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易烊千璽電影《少年的你》觀後感精選5篇

《少年的你》是根據玖月晞小說改編的電影,由曾國祥執導,周冬雨、易烊千璽、尹昉、黃覺、吳越、周也、張耀、張藝凡、趙潤南、郜玄銘主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20xx最新易烊千璽電影《少年的你》觀後感精選5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少年的你觀後感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這樣一句出自少年口中的話,聽起來倍覺真誠和可貴。這份真誠和可貴,多么乾淨。

少年,字典上解釋:指十歲左右至十七歲這一時期的孩子,他們的自我意識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一定型式的自我價值觀和自我認識能力。

而即將邁入18歲的少年,幼稚著也成熟著,衝動著也自覺著,迷茫著也堅定著,獨立著也依賴著,用他們在成長歲月中所積累的認知,努力想要看清並且融入這個世界。然而,不是每個人都有灑滿陽光的少年時期,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早晨,不到九點鐘,我就被轟轟隆隆的裝修噪音打敗,於是決定帶上書本去“多樂之日”。路過影院,想起今天是《少年的你》定檔上映的日子,於是臨時決定去看一場電影。首場,人不多,大概一二十個,幾乎都是年輕人。我坐在他們的最後,靜悄悄的看完了這部135分鐘的電影。

(以下是劇透,介意者請繞行……)

陳念,一個孤僻的高三復讀女生,母親為躲債逃遁他鄉,留她自己面對即將到來的高考。她堅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一定要考上北大,要出人頭地。在學校里,她性格內向,只求自保,拒絕了遭受校園欺凌的同學胡小蝶的友誼,在胡小蝶最需要溫暖和幫助的時候逃避了,最終胡小蝶在高考前兩個月選擇了跳樓自殺。

小北,一個社會上的小混混,父母離異,母親要改嫁嫌他累贅遺棄了他。他13歲混入社會,靠替人打架為生。他吊兒郎當、又痞又野,渾身像裹著沙礫,他的世界就是打打殺殺,就是滿身傷痕累累。這個沒有家庭、沒有父母疼愛的少年,硬得像塊石頭。一天晚上,陳念遇上了正在挨打的小北,他倆在這個世界上有了交集,但是這兩個完全不一樣的人卻處處格格不入。

魏萊,一個家境富裕的復讀女生,陳念的同班同學,成績很好,卻在美麗的外表下掩藏著一顆蛇蠍般狠毒的心。她是校園欺凌的主使者,把胡小蝶逼死之後,又把矛頭對準了陳念。數番受辱之後,陳念選擇了報警,但是由於沒有直接證據不能定罪,最後校方只以停學來處理魏萊,但允許她參加高考。這樣的結果換來的是對陳念更嚴酷的凌辱。

外表柔弱的陳念內心十分強大,而表面狂放不羈的小北卻有一顆純真柔軟的心,兩個少年在彼此孤苦伶仃的人生里,在這個冷酷無情的世界裡慢慢靠近。“我們都生活在陰溝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陳念對小北說:“只要努力,我們一定可以改變。”但小北依然遍體鱗傷,他對陳念說:“從來沒有人問過我疼不疼,你是第一個。”其實,不是他不疼,而是被家庭、被父母、被社會傷得太深,只能靠肉體的疼痛來麻醉自己。

在遭受了一次次欺凌之後,陳念問小北:“你能不能保護我?”“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這句話成了這個少年心中最堅定的信念,為此,他可以付出一切。從此,無論清晨還是夜晚,無論颳風還是下雨,陳念的身後總晃動著一個人影,那是她心裡最踏實的保障。穿過隧道,就是小北破爛寒酸的家,那是看得見陽光的地方,可以讓她放下所有的戒備,可以讓她笑,可以讓她為實現自己“保護世界”的理想而專心學習。

然而,總有意外。高考前兩天,小北因為其他案件牽涉而沒能在陳念放學路上保護她,就在那一晚,魏萊糾集了一幫子男男女女把陳念攔在小胡同里暴打了一頓,剪了她的頭髮,拍了視頻和裸照。小北回來後得知真相要去報仇,陳念死死攔住了他。

終於考試了,下著大雨,小北在考場外看著陳念走進去。此時,魏萊的屍體被人發現,考完第一場,陳念作為嫌疑人被帶到警局,但沒有證據證明陳念是兇手(這裡有一段陳念跟審訊她的女警官的精彩對白),警方放她回去繼續考試,各種調查的焦點慢慢集中到了小北身上。

事實真相是這樣的:魏萊去找陳念,跪求她不要報警,陳念本來已經饒恕了她,然而這個可憎的女孩子得寸進尺,一直用高傲的口氣說一些侮辱人的話,陳念惱怒推了她一下,就這樣,魏萊滾下高高的台階,頭部撞在水泥護欄上死了。小北為保護陳念替她頂了罪。倆人在分開審訊的時候,都死死咬定跟對方不認識。

陳念考出了632的高分,赴京上學前,負責這起案件的年輕警官鄭易來找她,告訴她小北並非未成年,他被判了死刑。陳念終於崩潰了,大聲哭喊著:“我們出去一個就這么難嗎?”事實上,是鄭易誘導她說出了實情,之所以這樣做,是不想讓她的餘生生活在愧疚里、悔恨里。最終,陳念去看守所看望了小北,然後選擇了自首,因為她未成年和長期受欺凌的事實,判刑四年。

影片結尾,陳念已經成為一所民辦學校的英語老師。放學路上,她陪在一名怯懦的小女生旁邊,身後,是小北不離不棄的身影,他們大大方方的走在了陽光下……“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後面”,他們是彼此生命中最亮的光,即使微弱,也可予以光明和溫暖。

電影結束,字幕划過,沒人有站起離開,也沒有人高聲喧譁,一切都安安靜靜的。

我從不是一個追星的人,更不要說是追周冬雨、易烊千璽這樣新生代的年輕演員。周冬雨的電影只看過《山楂樹》和《七月與安生》,總覺得稚嫩。後來在一部諜戰劇中看過幾眼她的身影,感覺太出戲。但是我想說,這個陳念的角色,她詮釋得非常好,她有一張少女臉,既柔弱,又帶著倔強的冷,她把陳念的孤獨、隱忍表現的非常到位,在影片中不但貢獻了從頭到尾的哭戲,還貢獻了自己剃了頭髮的平頭形象……而易烊千璽更是令我吃驚,《長安十二時辰》瞅過幾眼,總覺得這個孩子還小,怎么就演了這么一個少年老成的角色。我個人感覺,這個片子裡,前半段小北的痞勁兒還不夠,大概就是因為他那張太過俊朗的臉,是三好學生的臉,而不是小混混的臉。不過後半段還好,在陳念的影響下,小北慢慢發生著變化,痞勁兒少了,就契合這個人物的氣質了。不得不說,易烊千璽成長的真快,有時候不說話,半邊臉抽搐一下、睫毛抖動一下、眼神變換一下,就已經詮釋了很多內容在裡面,這樣的演技是勝過當今不少小鮮肉的。還有就是,他們為角色不惜犧牲形象,卸掉偶像包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入角色,這一點,我服他倆。(他倆演的很好,但是電影裡也有小硬傷,這裡不贅述)

電影的定位是反映校園欺凌問題,讓觀眾認識到校園欺凌帶來的巨大危害,它不但會改變人生,更會索人性命。

什麼是校園欺凌?就是指由少數人組成的群體,對個別人進行圍攻、羞辱、孤立、毀謗,並對其身心進行持久的傷害。那么,被欺凌的為什麼會是ta?不知道,或許ta太漂亮,或許ta學習太好,或許ta太懦弱,或許ta出身卑微,或許ta怎么都叫人看不順眼,但是,這都不是ta的錯。

陳念在受審時曾質問懷孕的女警官:“我是被欺凌者我有錯嗎?我尋求過幫助,可是有用嗎?如果是這樣一個不安定的社會,你忍心把你的孩子生出來嗎?”這些話擲地有聲,然而,也說到了關鍵點上,那就是親職教育!

反觀魏萊何以成為校園欺凌者,她家境富裕,她的媽媽言語中帶著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她認為自己的女兒是最優秀的孩子,她給她規劃好了一個光明的未來。因為高考失利,魏萊的父親一整年都不跟她說一句話,她來到這個學校復讀,她要成為她父母期望中的人上人,她不允許別人比她強,她靠著自己的美貌和金錢,無所不用其極的欺凌成績優秀的胡小蝶,胡小蝶不堪受辱跳樓自殺後,她不但一點都不追悔,轉而繼續欺凌成績好的陳念。她像惡魔一樣狠狠地捅人一刀,又像天使一樣帶著笑容去安慰,她不知道什麼是犯罪,她冷血,而她的內心,是不是也在渴望真正的關愛呢?這難道不是父母教育的失敗嗎?為什麼女兒內心那么陰暗,而父母就一點都沒有察覺呢?魏萊欺凌團的另一個女生,父親接到處理女兒的通知來到學校,二話不說就是暴打自己的孩子,這難道不是親職教育的失敗嗎?

再來看看學校方面,只注重升學率,一個生命不在了,只賠了些錢就了事。警察到學校調查,當上課鈴響時,學校領導居然說:“讓她去上課吧,她們高三的時間耽誤不起。”難道一條逝去的生命真的不及幾節課重要嗎?

還有警方,在校園欺凌事件中,取證不足、缺少直接證據,所以即便陳念報了警,警方也無法對欺凌者給予懲處,尤其是這些未成年人,只能交回學校給予相應的處罰。可是,為什麼取證不足?因為學校的無關痛癢,因為學生們的冷漠。高考,也是一場競爭,這就是現實。

其實,不只是學生們的冷漠,還有民眾的冷漠。陳念在小巷裡被欺凌的時候,那么長的時間,那么大的動靜,沒有一個人發出一聲正義的吶喊,沒有一個人打一下110報警,只在最後時刻,從一扇窗子後面,傳來一聲“再鬧就報警了”的低喊才算制止住了這場暴行。

再看看那些被欺凌的對象,幾乎毫無例外的,生活在底層社會,有一個不健全的家庭,自身弱小,性格自卑懦弱,得不到足夠的關愛和保護,淪為被欺凌者時不敢聲張。這不也是親職教育的缺失嗎?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十七八歲,本該是最美的青春年華,那些即將成人的少年本該在陽光下大聲歌唱。然而,在陰影里,藏著什麼誰知道呢?不要因為一時的欺凌,而成為一生的影響。

校園欺凌問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它需要家庭、學校、警方以及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共同努力,關愛他們,讓他們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想起了東野圭吾《白夜行》里的這段話,想起了雪穗和桐原。

少年的你觀後感600字

演技不錯,我更認為劇本給力,

去電影院,發現大多數看的人是年輕人,或者是學生居多!

這電影,值得許多家長觀看,國小,國中,高中的家長!

校園被凌辱,不是那種強勁凌辱,也有可能是軟凌辱!

這電影,應該說,值得所有的老師觀看,特別是作為班主任,尤其重要!

這也就是為什麼國中分班,有重點班與普通班的區別,這也是為什麼分班,在國小就開始凸顯出來,學校與學校之間的不同,

電影裡面還有一個細節,就是抽菸的鏡頭,沒有幾個,減少了香菸的出場!

對於受欺負,還有事情處理經過,我們不能以自己成年人的思維方式來觀看,不能以我們的做法而去觀影。因為他們是未成年處理事情的方式!

電影中所有的問題學生,都是家庭影響的!

女主角,沒有看到爸,只有做微商的媽媽,沒有最基本的生意操守!d

男主角,也是沒有父親,媽媽沒有照顧自己,很早就沒讀書了,全程都沒有一句臥槽,這更像一個有學問的混混

壞學生,也一樣,家裡有錢,母親也不懂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爸爸,給的只有錢,沒有陪伴,一看就是經常不在一起的那種,缺少親情的陪伴!

那個在學校教師那裡的女學生,家裡來人了,給老師跪下,直接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就是打自己小孩,一看就是棍棒家庭!

跳樓的那個學生,抗壓不夠,處理方式也欠缺!

應該是普遍現象的學生,都只能贏,不能輸,從小以來,就不具備抗壓,很小的一點壓力就能夠給壓倒自己!

人生怎么可能只有贏了?

這電影確實不錯!

少年的你觀後感1100字

看《少年的你》之前,我想我沒有過那樣的青春,我的少年時期沒有發生過那樣的事情。“你保護全世界,而我保護你”,這話聽起來好矯情。但是,看完後,我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純粹而真摯,充滿了責任和擔當,沒有一點虛的。而且,你保護的人也值得這樣的保護。

看《少年的你》之後,讓我覺得這一部講校園欺凌的電影,不是無病呻吟的青春片,他有著深刻的思考。

故事側重圍繞被欺凌者身邊發生的事情來講述。害怕被欺凌,被欺凌後渴望受到保護,被欺凌後渴望反抗和戰勝欺凌的人,這是常人都會有的心態。但是《少年的你》更出色的是,他沒有讓被欺凌時的感情飛揚跋扈的擴大到銀幕的時時刻刻,他讓你對那種感受和情緒感同深受,他讓你可以共情,但是不至於渲染氛圍到讓你過於沉浸其中,不可自拔,沒有將情感誇張,他有著應有的分寸和克制。片中,更多的是一種隱藏在痛苦後的欣欣相惜、要從陰溝走向光明的向上的力量。這種力量體現在陳念忍受欺凌,為了能堅持到高考,苦盡甘來;這種力量體現在小北對陳念的保護和少年懵懂的感情中;這種力量體現在警官不願意陳念做出錯誤的選擇,讓小北替她背負殺人和xx的罪名,因而讓人生和人性背上污點。影片一直都有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如何正確應對不正確的事情和扭曲了價值觀的人,我想是這部影片在思索和探討,並傳遞的。

片子結尾有個反轉。當警方開始調查殺人嫌疑人的時候,我一直以為是小北為了替陳念報仇而殺了欺凌者。最後,在陳念向警官坦白時才知道原來是陳念過失殺人,而小北和她約定了如何設計全部過程,由小北替她背負起人生的陰暗面,而陳念走向光明的未來。我覺得這個部分的反轉,比單純的故事在小北報復欺凌者殺人這種設定更好,更具有哲學意義。我們能夠面對欺凌,但是否能面對自己的錯誤?背負起自己的責任和過錯?陳念有過心理掙扎,最後做出了對自己人生和人性負責任的選擇,從這個意義上說,《少年的你》變得更加深刻了,而陳念這個角色也更加立體和成熟了,影片完成了從被動思考他人的行為對自己的影響,這種外在思考,到換作自己應該如何思考和面對的過程。面對他人的黑暗是痛苦的,面向自己的黑暗是更加痛苦的。所幸,少年的她有了少年的他相伴。我看到了兩位主角所飾演角色內心的掙扎、少年的痛苦、少年的希望,少年懵懂深情的純粹和美好。從這個層面來說,《少年的你》不再是一部面向校園欺凌的影片,更是能夠將思考投射到成人世界的影片,他給了我們關於複雜的世界如何拿出自己的態度和立場的思考,並給出了答案。這是一部負責任的影片。

看《少年的你》之後,我想成長不僅僅是生養,還伴隨著很多陪伴、精力的投入、感情的給予和時間的付出。缺失愛的人或許更加懂得愛。就像小北,在泥濘中艱難生長的人,卻有著明亮的雙眼和可以擔當的肩膀。

最後,為QX弟弟的演技打CALL,和影后ZDY同學同框也毫不遜色,一樣的出色呢。本年度不可錯過的佳片,推薦給大家。

少年的你觀後感1600字

今天去看了《少年的你》,理由是昨天看到一些影評說不錯。趕巧有個空餘時間就去看了一下。看看曾國祥導演的作品是不是那些評論里說的那樣好。

先說結論,我覺得這部電影很值得一看,無論是學生、父母、還是教師等社會各界人士都可以去看看,寫寫自己的感受。同時,我對曾國祥導演有更多的期待日後會很關注他的電影。

電影主要講述校園欺凌事件。以周冬雨飾演的高三學生陳念為主線開始講述她所受的欺凌,在這之前被欺凌的另外一個小姑娘胡小蝶跳樓自殺了。因為陳念在胡小蝶求助下沒有給予幫助,她很內疚。也正是因為這件事在碰到一個小混混(易烊千璽飾演)被打時主動報警結識了這個小混混劉北山。之後,陳念在被多次霸凌、嘲諷、排擠後求助一個警官無果,只能求助於小混混劉北山保護。在他倆共同生活的這段時間裡,相互了解、相互幫助、相互攙扶、互相情愫。某次,在劉北山不在的情況下,陳念為幫助同學再次遭受欺負,被一些人拿手機拍下裸照。之後,欺負人事件的主要人物魏萊害怕陳念報警去求陳念原諒,一番言論之下陳念誤傷了魏萊。劉北山為了替陳念頂罪,幫她把後面的事情處理完並教陳念如何面對警方。之後,快到判刑的時候,陳念自首跟劉北山一起坐牢了。

主要故事包括第一個:陳念受到集體的排斥、霸凌、和嘲諷,除了陳念其他同學也有這樣的情況。那么那些霸凌者、嘲諷者、排擠者為什麼會這樣做,同時也說明了那些少年的冷血和失去理智或者無理由的殘忍。

第二個故事:劇中有句台詞:生活在陰溝,也要記得仰望星空。兩個少年,無依無靠,只能夠依靠他們自己,相互依靠相互攙扶走過成人的叢林。想要走出現在的生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三個故事:這兩個少年的愛情故事,一個為愛自我犧牲的小混混。劉北山為了幫陳念洗脫罪名自己抗下所有的罪。同時那段殺人的鏡頭也是拍的有點懸疑的感覺。

第四個故事:警察在沒有任何實在的物證下說服陳念去自首,挽救了這兩個少年。

一些思考如下:

家庭對少年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家庭環境時刻影響著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狀況。請父母們除了工作以外,儘量多多學習與孩子溝通的方式和技巧,不要除了打罵和批評。應該在ta遇到問題時,能夠及時發現並能夠幫助提供一些解決方案。強烈建議父母能夠幫助孩子一起成長。看這部電影時,我想到了之前看到過的一句話“孩子是成人的祖先”。單身家庭應該要比以前更加關注和關愛孩子,比普通孩子給予的關注和認可要更多一些。

對於學校,請不要把學校的升學率放在第一位,同時希望能夠真正切切的關心每一位同學的成長,關注他們是否每一天快樂。只有在健康的環境下才能孕育出心理健全的人才。衷心的希望學校能夠在培養人才的同時能夠訓練或者教一教這些在校生父母如何去跟孩子溝通,如何能夠讓父母關注到孩子真正需要關注的地方而不只是成績和好大學。幫助他們更好的建立親密關係。

對於社會,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包容心。包容度更大一些,切實的去關心和關愛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即使那個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孩子的未來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未來。每個人能夠盡到自己的責任。

對於少年,我衷心希望你們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時,我建議你們多多能夠理解他人,去幫助他人。有問題能夠主動找長輩們、大哥哥大姐姐們、老師、警察等。希望你們從小就可以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途徑。主動結交一些知心的朋友,也要尋找一些能夠幫助你發泄不良情緒的途徑承受不了的要發泄出來。學會運用現代方法保護好自己。

那么通過這個電影,我覺得未來在心理學這一類的專業可能會越來越受歡迎。幫助他們建立更好的親密關係,解決好未來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問題。

最後這部電影很贊的地方是陳念去看監獄裡的劉北山,兩個人面對玻璃一段沒有話語的表演。周冬雨與易烊千璽的那段表演真的很精彩,開心、難過、惋惜、鼓勵、堅持、等待、愛憐、希望、痛苦、不捨等等一系列的情緒都在那段表演。你真的可以好好欣賞一下。

少年的你觀後感1200字

被姚璋的臨時起意拉去看了電影《少年的你》,我雖有猶豫但也衝著網上一片的叫好聲去了,我自己來說其實對這種題材的電影已經不是很感興趣了,我是一個想得多,思考的多的人,每個人生階段都認真的迷茫並且與自己和解過,回頭看在我看來是最沒有意義的事,所以單純無聊為看個精巧的作品而去。

話雖說到這個份上,但電影開頭投放的廣告裡出現了一部饒雪漫的電影宣傳著實讓我有些提前進入氛圍的感覺。饒雪漫是我的青春回憶之一,我的初高中在她的寂寞空虛冷就想搞點事的意境裡沉淪過,但再讓奔三的我看這些估計要中途離場了,因為我已經輕鬆走入了當時稱這為“無病呻吟”的那批人的陣隊里。然而整部電影看下來卻讓我們很驚訝,它拍的非常好。

它是一部非常有質感的電影。演員感覺都是素顏上陣,上一次看演員這個陣勢還是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周冬雨臉上的雀斑一清二楚,易烊千璽的皮膚痘坑和斑點一覽無遺,真實感人,不過,易烊千璽這么有天賦的將人生第一部電影演成這個水平,以後估計也不用單單靠臉吃飯了。再說真實的電影場景,有非常濃厚的生活氣息,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個轉場,鏡頭裡鏇轉的樓就很像姚璋他們的單位的宿舍樓,我當時真的有感覺下一刻尿騷味兒就要衝入鼻腔。

因為劇情有些似曾相識,回家後在網上翻看了一些影評才發現劇本有抄襲和融梗,我認為電影出彩很大程度歸功於曾國祥導演的功力和演員的細膩表達,所以我不會去討論小說本身。這部電影是我最近看到的電影裡角色最為動人的一部電影,演員對著鏡頭表達出來的角色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物,他在電影的情境裡所作出的抉擇、動作、表情都十分的具有感染力,加上導演的鏡頭語言,讓這樣一個我故事像真實的發生了一樣,我也接受並認可,我覺得牛逼。

這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作品。

對於電影的劇情內容,我驚嘆於導演的細膩。我青春期的時候沒有親身經歷過校園欺凌,但是我知道這種情況並不少見,那個時候的我們太過年輕,有許多許多的疑惑和難過,不良情緒有時候就是以暴力的形式釋放,所以我們對推推搡搡不在意,對推搡的意外升級不驚訝,如果不親身經歷,我們對這些行為沒有認知的三觀里對這些事都是十分熟知而又陌生的——“我們那時候也這樣,哪有說的那么嚴重”,無意識的惡意常常由於沒有動機而不被認知。而像陳念和小北這樣的人,我更認為是我們這些電影螢幕以外的人的一縷精神。我們的父母不像他們的父母那樣不負責任,我們的生存環境不像他們那樣惡劣,我們也不像他們在一種情緒里沉浸到最後,但是我們都有過某個時刻被傷害過,生活艱難過,內心難受絕望過,感性的時候就是陳念和小北。陳念和小北的痛苦和迷茫、失落與堅定都被表達的十分生動,我被深深的共鳴著。

或者最後想說一句,當我們帶著老去的皮相沉浸於成年人的欲望與煩惱里時,偶然瞥見那些青春洋溢的臉迷茫著成年人看來不值一提的憂愁而生出羨慕和憐愛時,我們會忘記屬於我們的那一段人生里天崩地裂的情緒和事情,也忘記了我們曾經多么絕望。長大了的我們知道,只要時間過去了就好了,可是沒有人想過那些“過不去”的人去了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