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電影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影評精選10篇

《少年的你》也將兩人間那純粹的感情發揮的淋漓盡致。成人的世界是複雜的,而想裝成大人渴望長大的少年,小編整理了20xx電影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影評精選10篇,希望能幫助到您。

20xx電影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影評

周冬雨是公認的“無齡感”女演員,超強演技和敏銳表現力為角色增添少年質感。易烊千璽自帶一種兼具沉穩和熱血的氣質,而他身上的“少年氣”也成為了這個角色最大的優勢之一。導演曾國祥透露他們在戲裡完全突破了過往的形象,“在電影中他們都放下了自己平時最光鮮的東西,素顏出鏡融入到角色中,比如給冬雨臉上加上雀斑,給千璽故意弄得比較粗糙”。

除了素顏出鏡,周冬雨和易烊千璽在片中都有極重的內心戲和哭戲,而且兩個演員都拿捏得非常到位。周冬雨的每場哭戲都有不同的層次,感染力很真。不少觀眾表示:“看《少年的你》把我哭慘了。想給陳念遞紙巾”。而易烊千璽對的內心戲演繹卻超乎一個新人演員的表現,眉宇間自然流露出小北的善良、孤獨與倔強。監製許月珍也盛讚“我很少見到一個少年是這樣的,他懂角色的孤獨,所以眼睛裡有感情”。

此外,尹昉、黃覺、吳越、周也、張耀、張藝凡、趙潤南等實力派和新生代演員的加入也貢獻了相當出色的表演。尹昉將第三個少年鄭易身上的追求正義的少年之心演繹得潤物細無聲;黃覺為老楊警官特意蓄鬍素顏,讓人感覺那個角色就在身邊;而吳越塑造了一個非常新鮮的媽媽形象,糊塗、天真,跟女兒陳念的身份調了個。成人陣營的豐富讓電影中的少年世界更具層次感和群像感。

20xx電影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影評二

如果沒有校園霸凌的殘酷,那么電影的走向或許就是一部純愛電影了,《少年的你》本身的色彩雖然是寫實 昏暗的,但電影在兩人關係遞進的過程中,卻仍舊不乏青春的美好,畢竟最能動人的悲劇,便是將美好打破 。陳念在校園霸凌中身份的轉變,勾勒出了電影劇情的主線,從旁觀者,到被欺凌者,再到“施暴者”的這 一過程,周冬雨很好的表現出了陳念這一人物從怯懦到倔強的心路歷程,讓人感同身受的感受到了一個原生 家庭缺位,又深受暴力漩渦中少女的絕望。

除了周冬雨的表現,讓人驚喜的還有易烊千璽的演技,他所飾演的小北是一個並不好演的角色,他既有混跡 街頭的“鋼”,也有內心純樸的“善”,而易烊千璽在電影中很好的找到了這一人物的支點,將一個叛逆而 又執著的少年小北呼之欲出,也正是得益於出色的人物塑造,才使這場本自殘酷的青春,擁有了能直戳人心 的溫度,使人在校園暴力的黑暗中得見一股淳樸的暖流。

電影最為動人的一幕便是陳念在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後,誰來為此負責?當兩人隔著探視玻璃又哭又笑之時,《少年的你》也將兩人間那純粹的感情發揮的淋漓盡致。成人的世界是複雜的,而想裝成大人渴望長大的少年,他們的世界卻是單純的,卻有著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的誓言,為了心愛之人不受到傷害甘願付出所有的勇氣固然令人動人,但當最初的被虐者在施虐者步步緊逼下成為了又一個暴力的施虐者,這一過程其實更耐人尋味。

校園暴力是一個並不鮮見,卻常常被不少人所忽視的問題,電影最終所釀成的這場意料之外的悲劇,本有很多次機會可以被避免,從家長到老師再到警察,電影中的這些角色並非不存在,但他們都沒能成為去力挽悲劇發生的關鍵。校園暴力絕大多數雖並不會造成電影中如此嚴重的後果,但其也並不是學生間可以被選擇性忽視的打打鬧鬧,它對學生所造成的傷害很可能是畢生的,我們每個人都不應該成為校園暴力的旁觀者。

20xx電影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影評三

為了這部電影,我去看了小說,被震撼被感動,好幾天才能緩過來。正如我當年看《白夜行》,看《嫌疑人X的獻身》。小說有所缺陷,但是陳念與北野的相依為命的孤絕感讓人久久難忘。

再來是電影撤檔,JJ演唱的主題曲片段預告流出,裡面有一段小北的台詞流出,我連忙和閨蜜分享:“完了,四字弟弟這個台詞功底,太讓我出戲了。”

但是當我在影院裡看到這一段台詞時,那其中的違和感在整個片段里已經變得微乎其微,這段兩人爆發的戲份讓我淚流滿面。

電影並不完美,導演為了兼顧各個方面做的妥協和讓步在電影裡可見一斑,舉個例子,比如那位辭職班主任不能對上口型的配音,台詞和表情的大相庭徑。

電影最後呈現出來的慘烈,尚不及原著的十分之一,那么本應呈現出來的震撼效果也大打折扣。舉個例子,小說里男主的名字是北野,而電影改成了劉北山,我實在是不想說在電影院聽到這個名字時,我嘴裡的水差點被我笑得噴出來了。

北野的名字本有一種張狂向上的生命力,這也符合他是妓女所生之子的身份,符合他極致孤絕的生命狀態。

陳念是母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舉目無親。

這樣的兩個人相遇乃至相依為命才更有力量,極致的孤絕帶來極致的溫情,這些才是整個故事的走向、人物的內在邏輯關係存在的基礎。

而電影裡隨著兩人身世的改變,顯然削弱了這份力量。也許很多沒看過小說的觀眾很難明白,一個少年何以對一個少女至此?興許他們只能將這歸結為少年意氣,而很多人都難以了解北野的動心忍性、聰慧機敏,以及他與陳念之間牢不可破的羈絆。

20xx電影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影評四

這是一部向死而生,但又起死回生的電影,出自第二次獨立執導電影的曾國祥,AKA曾志偉的兒子之手。距離他上一部電影《七月與安生》已經過去了3年,作為導演他又成長了,但依然是那么的會調教演員。

所有大小演員都演技線上,周冬雨的哭戲還是那么有力量,易烊boy雖然不太了解,但比起什麼鹿晗,中間可能差了1000隻吳亦凡吧。感覺最後一場探監戲份,隔著玻璃窗,易烊boy的演技被周冬雨的哭帶著節奏走,兩人由笑到哭,力道十足。同樣是逞凶耍狠,和“王大陸”只會瞪眼睛不同,易烊boy的微表情足夠碾壓王大陸滾落的眼球一萬次。但黃覺這個角色的存在,除了“中年油膩”之外,還有什麼功能嗎?

電影的故事主要有兩大命題:1、校園暴力,2、高考。說實話,在如今大陸的體制下,關於校園暴力題材的電影能拍成這個樣子,足夠令人肅然起敬了。這個全球化的青春難題,似乎大家也都暫時無良藥可根治,電影也沒有試圖全部說明白這個問題,只是給觀眾開了一扇視窗,一窺殘酷暴力背後的問題根源。戲中幾場暴力戲份毫不遜色,一點尷尬病都沒有犯,要狠都狠,要騷夠騷,要陰險夠陰險,要毒辣還差了點……另一個大命題是高考,這座千軍萬馬擠破頭的獨木橋,不管你是喜歡也好,痛恨也罷,它都是當下國內選拔人才最公平的方式。最為影片的兩大命題,一動一靜,相互攙扶,相輔相成又編織纏繞,如同醫學“蛇徽”一般,危險與出路並存。

導演在把控節奏上似乎出了些小問題,不知道是否和傳說中被刪剪閹割過有關。原本不是特別喜歡影片的結局,但考慮到本片對青少年和敏感話題背後的教育意義,這么安排也未嘗不能理解。兩個被社會邊緣化了的少年,在互相舔舐對方傷口的同時,各自都是對方向前邁進的動力和勇氣。原生家庭里成長,又帶著原生家庭的傷痛,劇情一度還玩起了東野圭吾的“白夜行”的梗,可以說本片的野心是相當大的了。幾乎所有線索都能做到首尾呼應,語言結構上還是比較工整,如果真的存在一個未刪減完整版的話,好期待再看一遍。

20xx電影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影評五

看完後的確不負期待。

校園霸凌這個主題實在是太大了、太沉重了、太遠離當今主流青春電影題材了。這種嚴肅的題材,是很難拍出又有情感輸入,又有警示反思效果,又讓人覺得發生在身邊而迫在眉睫的感覺的。曾國祥+許月珍做到了。

周冬雨果然金馬影后當之無愧,片頭片尾兩次英語教學,同樣的意思反覆讀,每一句無論從發音到表情都可以看出情感的遞進;在面對他人霸凌,到被校園霸凌,再到失手造成嚴重的過錯,再到死守-崩潰-接受一切,她的演繹得活靈活現,她就是陳念,那個想守護世界的堅定的陳念。

至於易烊千璽,我知道這是他進入中戲學習前拍攝的第一部男主電影,流量是他甩不開的標籤,但這一次我可以很客觀的說他做到了演員易烊千璽。他的表現隨著劇情越來越好。最打動我的是最後,小北和陳念在審訊室隔著玻璃四目相對,笑、哭,無言,卻早已表述了一切情感——有不解、有和解,有心疼、有感激,有放棄、有堅定,還有高於愛情的合二為一。他是小北,他是在經歷一切不美好以後還願意去相信美好的小北,他是想拼盡一切就算“犧牲”自己也想守住自己的希望和信念的“少年”小北。

我一向喜歡情感+思想雙輸出的片子。不可否認,《少年的你》做到了。感謝導演編劇監製,感謝兩位主演,感謝所有團隊,讓這部“難產”的片子克服重重困難終於來到了大眾視野。相信“相信”本身,是“少年的你”。

20xx電影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影評六

前面寫過,女主的角色非常有代入感,周冬雨的表演功不可沒。影片中有大量陳念的特寫鏡頭,不同情境中,眼神中的脆弱、驚恐、倔強、無助,每一個細微差別都精準又清晰。更難得的是那種融入角色的真實感,她穿校服坐在教室中,她背書包走在校園中,她就是那個單薄單純的高三女生,希望和毀滅交替在她的笑容和淚水裡,影后實至名歸。

最難忘的是她和鄭警官的一場戲。那是整部劇中,陳念情緒爆發的頂點,這個角色所有的憤怒、失望、不甘在那個瞬間釋放的淋漓盡致。那一段的周冬雨強大到似乎圍繞著陳念的種種激烈情緒破屏而出,“輸”帶給她的毀滅,呈現出立體的殘忍。

千璽的小北,非常多的驚喜。因為是他的第一部電影作品,所以觀看時沒有任何心理預期和準備,所有的感知都是臨場突髮式的。周冬雨給出多少大場景中讓人顫慄的冷,千璽就給出了多少小細節里讓人安慰的暖,看到最深處,自己仿佛就是陳念,盼望著小北的每一次出現,盼望著他給與的保護和拯救。小北是這部劇最大的情緒緩衝,安全感源於他、信任感源於他、那些痛而不傷的柔軟和溫暖也源於他。而千璽,讓小北人格魅力里的一切那么具象又美好。調戲時的輕佻、憤怒時的咆哮、退讓時的隱忍、深情時的溫柔。從聲音語氣到眼神表情再到乾淨利落的肢體動作,他散發的氣場仿佛是一個巨大的按摩室,是痛過後的慰藉、是破碎前的托底,特別動人。

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講述自己母親那一段,非常虐心的身世只給出輕描淡寫的言語交代,情緒上的濃墨重彩都要通過神情來演繹。那一段幾乎都是大特寫,千璽的臉布滿整張螢幕,眼睛裡流露出的哀傷和孤獨,有種讓人近乎窒息的痛。那一刻的“脆弱”對小北這個角色有著畫龍點睛的意義,他生動地活了,活在每一個觀影人的心裡。

還有探監那段兩個人的對手戲,沒有一個字,只有神態表情的互動。小北看到陳念第一眼,一個不易察覺的蹙眉,眼睛裡一閃而過的痛苦猶如利劍扎心,轉瞬又換成微笑表情,那個眼神的層次感非常豐富。而後,對視,帶著笑的哭,含著淚的笑,顫抖的嘴唇,抽動的嘴角,傳遞出太多比語言更珍貴的情緒細節,非常走心。

20xx電影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影評七

《少年的你》講述了被一場校園意外改變命運的兩個少年如何彼此守護、相伴成長的故事。影片將少年情感複雜性與成人世界相結合,立足於真實,展現了不一樣氣質的青春世界。監製許月珍透露:“要做到真實感不容易,除了在造型上要求素顏,甚至不惜把演員們‘粗糙化’,加入生活質感和生活印記,在劇本打磨上精益求精、拍攝手法上也強調偏向紀實風格。要讓觀眾相信每一個角色都是身邊可信可觸摸的人物,是不能有任何一點不真實和不真誠的。”

電影對每個角色成長的呈現都非常真實,而緣起正是來自於主創團隊對少年世界的敏銳洞察。正如導演曾國祥所說:“少年的成長里經歷的不只是學習,也不只是對愛情有追求,他們也許有自己的苦戰,我們希望能如實表達他們成長的困擾和熱情”。

20xx電影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影評八

電影《少年的你》是《七月與安生》原班團隊回歸再升級之作,包括導演曾國祥、監製許月珍、編劇林詠琛、李媛、許伊萌,攝影指導余靜萍、造型指導吳里璐、聲音指導黃錚等,主創們經過了前作的磨合,再次合作不改初心,力圖還原最真實的青春本色。

導演曾國祥與監製許月珍相識多年,都致力於挖掘電影裡更深刻的情感和主題,較前作《七月與安生》,電影《少年的你》呈現了“更大的格局和群像感”。正如監製許月珍所說“不只是呈現青春,更希望去討論青春在社會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不少看過電影的專業人士表示:電影《少年的你》跳出了以往青春片聚焦青春愛情的思路,將鏡頭對準需要守護的青少年,是近幾年來最有格局的現實青春片。

20xx電影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影評九

近年來,校園欺凌一直是全社會密切關注的青少年成長問題。電影《少年的你》在展現真實青春世界的同時,堅持“反欺凌、反暴力”,是近年來少有的守護青少年成長的現實青春力作。從項目伊始,監製許月珍和導演曾國祥就帶著一種使命感在拍電影《少年的你》。導演曾國祥在採訪中說:“我們都特別想要把這個故事拍好,想告訴像陳念、小北那樣的少年,你可能總會遇到一個人或一些朋友,他們會願意去幫你,而且你不是孤單的。”

除了時刻肩負使命,監製許月珍還視拍《少年的你》為電影人關注青少年成長的一種方式。“如果看完電影,每個人都能想一想‘我要做一個怎樣的少年?我們要給小孩一個怎樣的青春?’能引起觀眾這樣的思考,就很有意義了”。在影片中,社會各方的力量,從政府到學校到家庭,都在努力想辦法守護青少年成長。

20xx電影少年的你最新觀後感影評十

故事發生了高四,主角們的年紀恰巧徘徊在18歲。對於大家而言,那是少年的年紀,也是最美的年紀。

電影故事在編排時,其實做了非常討巧的對比。除了放大描寫陳念和小北,鏡頭同時對準了案件的追蹤者警察鄭易(尹昉飾演)。在陳念第一次報案之後,鄭易在車上和她說了很多關於成人世界的話語,那些話語背後的現實,可能更為殘酷。

但對於陳念和小北而言,他們都還太過純粹,太過真實。即便他們正在面對著和大部分少年不一樣的生活,但他們依舊帶著某種自我防禦,去應對遇到的欺負。

結束完高考,他們很快就會進入成人世界,可是他們到底以什麼姿態成為成年人呢?

陳念說,“從來沒有一節課教過我們,如何變成大人。”這句話似乎成了註腳,變成大人,好像就會失去保護,就不再會那么簡單。就像當女警官不認為小北為了陳念而背上那么重的罪名時,鄭易卻說,“我和你不會,但他們會。”

因為他們還是少年,更因為小北堅持他的那句承諾,“你保護全世界,我保護你。”

最後,影片結束,字幕出現,我們想和陳念、小北說一句,“歡迎光臨,這個美好,但更現實的成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