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忠誠與背叛觀後感

【篇一】

今天剛看了一部電影《忠誠與背叛》,以又從電影中領略到了偉人的風範和智慧。其實一直都很佩服中國老一輩的仁人志士,佩服他們的膽識,佩服他們的才華,更佩服他們對人生理想的堅定信念……

其實這部電影拍的還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對人物性格和才識的刻畫非常細膩,陳獨秀的倔強,毛澤東的文采,共產國際的傲慢……其中最讓我佩服的還是那位叫夢蘭的女俠,他有一名話說的很對,能和這么多大人物在一起,會讓我學到很多東西。最近幾天一直在看關於弘一法師的書,也在努力尋找他的《悲欣交集》,不求舍利、不求名氣,只求心中唯一的嚮往,還有就是通過倉央嘉措了解藏傳佛教的博大精深,在西藏最有學識的就是那些活佛、僧人,記得剛入伍時學什麼都很快,都很投入,從來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其實我感覺我現在的電腦水平還是停留在XX年的水平上,基本沒什麼進步,當然在科大也學了不少東西,這都得利於接觸一些學識淵博,經歷豐富的人,真的很感謝他們……XX年了,學的東西太少,唯一有進步的就是變得理性一點了……有空再寫,呵呵

忠誠與背叛》這部影片真實而藝術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1927年在武漢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創立中央監察委員會這一重大歷史事件。通過真實可信的歷史故事,豐富生動的畫面,展現了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楊鮑安等紀檢戰線革命先驅,為忠於黨的事業,維護黨的純潔性,大義凜然、視死如歸、英勇果敢的光輝形象。

1927年4月,中華大地腥風血雨,背叛革命的蔣介石勾結帝國主義勢力,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無辜民眾,面對困境,登報脫黨者有之,投敵叛變者有之,腐化墮落者也存在,已經發展到五萬九千多名黨員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建立中共中央紀律檢查機構,加強監督、純潔組織,成為當務之急。時任全國鐵路總工會書記的王荷波,中共廣東區監察委員會的楊鮑安等,以中共五大代表的名義向大會提出議案,排除各種困難和干擾,促成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的誕生。

看完《忠誠與背叛》我的內心異常澎湃,被那個時代所震撼,被那個時代的青年的激情和熱血所動容,被他們為了實現理想不犧牲一切的精神所感動。我腦海里始終出現一個詞——“忠誠”。他們在對黨的絕對忠誠給予一種信念和力量,使他們在黑暗的環境下同兇殘的敵人做鬥爭的時候沒有屈服,沒有妥協,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始終相信勝利的曙光終將到來。

然而,看完這部影片,我亦對我黨內部的某些不堅定份子的背叛行為,深感痛心疾首,如范阿根、林廣順等一批人,經受不住敵人的摧殘折磨,最終屈服在敵人的威逼利誘之下,背叛了黨,背叛了人民,給組織造成了重大的損失。這些不管是“兩頭倒”的叛徒,還是“半截子”的叛徒,背叛了就是背叛了,無論有千萬種理由,也無論是否改邪歸正,只要是成了背叛者,就會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忠誠,源自於革命必勝的信念,對共產主義理想崇高的信仰。忠誠,源自共產黨人高尚的情懷,堅毅的品格。聽,王荷波傲然宣告: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會灑下同情的熱淚。

他們時刻保持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保持自身的先進性,始終堅定共產主義的偉大信念,不斷砥礪自己,拒腐防變,自覺抵抗社會中各種糖衣炮彈的襲擊不做黨和人民的背叛者。忠誠於黨,首先要高舉旗幟,堅定信仰,在忠誠與背叛的天平上,可以稱量出一個人靈魂的重量,在生死抉擇的牢獄之中,可以檢驗出理想信念的真假虛實,只有通過實踐檢驗,通過時間考驗,通過困難磨練,才能鑄就真正的忠誠。這部片中的革命先烈,在那白色恐怖,艱苦卓絕的環境下,從不因處境險惡而耽誤黨的工作,總是冒著生命危險,執行好黨交給的一切任務。鑒往思今,革命先烈冒著生命危險努力為黨工作,如今我們的條件如此優越,沒有任何理由不發奮進取,乾好工作。

今天,我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無論是發展順利的時候,還是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同樣都要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要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節操。我們的先輩付出了一切,這些付出始終需要新的高度、新的可能性的展開來給予回應。回望歷史,革命志士為信仰而戰的真實場景歷歷再目,革命先烈雖已化作千古忠魂,但這種精神的偉大豐碑永遠矗立在我們心中。我們新時期的共產黨員,應當奮發的工作,將先烈們播下的精神火種接過來,讓它發出耀眼的光芒,將這燃燒的火炬永遠的傳下去。在新的征程中奮力前行,高舉忠誠於黨的大旗,續寫新的輝煌!

【篇二】

觀賞完影片《忠誠與背叛》,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詞就是“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古往今來,正是因為這樣一種信仰,才有無數大義凜然的共產黨員為之前赴後繼。

《忠誠與背叛》影片中那可歌可泣的故事讓我們回望歷史,讓革命志士為信仰而戰的真實場景歷歷在目,讓我們去思考是什麼讓人為之奮鬥一生,是什麼讓人勇於挑起國家和民族的重擔,是什麼讓人甚至寧願放棄自己的生命?是信仰。信仰讓先烈放棄安逸投身革命,在死亡面前無所畏懼……他們用鋼鐵的意志、不屈的堅守,點燃了迎接曙光的火炬,舉起了用雙手一針一線縫製的血染的紅旗。每每掩卷沉思:他們何以在嚴刑拷打面前毫無畏懼?何以從容直面敵人的屠刀?何以用生命履行莊嚴的誓言?何以能強忍失去親人,甚至大義滅親的悲痛而矢志不渝?難道共產黨員真的是特殊材料做成的嗎?在我們苦苦的追尋中,終於找到了答案,其實只有兩樣字忠誠!忠誠,源自對革命必勝的信念、對共產主義理想崇高的信仰。忠誠,源自共產黨人高尚的情懷、堅毅的品格。忠誠,源於馬克思說過的“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這句話。正因為忠誠,鑄造了他們比鋼鐵還要堅硬得鐵骨,縱然軀體倒在槍口下,也能達到山一樣的高度,挺立起大寫的人字;正是因為忠誠,他們用淋漓得鮮血、不屈的靈魂擦亮了黎明的天空。他們雖然大部分都犧牲在敵人無情的屠殺下,但他們得精神激勵了其他革命同志,引導他們堅持走革命道路。這種精神就像一面鮮紅的光榮旗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熱血青年為理想和信念奮鬥不息。正是有他們得努力,才有共和國今天的繁榮昌盛和國泰民安!

列寧同志說過,“革命的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在我們的革命隊伍中還有一批人,經受不住敵人的摧殘折磨,最終屈服在敵軍特務的威逼利誘之下,背叛了黨,背叛了人民,給組織造成了重大的損失。這種人是偽君子,真小人。他們打著革命的旗號,卻沒有真正的革命勇士們那份堅定的信念,那份頑強不屈,那份雖死不悔的大氣凜然。所以,在真正的曲折面前,在殘酷的特務分子面前,他們無恥得妥協了,苟延殘喘著。兩種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時刻激勵和警示著當代的人們,特別是共產黨員,激勵和警示我們時刻保持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保持自身的先進性,純潔性,始終堅定共產主義的偉大信念,不斷砥礪自己,拒腐防變,自覺抵抗社會中各種糖衣炮彈的襲擊,不做黨和人民的背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