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1000字以上 3篇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1000字以上1

他,疾惡如仇;他,勇於獻身;他,酷愛學習;他,永不言敗;他,不畏艱難;他,勇於拼搏……他是誰?猜對了,他就是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里的平民英雄——保爾·柯察金。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講的是保爾·柯察金。從上學到參加革命,最後負傷,在病床上寫下了小說《暴風雨中誕生的》。我認為其中築路的片段最能體現革命人民對勞動者的尊重和對逃避勞動者的蔑視。

築路發生在十月革命後的經濟建設時期,修築這條鐵路具有重大意義。讀者關於描寫築路的這段文字,我的眼前仿佛展現了一幅工人們冒著大雨,用鐵鍬在滿是石頭的地上挖掘。築路工人們必須趕在嚴寒來臨前完成修築任務,他們沒有防雨的雨具,只能任憑大滴大滴的雨珠砸在臉上、身上、衣服上,任憑雨水浸透衣服;他們沒有先進的挖掘工具,只能用鐵鍬在布滿石頭的地上挖掘。如此艱難的條件也擋不住工人們的熱情,他們賣力地挖著,挖著……一天天過去了,路基也在一天天伸向森林深處……保爾是築路大軍中最頑強的一個,他十分賣力地挖掘,以至於把靴子的爛靴底給弄掉了。他實在堅持不住了,到廚房暖腳時,被炊事員奧達爾卡誤以為是在偷懶,還被奧達爾卡狠狠地挖苦了一頓。當奧達爾卡弄清真相後,很不好意思,還給保爾找來一隻高筒套鞋和一塊亞麻布。奧達爾卡對保爾先後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讓我體會到了革命人民對勞動者的尊重和對逃避勞動者的蔑視。

小說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是一位暴風雨中誕生的平民英雄。他從烏克蘭小鎮佩托夫卡走來,帶著滿身傷痕;他冒著槍林彈雨,迎著博雅爾卡的凜冽寒風,忍受著病痛的百般折磨;他幾次跌進死神的懷抱,可又一次次頑強地爬起。

保爾是一個有理想、有信仰的熱血青年。他的信仰不是權力、名譽、地位、金錢、美女……而是把自己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是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是保爾身上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種精神構成了他人生的一個亮點。病魔殘酷地折磨著保爾,他隨時準備迎接死神的到來,但即使這樣,他也一刻沒有放棄生命,沒有放棄奮鬥,不願意從共同事業的隊伍中掉隊。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僅有一次的生命應當怎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不論未來的道路是布滿鮮花還是布滿荊棘,我都會想保爾·柯察金一樣勇於拼搏、堅持不懈、永不言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1000字以上2

毅力是成功的基石,是一種韌勁,一種積累。毅力的表現往往是一個人在挫折中所展示的驚人的一股力量,保爾的那種為人類的進步和解放而無私奉獻的精神、那種把崇高理想和每一個具體行動結合起來、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那種不畏艱難、百折不撓、勇於進取的精神,那種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

保爾·柯察金,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崇高的道德風貌、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蹟般的生命活力和鋼鐵般的堅強意志,把一切獻給黨和人民的無私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通過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我們看到,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在生活的巨大壓力中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繫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蹟,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革命者在鬥爭中百鍊成鋼。解放戰爭時期,無數的革命先烈為了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付出了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最終換來了新中國的成立,他們和保爾一樣,為了革命不怕艱難困苦,時刻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看看革命先烈們經歷的艱苦歲月,我們現在所受的那些困難又算得了什麼呢?

為理想而獻身,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鬥的品質。

人應該扼住命運的咽喉,人不應該屈服於命運,應該奮鬥終生,頑強拼搏。“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這段話曾激勵了不知多少熱血青年,幫助過多少人認識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激勵他們去創造自己的生命價值,去體會生命中的最高意義。

人應該有偉大的理想,有了理想就要行動,行動了就要盡力,盡力了才不會有遺憾,為實現理想而拼搏的恆心、決心與行動。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活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我們了解了歷史,讓我們銘記許許多多的革命先輩們,認識到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好書,保爾是一個永遠的人生強者,一個樂觀主義的勇敢者,他的精神永遠是不變的嚮導。

實現理想並不是件容易之事。不過,理想就像空中的風箏,離你再遙遠,你手中的線總是牽著它,一切盡在你的掌握中,你得從每件小事做起,哪怕只是撿起一顆釘子,為別人倒水,都是實現理想,培養高尚品格的一小步——因為你的事業一定是要奉獻於人的,如果能這樣看待,挫折不也只是一小步么?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1000字以上3

這幾天,我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使我備受啟迪。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毅力是成功之本,是一種韌勁,是一種積累。荀子有云:“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毅力,它是一個人在挫折中所展示的一股堅忍的力量,有了毅力,人們就不會向挫折和困難低頭,而是更堅強地去面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一個工人家庭,飽嘗人間疾苦,二十歲參加了共產黨員,因積勞成疾導致全身癱瘓,後雙目失明,輾轉病榻長達九年,然而臥病期間,在令人難以想像的困境中,他並沒有心灰意冷,而是把筆作為武器,把文學創作當作自己新的工作崗位,開始新的奮鬥,並以驚人的毅力寫出了這部不朽的名著。 文中,奧斯特洛夫斯基所塑造的主人公,同樣也鼓舞著千千萬萬的讀者。故事講述了主人公的英雄事跡。他有鋼鐵般不屈的精神和毅力,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他從不退縮,在惡勢力面前,他也從不示弱;他敢愛敢恨,他對自己所愛的執著與追求,不禁讓人感動……他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保爾柯察金。保爾·柯察金,在雙目失明,身體癱瘓的情況下,勇敢地與疾病搏鬥,終於創作了《暴風雨所誕生的》這部著作。 我被保爾堅強不息的精神所感動。試想一下,一個人若雙目失明,他便看不到周圍的朋友,看不到這個多彩的世界。他,只能靠耳朵來生存,一個意志平凡的人怎么可能做到?更何況保爾雙腿癱瘓,且左手不能動彈! 保爾是正直的,十幾歲的他,因為正義,敢出手教訓市裡的無賴;保爾是機靈的,身處牢中的他,能抓住機會,輕而易舉地使愚昧的敵人中計而躲過魔爪;保爾是勇敢的,剛參軍的他,縱馬揮刀地向前猛衝,完全進入奮不顧身和忘我殺敵的精神境界;保爾是堅強的,作戰的他,在頭部嚴重燒傷後,在堅定的革命信念的支持下,奇蹟般的活了下來,以繼續抗戰;保爾是偉大的,他幾次與死神進行生死搏鬥,最終以勝利而回到親人的身邊,回到戰友的身邊。

遇到困難,就應該勇敢地去面對。挑戰困難之後就會發現,人的一生很精彩,有酸、甜、苦、辣,也有離別時的傷心,當然也有重逢時的喜悅。在我們的人生中,要想一步

登天,那永遠是不可能的——從古自今,有哪一個名人志士是一步登天的呢?沒有,他們都是在挫折中鍛鍊了自己,使自己成為千古佳話。我們不要以為當一名作家寫書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因為在寫書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挫折和困難,只有堅強的毅力才能夠克服困難和挫折。例如,馬克思寫《資本論》用了40年的時間,李時珍寫《本草綱目》用了30年的時間,司馬遷編《史記》歷史用了20多年……古今中外,有誰能夠一步登天呢?在學習中,我們應該學習保爾不怕困難、刻苦鑽研的精神;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學習保爾勤奮進取、不怕挫折的精神;在勞動中,我們應該學習保爾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精神。當我們失敗時,我們應該以保爾為榜樣,分析原因,鼓起勇氣,重新開始;當我們成功時,我們也應該以保爾為榜樣,嚴肅認真,謙虛謹慎,繼續努力。毅力也需要堅持,在堅持的同時也需要毅然斷然的決斷。有毅力的人面對考驗能斷然處之,又有利於持之以恆。之所以說毅力是成功之本,是因為只有堅強的毅力才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和挫折,才能獲得成功,所以堅強的毅力是通向成功的捷徑。“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這是保爾的名言佳句,他激勵著無數人,在生活中不斷向前確實,生活不是等待風暴過去,而是學會在風暴中翩翩起舞。生活中總會遇到驚濤駭浪,不怕的人面前面才會有路,我們要鼓足勇氣,拿出鬥志,與困難鬥爭,披荊斬棘,走出一條康莊大道!《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是一首生命的讚歌,英雄在歲月的風雨中成長,生命在時代的洪流中放歌。願生命永遠都能放出核能,願生命永遠都光芒閃爍,願生命煥化為友誼的磁場,願生命放射出情感的電波。英雄的靈魂永不朽,生命的歌聲永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