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葉問的觀後感範文

《葉問》一劇,主要反映了詠春宗師葉問的作為一習一武之人的武德,作為人夫,人父的居家之德,更重要的是中國人的一愛一國之德!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下面是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電影葉問的觀後感

劇中“北方拳”的代表來佛山武館街踢館,最後自然是葉問來收拾殘局。這一次的動作設計秉承了成龍大哥的風格,風趣幽默。小屁孩兒騎著腳踏車哐當出現在兩個人之中,說了一句:“爸爸,一媽一媽一說你要是再不出手的話,家裡的東西都要被打爛了。”觀眾頓時樂了,在這之前,猛人已經打破了兩個花瓶,甄子丹那無奈的眼神加上金山找咬牙說出那句“我賠!”已經讓觀眾樂不可支,這次小孩的出現更是錦上添花的設計。

武術方面,詠春拳主要在拳,而甄子丹則體現了詠春之柔,和金山找的大砍刀形成強烈的對比。武德方面,葉問的無私,謙和,與以金山找,廖拳師為代表的一些武林人的自私,無情形成對比,所以金山找輸給葉問時說了這么一句:“北方拳輸給了南方拳。’葉問回答:“這是你自己的問題。“一愛一國方面,同樣可與金山找,廖拳師做比較,廖拳師為人不壞,算是一個極其普通的國人,但身為武師,卻為一袋米而充當日本人的練拳工具,最終被殺。而金山找借武術,於亂世,不圖救國,反而危害百姓,最後甚至於做了日本人的走狗。

葉問與日本軍官的最後一場比武,實則比出了中國博大的武術,更比出了國人的氣節!

想知道宗師葉問是什麼人么——葉問說:我是一個中國人!

電影葉問3觀後感

3月8號,風雨交加,狂風大作。

下了班,不想回家,就去電影院看了場電影《葉問3》,本是不抱期望,但是看完後,卻沒讓我失望。從我坐下來看電影那一刻起,就被吸引了,這是一部關於英雄剛情與柔情的電影。

張晉在裡面飾演一個一身武藝的車夫張天志,一出場就太帥了,油光程亮的髮絲紋絲不動地梳向腦後,白色緊身針織衫搭配土灰色小馬甲,黑色小圍脖略帶講究塞進衣服里,小鬍子也刻意修飾過。這身裝扮現在看來都很潮,我很想問問導演你把一個車夫整的這么帥幹嘛。張晉第一場打戲是馬鯨笙帶領幫派兄弟夜襲中立國小時,張晉恰巧拉車經過,施以援手,救下了校長。這場戲還是可以很明顯得看出張晉和甄子丹的詠春拳的差別:張晉的拳法大開大合,剛勁有力,下盤略輕浮,而甄子丹的拳法更簡單、直接,下盤更穩。我不懂拳法,看完這部片子也才知道詠春拳的原則是基於身體中心線發力的。

張天志,說他是個好人,代表正義,行俠仗義,也未必如此。馬鯨笙要他幫忙要別人一隻手時,他最開始是不願意的:“你有那么多兄弟,為什麼要找我”?馬鯨笙要斷他生路,要他去別處謀生時,他片刻的猶豫之後,拿了一筆錢財,打斷了田師傅一隻手。他是個亦正亦邪的矛盾體,他的正是有底線的。他羨慕嫉妒葉問,一直想與葉問一決高下,所以他會出錢讓報社給他寫篇報導,所以他會挑戰各門各派。但是他不是一個敗不知恥的人,和葉問一決高下後,是他自己把詠春正宗的牌匾打碎了。就是這樣的張天志,個性鮮明,人物豐滿。

葉問為了保護國小安全,每天從早到晚國小周圍護衛,妻子連他的面都很難見到。有天晚上妻子留了碗雞湯,碗下壓了一張日曆,上面寫著不想喝就倒掉,葉問會心一笑默默地喝完了,在日曆上放了一顆紐扣,留下這部電影最好的一場打戲是電梯裡與泰拳長毛的打戲。葉問陪身患疾病的夫人抓完藥進入電梯,長毛一進電梯,一股壓迫感撲面而來,葉問將妻子護在身後,手向身後微微一動,妻子接過藥包,沒有任何言語,沒有任何眼神接觸,動作一氣呵成,仿佛預演了千萬次。幾招幾式後,葉問將長毛KO出電梯,順手將電梯門關上時,妻子望向丈夫的表情還是讓我挺動容的,那是一種崇拜,放心,踏實,又略帶擔心的複雜表情,那一刻我竟然萌生了無限的羨慕,看著葉問淡定地關上門,帥得我一臉血,我只能在心裡默默哀嘆一聲。最終葉問以壓倒性優勢把長毛打趴在地上,低吼一聲:“還不快走”,他不想礙眼的傢伙在妻子眼裡多呆一秒。他沒她高,卻像一座山一樣保護著她。

一行字:麻煩縫一下。第二天早上葉問醒來,發現紐扣縫在了日曆上,很多人看到這裡都笑了一下,有幾個人能理解妻子的心情?看到丈夫太辛苦了,雞湯或許是妻子費心熬的。不想喝就倒掉,妻子怎么可能真是要丈夫

倒掉,她只是不想讓丈夫看到她的煞費苦心,妻子對丈夫情誼又有幾個人體會到了?把紐扣縫在日曆上,是在生氣,生丈夫的氣,連自己身患重病都沒發現。葉問知道自己妻子身患重病後,陪妻子尋醫問藥,給妻子餵藥的那個場景還是讓我濕了眼眶。妻子知道時日無多,提出要去照相,照完相回到家裡,妻子又提出想聽丈夫打木人樁,丈夫走過去,打著打著黑色的身影定在那裡抽噎。葉問說他唯一的遺憾就是對她不夠好,他去學舞。

舞廳里那動人的一幕,武館裡亂糟糟的一幕,他清楚哪個對他最重要,但是妻子又何嘗不懂他。樹葉對根的情誼說的就是妻子對丈夫的情誼吧。

葉問,一襲青衣,為人和藹,謙虛,低調。別人挑戰時問他拳腳如何,他說:都會一點點。行跡所至,街坊鄰居無不對他恭敬愛戴。一個大師級別的人,還能如此謙虛,讓人心生敬佩。

熊黛林的表演無功無過吧,聲音不太好聽,如果要當個好演員,台詞還要下很多功夫。 甄子丹飾演的葉問,還是可圈可點的,表情和眼神都很到位。甄子丹的95版的《精武門》在我童年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當時覺得陳真特別帥,他的妹妹死的那場戲,我還傷心了很久。

張晉和蔡少芬拍《水月洞天》時,還沒這么帥呀,當時也只是覺得男主角好看,只能說娘娘好眼力。

《葉問》觀後感

如果說甄子丹之前給大家的印象是很能打的武星,那看完《葉問》之後,我覺得他完全可以稱得上實力派的巨星了。甄子丹的武打看起來很流暢,實戰性強,這些特點我覺得都在李連杰之上。但是一直沒有主演過份量足,影響大的劇目,因此影響力一直也沒有發揮出來。但是他對武術的完美追求最終會讓他的武術及表演才華得到完全的施展。

影片著重講述了一個普通拳師在日軍侵華中的遭遇和反抗,武打設計方面非常成功,充分體現出了詠春拳小巧、快捷、靈活、實戰性強的特點,動作戲既有傳統武術的味道,也有符合現代觀眾要求的視覺衝擊力,堪稱功夫片佳作。

情節在細節處理上頗用心,尤其是葉問看到日本人槍殺中國拳師後,當場向日本人發起挑戰,要以一敵挫十的威風。當他用最快的速度把十名日本軍人全部擊倒後,日本將軍三蒲問他叫什麼名字,他答非所問的說:“我只不過是一個中國人”這句台詞使整部影片在瞬間迸發出巨大的情感號召力,也使葉問這個人物完成了精神升華。榮辱不再是個人的事情,“中國人”也不再是一個國籍概念,它更是一種精神,讓不屈的中國人緊緊的團結在一起。

看了這部電影,才知道李小龍跟葉問有著很深的淵源,也明白了中國武術之偉大。詠春拳術從一套女兒家的自衛術發展到實戰技擊之上,並在數十年間急速發展,將詠春拳從佛山發展到世界每個角落,成為國際間享負盛名的中國武術,亦是現今最多外國人研習的中國武術。詠春拳的起源與發展一致被認定為:『起於嚴詠春,衍於梁贊,盛於葉問!

看了這部電影,很容易就和我們國家目前的形勢聯繫起來。當前經濟危機陰雲散不全球,我國的實體經濟受到強烈衝擊。國內腐敗日益嚴重,社會動盪現象時有發生。可以說當前的經濟形勢有些當年政治形勢的味道,畢竟經濟是政治的延續嘛!

《葉問》觀後感

上周日下午去正佳看了《葉問》,一部讓我血脈賁張、甚至熱淚盈眶的片子。

不是說《葉問》那種對武打片的拍攝手法或者故事情節上有了多大的創新與革面;也不是人物選擇和場面架構上有多末的突出;而是演員真實到位的演繹讓我有了親切的感覺。整個故事建構簡單統一,人物不龐雜且關係明朗。

其實在看這部影片之前,小妖原來並不知道葉問這個人,甚至在同事和我推薦這部片子的時候還是不明白影片名字的意思,完全沒有想到這是一個人名。看完電影才知道,葉問居然是這樣一個內斂溫和、大氣隱忍的武學宗師。

葉問。詠春拳。李小龍的師傅。

一個真實存在的傳奇人物。一部甄子丹風格的功夫片。

影片中的葉問,是個內心單純的人。一襲皂色的長衫,一絲不苟的頭髮,精緻的手甲,都能讓人看出是富家的少爺,卻又比那些少爺多了一份眉間的英氣。

他不缺錢,也不貪圖聲望。他只是喜好習武,他的生活很簡單。吃飯,喝茶,習武。他有一個漂亮的太太。在外他本可以呼風喚雨。可他卻甘願看老婆的眼色過日子。

他並非一個有著遠大抱負的抗日戰士,他只是妻子的丈夫是兒子的父親,他只想守護,自己的家庭。所以在最難的日子裡,他當了家裡所有值錢的東西,也願意放下身段脫下華服去煤礦做苦工,只為了給妻兒省下一個地瓜。

可是,在看到廖師傅被射殺的時候,他如怒獅連挫十人,在最後與三浦比武時,也不曾留什麼情面。

最後,一粒穿透了肩胛骨的子彈讓葉問走下擂台逃去香港。

已經忘記《葉問》第一個讓我流淚的細節了。葉問拾起鐵盒子的時候?葉問在棉花廠面無表情地教大家詠春拳的時候?他看到廖師傅被崩掉,睜大了雙眼,如同被現實驚醒,從夢中剛剛醒來一樣的時候?

讓我流淚的是民族情節。

尤其是當葉問雨點一般的拳頭灑落在日軍的胸口,頸脖,鼻樑,眼睛,不停地打,那種復仇的快感讓人酣暢淋漓。

此外,這部片子還把我骨子裡潛藏的粵語情節再次激發了出來。葉問的人格魅力,就在於粵地深處的忠良恭謙讓,這不得不說是廣東文化薰陶出的性情體現。

在樊少皇扮演的金山找找葉問比試時,我心中也默默激動,一定要打贏,我們廣東人不可以輸。我知道這是一種很狹隘的情感,但是那時我真的就是這般想的。事實上,也是廣東這片變則通不變則亂的文化土壤上,才熏出了從容淡泊的葉問吧?

感謝甄子丹,讓我們重溫一代宗師葉問的風采。沒有好萊塢武打明星的流氣,沒有以往香港電影裡的噱頭,但是,甄子丹,帶著他無過多表情的面龐,帶著他的“詠春拳”,以他無聲中的“正義凜然”,詮釋了大中華的武術精神以及民族精神。

在葉問身上,我們不光看到了一個武者,也看到一個優秀國人的氣度,一種很難摧垮的內心世界。

這種精神,即使是在太平盛世的今天,也如此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