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匆匆》有感500字

今天,我讀了一篇叫《匆匆》的文章,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主要寫的是,我們的時間是怎樣流逝的,我們的日子怎樣過得這樣匆匆呢?我仔細想後,覺得不是我們時間太少,而是我們做的沒用的事情太多罷了。

在《哈佛家訓》里說過,人一生睡覺要20xx年,閒談要5年,發獃要1年,跑步要6周……其實,我們一生中做這么多事,有一些是必需的,而有一些呢,完完全全可以不做,比如發獃,如果不做的話,生命就可以延長1年,這樣想想,你還會覺得時間少嗎?

其實,在我三年級的時候,教師布置作業少一點,我都要做到七、八點,要是多一點,九、十點是絕對的。我當時都以為是我智力有問題了,為什麼別人六、七點就可以做完的事情,而我就要這么久呢?直到我去了彭老師家裡,我才知道,我為什麼做得這么慢了。

那一天,我第一次來到彭老師家裡,我還是像往常一樣做作業,但是這一次,我卻在五點四十五就做完了,這一個數字我記得非常清楚,這是我有史以來,第一次這么早做完。我很奇怪,為什麼我在老師家做作業做得這么快,在家裡卻這么慢呢?於是我列了個單子,發現我在家裡要多做“發獃、看電視、吃零食、喝水……”等等無用的事情,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時間是這么飛快地流逝,怪不得人人都說一寸光陰一寸金了!

其實不要怪時間短,只是我們做的沒用的事太多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