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還重

“古代大文豪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的利益而死,比泰山還重;為法西斯賣命,為剝削人民而死,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為人民、國家的利益而死,重於泰山!”這是毛主席在張思德同志的追悼會上說過的一段話。以前的人們提倡為“人民服務”,現在的人們卻只是為自己想,心中根本沒有他人,往往以為這樣就能讓自己“占便宜”,其實,這樣根本無法獲得多少,甚至會栽跟頭。

《天堂與地獄的故事》就能充分說明這一點。一個人,死前貪得無厭,死後,他對天使說,去天堂還是去地獄,他要選擇。於是天使便帶他去了地獄,這裡的人們面黃肌瘦,臉上流露出痛苦的神情,而桌上卻有著美味大餐。原來這裡的人們手上都綁了很長的刀和叉,無法把食物送到嘴。這個人又來到了天堂,天堂里的人們也都綁了很長的刀和叉,而他們卻互相餵給對面的人吃。因此,他們豐衣足食,過得很快樂。這個人感慨萬分地對天使說:“我的一生就是在地獄中度過的呀!” 張思德比天堂里的人更為高尚,苦活累活搶著乾。當時,張思德是毛主席面前的“紅人”,他完全可以不去燒窯,而他去了,他為了人民而燒窯,為了國家而燒窯,他覺得很光榮。一個普通的早晨,窯洞山體崩塌,年僅29歲的好戰士張思德,一個為國為民兢兢業業工作的張思德就這樣永遠告別了人世。張思德身上有這樣一種品質:默默無聞地為人民服務。張思德與雷鋒一樣,把畢生的精力和心血都有投入到一個壯麗的事業中去——為人民服務。雷鋒把自己的座位讓給老弱病殘,自己卻情願站著;把自己的津貼捐給需要的人,自己卻情願節衣縮食;把自己的傘給一位素不相識的大嫂,自己卻任風吹雨打……他和張思德一樣,遇到棘手的“燙山芋”,別人還在互相推諉,而他們卻已完成了。

現代卻有人聲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在單位,能撈一點是一點,這樣的人是害群之馬。那些自私的人們只是想著別人為自己服務,天方夜譚。“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這句話總結得真好,“我為人人”在前說明只有先為人付出,才可能為己。

張思德,沒有乾驚天動地的大事,人民永遠懷念他。作“孺子牛”吧,從自己人做起,現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