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電影《小Q》觀後感_小Q是什麼品種的狗狗

導盲犬小Q與主人李寶庭相守一生的動人故事徐徐鋪展,淚點不斷。此次點映,片方特別開設寵物、親子、女性三大觀影專場,為不同觀影民眾打造專屬小Q的感動。小編整理了寵物電影《小Q》觀後感_小Q是什麼品種的狗狗,希望能幫到您。

小Q是什麼品種的狗狗,

也一直備受網友的關注。而了解到,電影中的小Q,是一隻拉布拉多獵犬。《小Q》這部影片改編至小說《再見了,可魯》,這部小說很火,是一部感動亞洲3億讀者的寫作。影片裡的小Q,與生活中的導盲犬一樣,相伴相守在主人身邊,忠誠一生。

寵物電影《小Q》觀後感精選500~800字一

由石黑謙吾創作的《再見了,可魯》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長篇通訊。

“可魯”是一隻拉布拉多犬。

拉布拉多只有純黑、淡黃兩種顏色,但是“可魯”淡黃色的身上,卻有一塊形如十字架、又像飛鳥的黑色毛髮。它出生時,主人水戶太太先時以為那是塊污漬,擦不掉後才發覺是“胎記”。因為水戶太太覺得那塊印記像海鷗飛翔時張開的羽毛,就用暢銷小說《天地一沙鷗》中主角的名字給它命名,叫作“喬納森”。

現實中的小Q

雖然後來進入導盲犬培訓中心後,它的名字被改成了“可魯”,但登記時的原名首字母“Q”,還是成為“小Q”這個名字的由來。

從“喬納森”出生,攝影師秋元良平就開始用鏡頭記錄它。從尚未睜眼的乳崽兒到蹣跚學步的幼犬,再到它一點點長大、受訓成為工作犬,以及與後來的主人的相處,20xx年的生命時光,秋元良平都幫它留下了影像記錄。

而石黑謙吾的文字則平實到寡淡,延續遵循了秋元良平照片記錄的真實性,沒有刻意煽情渲染,亦沒有過於拔高其故事性,與秋元良平拍攝的照片相輔相成,用真實的溫暖打動萬千讀者。

現實中的小Q

照片記錄加上文字創作,《再見了,可魯》歷經20xx年才完成。

出版成書後,立即因為溫暖的真實成為暢銷作品,之後更被多次搬上熒幕。

最早的,該是20xx年的日劇《導盲犬小Q的一生》。

之後,是20xx年的日本電影《導盲犬小Q》。

劇版我沒有看過,但是04版《導盲犬小Q》對於原作的還原度極高,連風格也與原作維持一致,平淡卻溫暖、細膩而真實,乍看如同一杯白水,感動卻滲入心底深處。

這,或許便是04版在豆瓣評分高達8.4分的主要原因。

而這次的港版《小Q》,雖然是改編自《再見了,可魯》,但除了“小Q”的外形特徵和“狗生”基本線,都已經與原作、日版截然不同。

所以,沒有了原作的真實感,港版《小Q》又用什麼打動人?歸納總結,可概括為以下5點。

其一、小Q的宿命與使命

片中小Q的主人“李寶庭”由任達華扮演。

“李寶庭”原本是一名知名糕點師,患病即將失明時,與還是幼犬的小Q宿命性相遇——小Q從平台上跌下來時,是李寶庭接住了它。

從這一刻起,成為導盲犬的使命與責任就鐫刻在了它的生命中——成為“李寶庭”的眼睛,讓他的生活再次被光明映照。

某種程度上來說,港版《小Q》講述的其實是“一隻狗的報恩”。

因為“宿命相遇”,小Q雖然被寄養家庭的小主人“陳芷喬”往歪了訓,卻還是守住了自己的“初心”,順利通過訓練,進入了與“李寶庭”的配對訓練階段;在被“李寶庭”“冷、熱”兩種暴力對待的情況下,小Q依然忠誠守護、不離不棄、不怨不恨,並在緊急關頭救了“李寶庭”的命;在培訓中心因為“李寶庭”對小Q不負責,要終止配對訓練收回小Q時,小Q仍然選擇了留在“李寶庭”身邊。

這個過程中,小Q用自己的付出和堅持,打動了“李寶庭”的同時,也感動了觀眾。

想起那個“為什麼狗的生命如此短暫”的問題,答案是“生命就是學習去愛的過程,而狗天生懂愛,所以它不需要在這個世間停留太多時間。”

其二、小Q與主人的相互陪伴

因為失明而變得暴躁、挑剔甚至自我封閉的“李寶庭”,有了小Q後,不僅擁有了一雙新的眼睛,同時也因為小Q,從隱喻、黑暗、傷痛的負面情緒中走了出來。小Q的守護與愛,就像照進他心底的陽光,驅散了原本伏在那裡的陰霾。

作為回報,“李寶庭”也開始用愛回饋小Q,縱容它的饞嘴、貪玩。在小Q被偷狗賊抓走後,“李寶庭”焦急、擔憂,得知“黑心狗市”的存在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被狗販子攻擊、暴打,說是捨命救小Q也不為過。

當小Q年紀漸大又患了重病,時日無多時,“李寶庭”更是細心照顧它、背著它去最喜歡的地方郊遊、讓它去跟夥伴們玩耍,用自己能做到的所有,去陪伴小Q的最後時光。

其三、恰到好處的音樂烘托

配樂對於一部影視作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好的配樂,不僅可以畫龍點睛,甚至可以點石成金。

《小Q》中用了3首插曲對應、串接故事情節。當“李寶庭”終於接受小Q,並在它的引領下重新找回生活的快樂,與小Q在草地上一起與人賽跑時,響起的是盲人歌手蕭煌奇的《你是我的眼》,鏇律、歌詞無一不與故事情境契合,感動自然而生。

除了《你是我的眼》,另外一首講述陪伴,一首是梁詠琪演唱的《謝謝你走在我前面》。三首歌曲在串接、完整了小Q使命、責任、情感的同時,也將影片所表述的感情烘托到了巔峰。

其四、對《忠犬八公》情節的融合

在“狗狗哭片”中,《忠犬八公》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

那隻名叫“小八”的秋田犬,用了十年的時間去等待再也不會回來的主人。它的堅持感動了無數人,也成為忠誠的同義詞。

小Q的原故事中,它與主人渡邊先生在一起的時間只有兩年。之後,渡邊因腎病入院,小Q回到培訓中心待命,一等就是三年。

渡邊的身體一直沒有恢復,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他回到培訓中心,與小Q來了最後一次導盲引路。但這段路,只有30米。

一個星期後,渡邊去世。

港版《小Q》對這一段情節有沿用、有改動。沿用的是“李寶庭”心臟病出國做手術,與小Q不得不分別。改動的是原事件中的渡邊去世了,電影中的“李寶庭”最終手術成功,回到了小Q身邊,並陪伴了小Q最後一程。

這個改動中,小Q在“李寶庭”離開時拚命追車的段落,很像日版《八公物語》中的“八公追靈車”;小Q偷偷溜到公園長椅處等待“李寶庭”的段落,則很像八公守候在火車站等待教授的情節。

這兩段情節的改動、結合,比原事件中這一段更加情感涌動、催人淚下。

其五、任達華精準、細膩的表演

“多料影帝”任達華的演技之精湛毋庸置疑,從入行到如今,他用一部部作品磨鍊出的演技,早已超越純熟,說是爐火純青也不為過。

入行這么多年,任達華正派、反派都曾演過,盲人角色卻是他首次嘗試。

“李寶庭”這個人物身上有著“高、低”兩種狀態,因小Q引導重新變得積極、快樂是其“高”,頹廢、敏感脆弱、偏激則是他的“低”。

在任達華的演繹下,“李寶庭”的變化過度是層次分明、立體深刻的。看他的“李寶庭”,觀眾會體諒、理解他先時的滿身尖刺,更會在他重新快樂後愛上他的沉穩、溫暖。

除了任達華這個“絕對”男一號,作為配角出鏡的林文龍、楊采妮、梁詠琪等等,也都完成了自己的角色任務。

綜上所述,雖然港版《小Q》劇情上是“魔改”,但它忠實還原了原故事的溫暖基調,故事性增強、煽情度提高,“狗肉節”等本土元素的加入也不會讓人反感,反而更讓觀眾有代入感。

所以,《小Q》能夠成為20xx暖心、好哭影片,以上原因缺一不可。

寵物電影《小Q》觀後感精選500~800字二

9月28日,電影《小Q》官博發文稱,該影片正式破億了。據了解到,這部電影的演員陣容有:任達華、梁詠琪、楊采妮、羅仲謙以及袁姍姍等人。影片內容講述得是一隻可愛狗狗小Q,從出生到被訓練成為導盲犬,並且為人類服務一生的故事。據悉,看完這部電影的不少觀眾表示,流了不少淚,很感人!

電影小Q是什麼狗

另外,小Q是什麼品種的狗狗,也一直備受網友的關注。而了解到,電影中的小Q,是一隻拉布拉多獵犬。《小Q》這部影片改編至小說《再見了,可魯》,這部小說很火,是一部感動亞洲3億讀者的寫作。影片裡的小Q,與生活中的導盲犬一樣,相伴相守在主人身邊,忠誠一生。

今日看到一個網友的影評,他說,電影真的不煽情,但是大家還是被感動到了,就算小Q最後離開了,但大家心裡仍然覺得結局是溫暖的。在此,也恭喜電影《小Q》票房破億!

寵物電影《小Q》觀後感精選500~800字三

放假後一直忙於集訓的我和媽媽突然發現,早就想看的電影《小Q》昨天居然是最後一天上映了,而我的集訓要到晚上九點結束,但我倆還是決定趕去電影院看最後九點半這末場。電影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小Q的故事感人至深,讓觀眾們(包括很多男士)都淚流滿面。

本片講述了聰明可愛的拉布拉多犬小Q在訓練師與‘小喬家庭’悉心照料和訓練中成長為一隻合格的導盲犬,並遇到了新的盲人主人李寶庭——中年失明、孤僻又壞脾氣的天才糕點師,小Q一開始並不受歡迎,但它用它的善良和對主人忠心,打動了“石頭心”主人的鐵石心腸,開始得到信任並成為主人的“眼睛”,溫情/陪伴終於讓主人重拾起勇氣去面對失明後的新生活。一人一犬,朝夕相處,互相陪伴,他們誰也不願失去彼此。但時間是殘酷的,兩個好夥伴一起慢慢變老,小Q的主人患病去了國外醫治,而小Q的身體也逐漸老去,它執著的等待著主人的歸來,終於心愿達成,但它也重病不起,好在主人陪他走了最後一程。

看了這部電影,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導盲犬的偉大和忠心,更讓我覺得應該去思考的是:導盲犬都能如此傾盡所有地照顧身體有缺陷的人類朋友,可我們這些身體健康的人又為殘障人士做了什麼呢?以後我要嚮導盲犬學習,多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和動物,讓世界更美好,讓世界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