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觀後感範文

西安事變的歷史地位不用說了,它為國共兩黨的第二次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從而在全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全民抗戰熱潮。筆者總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就是:“ 如果張學良當時不送蔣介石回南京,會是怎么樣呢”?我估計情況要比實際發生的事情好得多,張學良可以帶領著東北軍到綏遠抗日,即使戰死,部隊被日軍打散消滅,起碼比他被蔣介石軟禁了幾十年的結局要好。楊虎城以後的境況也比被關監獄,最後被殺害的悲慘遭遇強百倍。張學良一離開,東北軍群龍無首,孫銘九他們又殺了王以哲,造成東北軍內部混亂,周恩來只好把孫銘九暫時安排到延安躲藏,共產黨為了避嫌也不願留他們,孫銘九隻好離開,最後為了生計當了漢奸,解放後受到審查,這是人們怎么也不願看到的,張學良送蔣回南京,絕對是缺乏政治頭腦的表現。周恩來當時勸他,說:不要一失足鑄成千古恨。政治是無情的。蔣介石是一個最不講人格的人,是一個睚此必報的人,他當時即shi要報在西安受辱的一箭之仇,但張學良不去南京,他也沒辦法。張學良後來的結局要好得多。

張學良1990年解禁後,她去美國探親,鄧小平,鄧穎超,十分希望他回大陸定居,並派他的老部下呂正操前去接他,葉落歸根嘛。回來後大陸也會給他一個很高的評價。可他就是沒回來,造成終身遺憾。據說是李登輝不讓他回,在美國還由得了他?對他守信,值得嗎?毛主席說葉劍英“呂端大事不糊塗”,我看張學良是遇到大事就糊塗。

歷史是不能重演的,就是因為歷史上有那么多的悲歡離合,那么多的不如意,才讓後人為之扼腕嘆息,要是什麼都功德圓滿了,也沒有啥意思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