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寫永遠的雷鋒觀後感五篇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這句話就是我國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人民的英雄——雷鋒。下面是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記錄片《永遠的雷鋒》觀後感

影片《永遠的雷鋒》最近播出,在社會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雷鋒作為我們中國幾代人廣為傳頌的時代偶像,再次引起了我們學習的熱情。我第一次明白雷鋒好像是在國小的課本里,好像還有一幅插圖,那一張圖片在我以後生活得很多個場合里出現過,我至今還是歷歷在目,不能忘記。之後我從別人的口中明白了一個更真是的雷鋒,許多人說他是一個樂於奉獻的人,甘心做幹革命的螺絲釘,有一份光,發一份熱。他不斷地被人傳誦,被讚揚,以至於我常常幻想有天自我也能像雷鋒那樣。再之後我才真正明白奉獻的真正含義,便開始高山仰止了,把奉獻當作一種習慣真的是很難的。其實我更多的時候是理解別人的奉獻當作一種習慣。我習慣了父母的愛,因為自我是弱小者,在我發脾氣的背後總是依靠父母的包容,我任性,因為自我太相信父母對我無限縱容,之後我就變得這樣的獨來獨往,我行我素了,雷鋒把我甩開了一大截。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是雷鋒同志的價值觀,在他短短的20xx年生命歲月里,他一向踐行著這個價值觀,儘管他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是絲毫無法掩飾他的偉大,他所做的每一件平凡的小事構成了他的偉大,他將自我那些平凡的腳印,一個個清晰地刻在人們的心中,深深感動了幾代中國人,甚至影響了無數的外國人。

如果雷鋒活著,他今年已經72歲了;50年前當他離去的時候,22歲還是青春陽光的年紀。

雷鋒的經歷很普通,他在農場當過拖拉機手,之後被鋼鐵廠招收為工人,之後成了部隊的一名列兵,和這天許多見多識廣的青年人相比,更不用說那些所謂的“高富帥”,這是一個普通農家小伙子的平凡經歷。但是,直到這天仍然有作家為他立傳。和這天的許多年輕人相比,他又極其成功,甚至能夠說他是新中國最成功的男兒典範。他以一米五七的小個頭,被師傅寵愛,受領導重用,是朋友們的好哥們,更受女孩子歡迎,最後還被國家領袖題詞,登上《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在他的日記當中,幸福和快樂充滿了他的每一天。他叫雷鋒,是個有著娃娃臉的陽光男孩。

雷鋒原名叫雷正興,還在國小時他就很有想法,為了回響國家的號召,他放下了繼續升學國中的機會,回鄉當農民。他先是幫忙鄉里徵收公糧,之後到鄉里做了通訊員。雷正興在望城縣委大院工作時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滿青春氣息的雷正興,他總是縣委大院搶眼的小男生,不僅僅是因為他幹活勤快,眼裡有活而且還因為他雖然一個人生活,衣著總是乾淨利落,還有些洋氣。雖然沒有衣服穿,但是每次都穿著一件白襯衣,因為白色的衣服十分漂亮。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愛美、愛乾淨的年輕人,為了保住廠裡面的水泥不被大雨淋濕,毫不猶豫地就將自我的被子拿出去蓋水泥。

雷鋒平時生活極度節省,但是他卻把節省下來的積蓄以戰友的名義寄給戰友的家人。當縣裡面要買拖拉機,縣委因為沒有錢號召大家捐款,一個月只掙23塊錢的雷正興,捐了20塊錢。直到縣委決定派他去開拖拉機時,雷正興才明白他是縣裡面捐錢最多的年輕人。所以就是這樣一個年輕人,自我節省,但是對於別人、對於民眾卻毫不節省,也正是這樣一個原因,才讓他能夠比同年人獲得大家更多的認可,他也因此獲得了比同年人更多的機會。

之後因為國家號召大煉鋼鐵,雷鋒再次回響國家號召,離開了工作多年的望城,來到了鞍山鋼鐵廠。因為有開拖拉機的經驗,到了鞍鋼,他被分配了開推土機,此時的雷鋒正承受著工作以來最大的一次挑戰,雷鋒駕駛的C80推土機是蘇式重型機械,駕駛座前長短不一的操作桿有七八個,駕駛起來震動力大,勞動強度也大,師傅問雷鋒你這南方小鬼受得了嗎。於是,雷鋒開始玩命了,由於自我個字矮,坐著開車看不到前面的大鏟子,他就站著開,但場地不平,腦袋隨著顛簸在車棚蓋上撞得發暈,他就貓著腰乾,這種姿勢堅持不大會兒,就累得腰酸背痛。但他拒絕了車間主任給他換小車子的推薦,硬是透過了推土機手的考核。

然而,我們這天的許多年輕人有誰能有雷鋒那樣的幹勁。我敢說,如果雷鋒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而不是生活在他那個時代,有他那樣的拚命精神,雷鋒也必須會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佼佼者,成為一代楷模。

《永遠的雷鋒》這部記錄片,並沒有將雷鋒臉譜化,而是塑造了一個真實的雷鋒,雷鋒也愛漂亮,雷鋒也愛玩,畢竟他只有22歲啊,但是雷鋒卻有著我們這個時代和社會最最缺少的良心和奉獻精神,雷鋒精神對我們這個時代而言也更為需要。看了這部影片,我也才明白,雷鋒不僅僅僅只是做好事,雷鋒更愛崗、敬業,樂於奉獻。雷鋒精神絕不僅僅僅是做好事不留名,雷鋒精神有著十分全面和深刻的內涵,雷鋒精神是我們這個社會最缺少的養分,雷鋒他那燦爛的微笑在這個熙熙攘攘的時代依舊促動著我們的心靈,雷鋒精神也必須會永遠激勵著我們。

《永遠的雷鋒》觀後感

為貫徹落實黨的xx大精神,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大力學習、宣傳和弘揚雷鋒精神,解放軍總政治部、求是雜誌社、中央電視台軍事節目中心聯合出品,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八一電影製片廠、中央新影集團聯合攝製了文獻電視片《永遠的雷鋒》。該片自20xx年8月15日在央視七套首播以來,引起軍內外強烈反響,被譽為“鮮活的勵志教科書”。

《永遠的雷鋒》共六集,每集25分鐘,分別為展示雷鋒軍人形象的《士兵榮譽》,講述雷鋒人格魅力的《平凡本色》,探討雷鋒精神本質的《情系人民》,介紹軍隊學雷鋒狀況的《追尋戰友》,展現雷鋒精神社會影響力的《愛心傳遞》,以及倡導大力弘揚雷鋒精神的《心靈召喚》。該片以創新的手法,再現平民化生活化的雷鋒,讓雷鋒精神更加適應時代、貼近民眾,進一步增強了學雷鋒活動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對於新時期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發揮了用心作用,是一部學習、宣傳和弘揚雷鋒精神的精品力作。

雖然螢幕上反映雷鋒事跡的影視片已有許多,如電影《雷鋒》、《少年雷鋒》、《離開雷鋒的日子》等,但這次推出文獻電視片《永遠的雷鋒》,則期望更全面、更深刻地詮釋雷鋒精神,賦予雷鋒精神全新時代內涵。為此,他們將全片劃分為六集,資料分別為展示雷鋒軍人形象的《士兵榮譽》、講述雷鋒人格魅力的《平凡本色》、探討雷鋒精神本質的《情系人民》、介紹軍隊學雷鋒狀況的《追尋戰友》、展現雷鋒精神社會影響力的《愛心傳遞》以及倡導大力弘揚雷鋒精神的《心靈召喚》。第1-5集的創作主題兼顧了黨中央今年在關於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意見中對雷鋒精神內涵的新概括,分別是: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創業精神,創新精神。第六集,則集中綜述了歷代中央領導民眾關於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重要指示及其產生的廣泛社會影響。

作為一部大型文獻電視片,無疑需要超多歷史和現實素材來充實。攝製組從今年3月開始,奔赴遼寧、湖南等15個省市,拍攝了200多小時高清素材,收集到國內有關影視製作機構拍攝製作和檔案館、博物館等收藏的雷鋒史料,資料涵蓋雷鋒生前珍貴影像和錄音;喬安山、龐春學、薛三元等雷鋒戰友,易秀珍、王佩玲、張建文等雷鋒工友;瀋陽軍區雷鋒團,阜寧汽車客運總站學雷鋒隊、鄧州“編外雷鋒團”等學雷鋒先進民眾;黃祖示等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學雷鋒老典型,郭明義等新時期學雷鋒優秀代表,以及今年陸續湧現出的“最美女教師”、“最美司機”、“最美衛士”等先進典型。這部六集高清文獻電視片歷經半年策劃、拍攝及後期製作,如期趕在雷鋒同志殉職50周年紀念日8月15日前夕完成。

一部好的片子離不開好的結構形式和敘述方式,《永遠的雷鋒》的創作有幾個特點:一是敘事基調平實、客觀。在一種平實化、平民化的敘述中,生動還原了一個性格鮮活的雷鋒,以及50年來,在雷鋒精神感召下,中國社會對雷鋒精神生生不息的繼承與弘揚。二是在故事化的敘述中傳遞一種用心、健康、陽光的價值觀。注重情感因素的捕捉與介入、觀眾的心理交流與共鳴,在一種富含情感和親和力的敘述中,將雷鋒精神的普世價值呈現出來。三是在敘事資料的選取中,利用新的故事或視角進行表述,深入挖掘、運用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對於觀眾所熟悉的人或故事,也從一種更微觀更獨特的視角進行了新的創作和解讀,對主鏇律題材紀錄片的創作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與嘗試。四是注重時代感和現實好處。雷鋒的故事已經遠去,但50年來的影響卻延續至今,這天為什麼依然要繼承和發揚雷鋒精神,以及如何繼承的問題,本片在敘事中做了必須程度的挖掘和呈現,這也是本片創作的現實價值和好處之所在,在歷史與現實的對話中,以影像的方式實現對雷鋒精神的弘揚與呼喚。

雷鋒精神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需要的道德情操與價值取向。正如澳大利亞攝影師理察·麥格雷所言:“向雷鋒學習,學習做人是全人類的永久課題。”雷鋒不僅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他永遠激勵著人們去探尋生命的真諦。

雷鋒精神是我們人生的重要精神支柱,任何時代的人們都離不開精神支撐。雷鋒精神經過40多年的考驗,它的方向,過去是正確的,此刻是正確的,今後永遠是正確的。正因為如此,雷鋒精神在我們偉大的祖國已深入人心,而且在國外也有很大的影響。我認為,雷鋒永遠是人們心目中的英雄,雷鋒精神永遠是人類共同的財富。人總要有點精神寄託,不能成為金錢、享受的奴隸,美國西點陸軍學校尚且以雷鋒為榜樣進行品德教育,在進入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這天,我們更應倡導雷鋒精神,倡導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時代精神。

雷鋒精神對淨化社會環境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有人說,社會風氣不正是普遍現象,我們無力改變。這種看法是片面的,要淨化社會環境更要從小環境入手,堅持崗位學雷鋒,透過自身努力,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這樣學雷鋒才能夠堅持長久,而不會出現"三月來,四月走"的狀況。

學習雷鋒要充分發揮黨團員的模範帶頭作用,不但自我要學,還要帶動和影響身邊同學去學,共同弘揚雷鋒精神。雷鋒是一面鏡子,我們每個人都應在思想、學習、工作、作風上找差距,反對金錢至上,拜金主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堂堂正正地做人。要進一步加強黨性鍛鍊,強化宗旨觀念,以黨和國家的事業為重,堅持黨和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

雷鋒精神對於新世紀的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不僅僅具有道德實踐精神的生命力,而且其崇高的價值內涵和時代走向與實踐"三個代表"是完全一致的。

社會的發展呼喚雷鋒精神,人民的生活需要雷鋒精神,新世紀的大學生更需要雷鋒精神。只有我們樹立長期學雷鋒的思想,從我做起,雷鋒精神才能在我們大學校園不斷發揚光大,在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記錄片《永遠的雷鋒》觀後感

我們今天的所謂學雷鋒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雷鋒,每年三月五日的學雷鋒活動更多帶有一些紀念色彩,所以有了俗語:“雷鋒叔叔三月來了四月走”。

雷鋒精神體現在一個個具體行為當中,我們對雷鋒精神的理解也是從他的具體行為認識的,這樣人們理解的雷鋒精神比較狹隘具體,把扶老攜幼、扶微救困、幫助別人做一些事情理解為學雷鋒,這當然是誤解了。雷鋒精神自然樸實無華,並不是人為刻意製造出來的,它體現雷鋒同志的人生理念。雷鋒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上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之所以無法象他那樣做到是因為我們的人生理念無法達到像他那樣忘私的地步。我們用偉大形容雷鋒同志,也說明不是人人能達到雷鋒精神,我們只能有一部分行為達到雷鋒精神的要求。

雷鋒精神的實質是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們不可能要求大眾普遍象雷鋒同志那樣付出去幫助別人,這樣的話,雷鋒的平凡就不可能成為升華到偉大。

時代在變,我們國家進入商品交換時代,曾經的無私幫助變成有償服務,這就不可避免使傳統的雷鋒精神受到挑戰。雷鋒精神是永恆的,但是,體現雷鋒精神的行為並不是永恆的。雷鋒精神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精神,今天人們所說的愛心實際是雷鋒精神的另外一種說法。雷鋒精神是一種愛心表達,但雷鋒精神所表達的愛心是更加具體和真實,而我們現在所說的愛心卻很抽象廣泛,每一個人可以隨意創造體現愛心的方式,不象雷鋒精神那樣體現在雷鋒同志的具體行為當中。

我們必須接受時代的變化帶來對傳統雷鋒精神的形式否定,承認無私幫助變成有償服務也是一種進步。當然我們也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變成有償服務,愛心本身體現著社會存在無償服務的雷鋒精神,所以,我們的社會還會有無私的幫助,不是什麼事都要有償服務。

我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並不是每一個都具有象雷鋒同志那樣無私奉獻精神,而是每一個人能做到為別人提供舉手之勞的幫助,我們微不足道的幫助可以幫助別人解決大問題,這不是能用價值衡量的。

雷鋒,這個光輝的名字,在我們的心中閃爍著不滅的光輝。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將在我們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斷發揚光大,他那不可磨滅的美好形象,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永遠的雷鋒觀後感

下午第二節課,我們全班同學觀看了《永遠的雷鋒》特製節目。雷鋒叔叔那種先人後己、助人為樂的好品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雷鋒出身貧苦,他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悲慘死去,他成了一個孤兒。他覺得沒有共產黨、沒有毛主席,就沒有他的成長,所以他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時時處處幫助他人,為別人分憂解難。“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雷鋒叔叔最後因公殉職了,但他的精神是永遠在我們的心中。看了節目,我記住了撫順這個地名,在那裡,處處都體現雷鋒精神的足跡。“雷鋒學校”、“學校稅務”“雷鋒街”、“雷鋒班”、“雷鋒連”,雷鋒精神無處不在。“藏北高原的雪蓮”彭燕、“高空救新娘”的郭中凡和撫順“百姓雷鋒”代表洪博、洪玉兄弟等,他們的先進事跡感動了我們,震撼了我們,他們都是我們學習做人的好榜樣。一個雷鋒倒下了,千萬個雷鋒站起來了。從他們身上,我深深懂得了,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多做好事,時刻想著多幫助別人,學習雷鋒叔叔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偉大精神,做中華民族的優秀接班人。

看完《永遠的雷鋒》,想想自己,我真是羞愧萬分。自己整天想的是吃好,玩好。在家裡,經常為了玩電腦荒廢學業,被爺爺奶奶批評;在學校去衛生區掃地時,我還常常偷懶,裝模作樣地糊弄老師和同學,把方便留給自己,把麻煩扔給別人。真是太不應該了!

今天,《永遠的雷鋒》教育了我,雷鋒精神感動了我。不以善小而不為,我們要繼承和發揚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品質,走雷鋒的道路,做雷鋒式的好孩子。

《永遠的雷鋒》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永遠的雷鋒》,短片介紹了雷鋒是是怎樣的一個人,他是如何去幫助別人的。

短片其中一個故事給我印象很深。有一天雷鋒和幾個同伴一起打球,當大家休息的時候,他的同伴都去買了一瓶汽水,其中一個同伴說:“你也去買一瓶吧。”雷鋒說:“不了,我回宿舍喝白開水。”這時這個同伴對其他人說:“雷鋒真小氣,連個汽水都捨不得買。”可是到了後來有一個地方發洪水了,雖然洪水平息了,但好多災民無家可歸,政府要給災民蓋房子,但又資金有限,這時雷鋒很大方的把自己攢得100元錢捐去了。連一瓶汽水也不肯買的人,卻在別人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

我覺得雷鋒那勤儉節約、一心為他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想想自己總是看著別人的東西好,總想讓爸爸媽媽給我買,我現在的書包一個又一個,鋼筆一支又一支......今後,我決定向雷鋒叔叔學習,做一個勤儉節約、助人為樂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