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菊美觀後感

 第一篇

草原、牛羊、雪山,伴隨著四川藏區獨有的風光,影片將我們帶到了故事發生的地方——四川省甘孜州道孚縣扎拖鄉,一個經濟落後卻民風淳樸,風光美麗的地方。故事主人公菊美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藏族人,他懷著滿腔熱血在畢業後回到自己的故鄉,成為了一名鄉幹部,為家鄉藏區的人民做貢獻。

整片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了主人公一輩子紮根家鄉,並為之奉獻生命的故事。不同於一般影片所有的噱頭,用最真實的鏡頭還原了這位優秀黨員的一生。在扎拖鄉,為了讓居民能夠過上幸福的日子,修路,修橋,拉電,能做的事他都做了,任何百姓的小問題在他眼中都是大問題,必須,立刻,迫切的去為民眾解決困難。在遇到百姓對自己的工作不理解時,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去給民眾做思想工作,因為他知道耐心是工作中最重要的。菊美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記滿了他要做的工作,完成一項就撕去一頁,直到影片的最後,那本筆記本上留下了滿是被撕去紙張的痕跡。他的一生,都在為工作而奮鬥,他說過他要守護著民眾,讓民眾都過上幸福的生活。

在扎拖鄉,菊美遇上了他渴望的愛情。巴姆,一位美麗的女性,菊美的善良和一心為民的心感動了她,他們在一起了。菊美說過“我是住家男人,我會守護著我的妻子一輩子的”。但當菊美去了更遠的地方時,他發現,他沒有守住這個諾言,在他心中民眾的利益就是他的一切,為了他的理想,他只能捨棄自己的幸福。

離開扎拖鄉,菊美去了海拔更高,條件更艱苦,任務更繁重的龍燈鄉擔任鄉長。龍燈鄉的民眾大部分是牧民,住著潮濕的帳篷,跟著牛羊遷移,為了讓鄉民都住上結實的房子,他走家串戶,不論牧民去了多遠他都要聯繫上他們,不論多困難,他都要做通鄉民們的思想工作。為了工作,他甚至不能回家看望他剛出生的孩子和最愛的妻子。故事的轉折點也發生在這裡,當菊美深夜送小女孩去醫院時,醫生意外發現這位平時看上去很健朗的鄉長患有高血壓,不適宜在高原環境工作。菊美卻並不在意,他覺得自己生在高原,長在高原,怎么能不適應高原的環境呢?當他久久一次回家時,巴姆發現他的異常,哭著懇求著他去成都的醫院看病,他心軟了,這是他承諾守護一生的人,他無法看著他的妻子哭泣。但性子急的他不能等自己在成都查出病因再回他最熱愛的土地上去,只停留在了一天,他又回來了。

離開龍燈鄉的那天,鄉民們都住上了亮敞,紮實的房子,大家都很捨不得這位真正為民眾做事的幹部。然而菊美就是這樣,哪裡民眾有困難,他就去哪裡。接著他又忙碌的去瓦日鄉上任了,在那裡,他開始了為鄉民們裝太陽能熱水器的項目。連日的疲憊讓他想家了,許久沒見的親人不知過得如何,當他急忙去見他的阿姐時,發現阿姐的眼睛已經看不清了,阿姐英措覺姆說:“菊美,我看不清你的容貌了……你現在的聲音聽起來很累!你這么累是為了誰呢?”。菊美卻對阿姐說:“阿姐修的是來世的幸福,我工作,我累,我為眾生修的是今生的幸福。”這就是菊美的信仰,他純潔的心靈只裝著民眾,他的眼裡只有民眾的幸福。

XX年5月18日,菊美倒下了,他沒能完成他的夢想,雖然他一直在為之付出努力。他一定是去了天上,微笑的望著他深愛的土地和人民,他的理想會有千萬人替他完成,會沿著他走的路,為之奮鬥。

故事結束了,留給我們無盡的哀思,這樣一位擁有高尚品德,崇高理想的黨員,他所希望的是人民能夠過上幸福的日子。司馬遷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菊美無疑是重於泰山,因為他的心中裝著是他人,是人民,他的價值在於他的無私奉獻。他是為人民服務而犧牲的,他的精神值得現代社會每個人學習。在物慾橫流的社會,有多少純潔的東西被金錢,名利所遮掩?有多少人追求著的是自私的欲望?又有多少人為了人民的幸福?

每一位共產黨員更應該恪守自己的職責,為人民服務,任何的自私自利的行為在黨的隊伍中都是不允許出現的,必須保持黨內的純潔性。觀影結束,眼中含著淚水,不僅是對這位優秀黨員感到惋惜,更是一種反思,一種慚愧。

純潔的哈達送給最美麗的天使,菊美,一路走好,在天堂的你,一定會微笑著繼續守護著你最熱愛的人民的。

 第二篇

《天上的菊美》拍得很美。影片既展示了四川藏區的優美風景,更刻畫了藏族鄉幹部菊美多吉的優秀品格。影片沒有將一個藏族幹部的共產主義信仰與藏族傳統信仰對立起來,而是通過嘗試著把它們交織在一起,來展現一個藏族基層幹部高尚的道德情操。影片是根據真人真事來演繹的。我們試著從藏族文化的角度去理解菊美的生活。

在當前社會媒體裡,充斥著鄉村幹部的負面新聞,或多占貪財,或生活腐敗。《天上的菊美》的上映,讓人眼前一亮:在西部有這么一群人----例如號稱“七匹狼”的鄉幹部團隊----他們的心靈像哈達一樣純潔,他們為了藏區的明天,在拚命工作著。他們不等不推、不貪不腐。他們公私分明,不做損公肥私的事情。為什麼他們如此不同於內地的鄉村幹部呢?因為他們既信仰共產主義,又堅守藏族傳統的心靈修養,是兩條腿都站直的人。他們懂得珍惜上蒼給予的服務大眾的修福機會。

網際網路為人們拓寬了交流的渠道。藏族幹部吃苦、勤勉。我們從藏民對菊美的評價就能就能悟出點什麼。影片叫《天上的菊美》,點明了菊美行善行得善果,他的歸宿在天堂。他的早逝不能看著是壞事。人生一世就是一次修福成長的機會。菊美行善行積得後世的福報資糧,無有痛苦悄然而走。而行惡的人或許活得壽長,但會受老病之苦,或痴呆、或偏癱、甚至手腳被綁在床上,今生受盡老病之苦,再受後世之苦。

菊美做的看上去都是些小事,但對一家一戶的老百姓來說,都是頂天的大事。菊美組織牧民修路、造橋、建屋、建太陽能,一件件工作都得親力親為,為什麼?牧民即淳樸又彪悍,不理解的時候工作是不好做的,有時還要挨罵的,人家能把小冊子摔你腦袋上,得能忍,得苦口婆心去解釋政府的政策和帶來的好處。只有將心比心,將牧民當親人,才能啃下一塊塊骨頭,完成黨交派的任務。所以菊美能帶動幹部,感動民眾,就能水到渠成。而有的地方動不動就強拆,甚至動用公權力為個別人的私利開道。誰能得人心不是一目了然?

做民眾工作就得心裡裝著民眾,為他們排憂解難。菊美為藏族大叔向建材老闆索回拖欠的工資:“牧民的一分錢都是金子”,內地有多少幹部有這樣的覺悟?設計出的種種排分系統,民眾都拉在後面。菊美不顧勞累,深夜送牧民的小孩到醫院看急診,自己的血壓已臨近危險;內地的幹部為自己建設幹部病房,早與民眾拉遠了,在消自己的福報都不知道。

正因為菊美心裡裝著民眾,所以他的心是美的,是陽光快樂的,是有極大吸引力的,他堅信一定能贏得美女的芳心;果然在一次搶險救災中感動了同樣心靈美麗的鄉村女教師,完成了“娶老婆的任務”。而內地曝光的許多幹部在忙著婚外找刺激,敗壞著公務員的形象。

菊美也想讓父母、妻子、兒女等都過上好日子,憑他的勤勞、智慧在城裡一定能富裕起來,但他甘願“土氣”,一心為鄉里的牧民奔忙,他把牧民當成自己的父母長輩,把牧民的孩子當自己的孩子,但自己的父母、妻子和親生兒子卻顧不上去照料。而我們內地的許多幹部卻在忙著“裸身”,早早地把妻兒移民到國外,對國家和人民還能有赤膽忠心?

菊美說:姐姐為了眾生後世的幸福甘願離家修行不言苦;共產黨人是為眾生的今世幸福而奮戰,雖苦不覺苦。菊美“包村”與牧民一起幹活,晚上獨自一人住在村委,就著涼水,狼吞虎咽吃乘飯,疲累得能和衣入睡了。而我們內地的一些幹部正忙著當“房叔”,報銷會所的發票。

菊美每乾成一件工作,就把它從筆記本上撕掉,決不會讓自己躺在功勞本上沾沾自喜,而心裡卻不忘感恩幫助他實現心愿的人(如修橋)。而內地的一些幹部做一點點工作要攝像、報導、總結、再報導、再發文,有這些時間和精力能幹成多少事。

菊美的家人很平凡,但很善良,懂得為了眾生必須做出自家的貢獻。菊美的姐姐是按藏族傳統離家修行的人,姐弟倆感情非常好。姐姐常為弟弟的上進而高興,弟弟自願供養姐姐的修行生活,供養姐姐就是供養眾生;姐姐是他苦惱時的精神鼓勵者,弟弟是姐姐的保護人。姐姐的眼睛出了問題,他立馬送姐姐去治療,而自己嚴重的高血壓病卻不放在心上。

菊美的妻子是一個優秀的藏族女教師,她能理解丈夫的心愿,哪怕生產時丈夫不在身邊;她拖著再次懷孕的身子堅持為孩子們上課,丈夫一條歉意的簡訊能讓她高興不已;她甘願清貧,在老木屋裡替丈夫盡孝,替丈夫養育孩子。在她眼裡丈夫是一座山,她是一條繞山的小溪。她的心靈像溪水一樣清澈,從不埋怨丈夫的“食言”,她勸丈夫檢查、吃藥是那么的溫柔體貼。借看病的機會,短暫的一天遊玩能讓她高興得像一隻小鳥。而我們內地的一些幹部眷屬忙著為丈夫收受錢財,探聽內幕訊息,掛名食利,卻不知已為丈夫和自家預訂了來世去惡道的門票。

《天上的菊美》告訴我們,造福他人的工作是由很多小事組成的。我們要盡能力去幫助一個人,然後是另一個。對民眾要像對家人一樣用心。行善就能得到擁護和支持。我們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修持自己。乾好工作就是對企業和國家盡忠,就是行善。乾工作不要為了“擺”,但錯誤、缺點一定要敢於“擺”。

人們常常通過比較,認為北歐瑞典的官員最能秉公辦事不貪財。究其原因,一是制度的設計,公務員的一切政務、財務都是公開的;二是有信仰力的約束;三是對守財者的社會道德評判;四是文化、傳統、環境、稅收等的綜合力量;五是一份可觀的工資收入。所以那裡是世界上最有競爭力和幸福指數最高的地區之一。似乎就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前夜。而中國的藏區保留了很好的人文傳統,也是中國信仰力約束最強的地域,或許通過一至幾代人的努力,能迅速趕上北歐瑞典,在中國率先進入共產主義的夢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