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西遊記》有感450字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欲知神話與現實,須看《西遊釋尼傳》——題記

一部《西遊記》,驚震無數人!《西遊記》的橫空出世,將小說的創作帶到了巔峰!就是這樣一本書,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跨越千山萬水,歷經千辛萬苦,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好不容易到達西方“聖潔”之地,取回來了真經的事。

但,一本能流芳百世好書僅有一層生動的表面內容往往是不夠的,它一定會有深刻的令人折服的哲理與內涵,而《西遊記》一書,就深刻的批判了封建社會的腐敗與醜惡;在吳承恩筆下許多統治者都是昏庸的,上至西天路上各國國王,下至地下的十殿閻羅,都是無能的。就如同西天路上比丘國王,就因一老道將一美人送與他作皇后,就封他為“國丈”,給了他無盡財富,就因為了治好自己的病,而不惜聽信偏方用一千一百一十一名小兒的心肝做藥……再如唐太宗,他是一名吳承恩較為肯定的帝王,但就是他,也在魂游地府時,賄賂判官崔鈺,讓他私改生死薄還了二十年的壽。由此可見,官場上的貪官皆是官官相護,徇情枉法。

再回首,且看西天路上的諸多妖魔,凡是凡間生成的妖怪皆被法力強大的大聖一棒打死,而凡是天庭私自下界的妖魔,卻被神仙收走。正如官場一樣,凡是罪犯,沒背景的不論清白就一刀人頭落地,而有背景的,不僅顛倒黑白逃過一劫,而且還靠關係反而青雲直上。同是犯人,反差是如此之大,對比是如此之鮮明,著實讓人深思。

且不說凡間,就論公認的西方極樂世界。當唐僧一行經歷千辛萬苦要取經文時,阿儺、伽葉由於沒有索要到“好處費”竟給了沒有一字的空白經文。唐僧他們告到如來那裡,如來佛竟說:“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輕取。比丘眾僧下山誦了一遍,只取得三斗三升黃金回來,我還嫌他們賣賤了呢……”

一個標榜以傳道普救眾生的佛,竟然是一個打著普渡眾生旗號,內里卻幹著賺錢勾當的黑心商人,那世上還有什麼樂土存在?社會上還有什麼真心為百姓做事的人?以至於連篤姓佛教的唐僧也不得不驚呼“這個極樂世界,也還有凶魔欺害哩!”這,恐怕才是吳承恩寫這部作品的真諦所在,也正是這部作品的成功所在。

《西遊記》這部偉大的作品,小說藝術的精華瑰寶,使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史又翻開一個新的篇章!更是中國小說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使人們在得到愉快的同時,也向人們展示了有關社會,現實與人生的人間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