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讀後感精選

《百年孤獨》這部享譽全球的作品自誕生以來就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對它的研究業已取得了方方面面的成果,但是對這部作品濃厚的寓言性質的研究還十分薄弱。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百年孤獨讀後感精選,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百年孤獨讀後感精選篇一

前段時間剛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這樣評價《百年孤獨》道:這部標誌著拉美文學高峰的巨著,具有駭世驚俗的藝術力量和思想力量,他在用一顆悲愴的心靈,去尋找拉美迷失的溫暖的精神家園。

《百年孤獨》被人們認為是拉丁美洲“文學爆炸”時代的代表作品,它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說道魔幻,這個也不難理解,相信我們平常都接觸不少這類作品。魔幻的話肯定就少不了鬼怪,書中最足夠資格成為鬼怪的就要數梅爾基亞德斯了,這個人總讓人有一種捉摸不透的感覺,曾經死去,又神奇般地得以復活。而他好像有神一樣的預知能力,所有的一切事情都好像在他的意料之中。他曾經說過,“布恩迪亞家族的第一個人將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將被螞蟻吃掉。”後來果然是這樣。

書中內容龐雜,人物非常之多,以至於看一遍書根本就理不順,而且情節曲折離奇,真的是令人應接不暇、眼花繚亂。但讀完這本書後,我們可以看出作家主要是通過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坎坷經歷來反映哥倫比亞乃至拉丁美洲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其中真是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神奇事件,令人目瞪口呆、詫異不已。在讀書期間,就一直是處於一種懸著一顆心在半空中的狀態,好不容易吐口氣之後又要打起萬分精神來應對接下來的情節發生。

而對於書中各類人士,印象最深的還是奧雷里亞諾他不像他的哥哥出生於路途中,他生於馬孔多,在娘肚裡就會哭,睜著眼睛出世,從小就預見事物的天賦。長大後和蕾梅黛絲結為夫妻,然而在這前面,他和哥哥的情人有一個孩子,名叫奧雷里亞諾?何塞。然而蕾梅黛絲英年早逝,於是他參加了內戰,當上上校。他一生髮動了三十二場武裝起義,逃過十四次暗殺,七十三次伏擊和一次槍決,都大難不死,甚至開槍自殺也只是受傷,奇蹟般地沒有死去可。在這期間,他與十七個外地女子發生一夜情,然後她們分別生下自己的孩子,總共是十七個男孩。這些男孩以後不約而同回馬孔多與父親相認,然而卻都被追殺,無一生還。奧雷里亞諾年老歸家,像他的父親一樣過著與世隔絕孤獨的日子,一直到死,光是他的一生就已經是占據各種傳奇色彩,更別提其他的,因此說其情節之繁複,內容之龐雜。總之,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紐約時報》也這樣評論:《創世紀》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百年孤獨讀後感精選篇二

斷斷續續的讀了很長時間才讀完這本書,讀了大半本的時候還在為阿瑪蘭妲的孤高和不可理喻感到憤慨,還在為雙胞胎兄弟的放蕩感到氣憤的時候,在書的結尾卻感到了無比的淒涼,從拉烏爾蘇去世之後,小說也快走到了盡頭,聯繫著他們幾代人的紐帶沒有了,這也為最後的悲劇慢下了伏筆。

一個小鎮從祖先開始的開拓,到最後整個家族只有那個豬尾巴小孩兒,尤其是最後只剩他一個人的時候,不光是他孤獨的問題,而是他對整個家族的歷史完全不了解,也無從知道,就是那種悲涼。帶著這種悲涼整個小鎮從地球上消失了,而再也沒有人會了解這個小鎮的歷史,也無從考證。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家鄉,我家是隸屬於東北林區,以為林區的總部在那,我們林區的職工也都在厂部附近居住,那時候厂部一派欣欣向榮,院裡的涼亭,兩邊的噴水池,厂部氣派的大門,都是我們常去玩兒的地方,最主要的厂部的大部分設施都是由我爸爸帶著他的那幫工程隊完成的,還記得他在家裡的時候做的涼亭上四角的龍頭和蹲在亭子上面的神獸,以及做院牆的時候用水泥打的花架。

過年的時候每天都會去好幾撥扭秧歌拜年的人,現在過年的時候已經沒有這樣的景象了,出了過年大部分時間都去城裡打工了,鎮裡有點兒錢的都去城裡買房子了,厂部也是野草橫生,將水泥地面和磚地埋在里草叢裡,噴水池也早就沒有水了,在假山的旁邊斜斜的橫生出一株楊樹來,涼亭也是好多年沒有從新粉刷過,柱子上的漆大片大片的脫落,蹲在四角的身手和龍頭已經露出了水泥的本色,絲毫沒有色彩。牆根底下的野草瘋長著。牆上的口號時隱時現,一派荒涼的景象。

百年孤獨讀後感精選篇三

我無法像他們一樣,那么深切的去歌頌《百年孤獨》。任何一本書,在我這裡,就是一面鏡子,照見自己的同時,也照見了我們習慣漠視不見的事實。我在想,那些人他們悲戚的命運。他們曾經那么努力執著、那么奪目,卻有一個那么荒誕和無聊的晚年。我由此又產生了害怕,怕我有生之年,來不及真真切切的保護我的父母,在物質上滿足他們,在精神上支撐他們。

我也深深的了解到一個現實。一個人,在有了愛和理想的時候,就有了孤獨。我們愈愛,便愈發孤獨。

那么,今天這個日子,於我,雖然是一年中的唯一,但終歸不會圓滿。《百年孤獨》的布恩迪亞家族的每一個人,他們的人生全部由童年決定,某一幕某一瞬間,就已經影響到了他們這豐富而漫長的一生。走到最後,能憶起來的,也不過是那一瞬間的景象,只不過那一刻,已不帶任何情感,就好像,那一刻一直跟在他身邊,而他,才是一直迷失的人。

我希望我能不像他們一樣,在生命的進程中,執著於最初的不圓滿,一直迷失下去。

打開那顆心,擁抱這世間的好,做個注定不圓滿,卻滿足幸福的人。

這就是生日的感言吧。不祝自己生日快樂,卻祝自己豁達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