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馬過河》有感600字

今天我讀了一則故事叫小馬過河,作者是彭文席。

這個故事是這樣講的,有一匹小馬馱著東西到他奶奶家去,這時正唱著歌的小馬卻看見了一條河,一隻小松鼠跑過來說:“這河很深很深,淹死了我的很多好夥伴!”小馬聽了很害怕,於是他看見在一旁吃著嫩草的牛大哥,便去問牛大哥水有多深,牛大哥說:“這水很淺很淺,才到我膝蓋這兒!”小馬實在分不清水深水淺,只好沿路返回想去問一下媽媽。讀到這兒時,我陷入了沉思。

其一,小松鼠跟小馬說這水很深很深,給小馬有了一個不敢過河的念頭,就會產生恐懼,也說明小松鼠要比小馬小的很多,小馬沒有思考到這個方面,所以小松鼠的同伴們才會淹死。其二,牛大哥跟小馬說:“這水很淺很淺”,就會讓小馬不知道該怎么辦,就會分不清誰的建議是對的,所以只能請教小馬的媽媽。後來小馬回家問媽媽,媽媽給小馬說了一個道理,這才使小馬,豁然開朗,才趕去過河,這不,剛好水不深也不淺,剛好就過去了,這才高高興興的到了奶奶家。是啊!在生活中我也遇到過這類似的事情,有一次下課了,我像往日一樣在教室里做數學題,我看了一下作業本還剩最後一題就可以出去玩兒了,我暗暗自喜,這一題怎么做?我怎么想也想不出來,便去詢問學習委員高瑜敏,她說這一題要用方程。後來我去問了一下別的同學,他說直接用算術方法。我覺得他們兩個人說的都很有道理,可是,這到底是什麼做呢?我便大著膽子跑到老師那裡向他請教。老師說這一題是要用方程,然後便講解給我聽。聽後我便拍了拍腦門說道,哎呀,這題這么簡單,我居然不會做,怪我平時基礎打不牢啊。

所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聽取他人的意見,要自己思考,才會有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