如及時雨松江、行者武松、豹子頭林沖、黑鏇風李逵、智多星吳用……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是吳用。他的綽號是“智多星”是因為吳用學問淵博,足智多謀。在“智取生辰綱”一回,吳用與晁蓋、公孫勝、劉唐和阮家三兄弟扮成販棗客人,假裝與白勝扮成的賣酒商發生爭執,趁機把蒙汗藥下進酒中然後引誘楊志等人喝下,劫走了生辰綱。吳用智取生辰綱,不傷一兵一卒,如此智慧之人,實難多得。書中有一首《臨江仙》讚美吳用的才能:

萬卷經書曾讀過,生平機巧心靈,六韜三略究來精。

胸中藏戰將,腹內雄兵。謀略敢欺諸葛亮,陳平豈敵才能。

略施小計鬼神驚。字稱吳學究,人號智多星。

除了吳用,其他的一百零七位頭領我也很喜歡。因為他們行俠仗義,嫉惡如仇,替天行道,身上有很多優點值得我們學習。對於《水滸》的故事,後來有人寫詩稱讚道:

仗義疏財歸水泊,

報仇雪恨上梁山。

留下一卷奇文字,

傳與後人仔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