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影評精選5篇

《只有芸知道》這部影片改編馮小剛黨員摯友的真實事件,不管是只有芸知道,還是只有風知道,我知道他們都是幸運的。。而關於觀看《只有芸知道》電影的觀後感及影評,小編準備了以下文章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只有芸知道》觀後感及影評【1】

電影讓人很意外。作為一部掛著馮導,真實故事改編、癌症、死亡等,看起來起伏度滿滿辭彙的它,核心相反。只是兩個溫和、善良、相愛的普通夫妻,有喜有悲有驚有懼的大半生。倒序方式講訴的愛情,從一開始就知道結局。算不上什麼優質的劇情片故事,個人化的表達溢滿了全片。可後勁,卻十足。

最開始90分鐘的細碎生活,讓人只覺得舒服。像是心臟被妥善安放,看一個不經意就治癒人的愛情。住了20xx年的老房,開了半輩子的餐館。每一件擁有的家具,每一個認識的人里,都有互相存在的痕跡。可這些情緒,慢慢地慢慢地積累,到最後那小半個小時爆發,才發現,那些平常的每一幕,都蓄滿了讓人哭泣的力量。好在,馮小剛是克制的。病與死,就像他寫的生與老,讓你覺得這不過是人生中不得不面對的一刻,那么平常。卻又能讓你覺得,這份帶著舊時代記憶的相濡以沫,對半路上留下來的那個人來說,是真的很苦啊。

風說他不懂雲,可他又最懂雲。但其實他還是不懂雲,最終失去了,才真的懂雲。

《只有芸知道》觀後感及影評【2】

《只有芸知道》,沒有驚喜,也挑不出毛病。

個人認為,近幾年來,馮小剛導演的作品越來越顯得【宜人】了,兩年前的《芳華》是這樣,今天原班人馬出演的《只有芸知道》也是這樣。

楊采鈺和黃軒的組合,是讓人百看不厭的,但也面臨巨大考驗:觀眾是眼毒的,會在新片裡為一對曾經合作過的cp找重影。楊采鈺飾演的《芳華》里像紅玫瑰一樣美麗活潑又帶刺兒的林丁丁,卻在《只有芸知道》里的羅芸身上找不到任何影子,這大概是一個年輕演員身上最好的狀態,她演活了每一個不同性格的角色。而黃軒也完美告別了之前剛直卻屢遭不公的劉峰,與新角色隋東風友好交融。以前我不相信,一個總被貼上好好先生標籤的黃軒,居然還可以是玩世不恭的,他甚至還可以是油腔滑調的。但不管是哪種面貌,他骨子裡始終都刻著兩個字,這兩個字,是仁者見仁的“情種”。這可能是黃軒的優勢。

故事發生在紐西蘭,由黃軒飾演的隋東風的自白開始,他說:我和她家裡人都叫她小芸(楊采鈺飾演羅芸)。中國人的親密關係里,喜歡給對方取小名。不知道是風追著雲跑,還是雲久久矗立,等來了嬉戲的風。

如果不是真實故事改編,我大概會想:全世界的直男都有一套同樣的開場白。男孩隋東風因為沒有錢,上不了音樂學院,所以送外賣掙錢,女孩羅芸,考不上大學,一個人在異國他鄉也沒有其他本事,在市場裡洗魚。他們租了同一個華人老太太的房子,因為白班和夜班的緣故,在同一間屋子裡住了很久,才有了第一次相遇。他說那天她第一次上來打招呼時,他就決定非她不娶,嗯,一見鍾情的戲碼。後來的一個周末,他和羅芸一起去碼頭,準備去看鯨魚,卻因為停車和人起了爭執,最後為了替羅芸討一個道歉,而進了警察局。

也就是在那天,兩個人的關係有了轉變。回家的路上他注意到她的手上因為洗魚而留下的裂痕,他為此又直男式地買了一大袋不同牌子的護手霜,她隨機挑了一瓶,去他的房間,讓他幫自己抹護手霜。接下去的劇情也很乏善可陳。

第二天,他向她求婚,她不答應。告訴他:你就當昨晚是個夢吧!我不想連累別人。看到這裡,你應該和我一樣,覺得羅芸這個人,苦兮兮的,擰巴,沒有勁兒。

但她後來決定賭這一把,約他去了賭場。雖然十賭九輸,但他們卻贏來了一個結婚的賭注。

在異國他鄉結婚的晚上,沒有親人在旁,房東太太就是他們的親人。房東太太說:所有長久的夫妻都起過離開對方的念頭。

但當他說起結婚誓詞時,什麼“會讓你過好日子,我喝水你喝酒,我吃飯你吃肉,我吃肉你就吃燕窩,總之家裡最好的東西一定在你的肚子裡”這樣的話時,房東太太卻突然哭了,她說起從前看到已故的先生,“就看你一眼魂就丟了,為什麼你要丟下我一個人,想他。”,她卻在婚宴結束後,對窗感慨:半路留下的那個人,苦啊!

他們後來去了偏遠的小鎮,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還開了一家叫做芸的餐館,和餐廳打工的外國女孩成為了好朋友,還收養了一隻名叫布魯的流浪狗。她感慨過:父母健在,知己兩三,盜不走的愛人,她的運氣足夠好。

他們白天開店,晚上遛狗。經過家門口的一顆大樹時,她說:別的樹都沒有這棵樹大,是因為別的樹都沒有它想要活著的決心大。

在後來,懷孕,流產,布魯直腸癌晚期,看醫生的時候,已經無法治療,醫生說它太能忍了。最後,他一個人去送它的最後一程,布魯安樂死了,旁邊的老奶奶對他說:我經歷過,我明白你的感受。雖然我們經歷過同樣的生老病死,但彼此的心痛,還是有不同的吧!

在後來,他們一起去看了極光,她終於如願以償。再接著,餐館被燒了。等他們重新回到鎮上,她準備回國呆一段時間時,卻生病了。

手術沒有成功,她睡了8天,走了,醫生說她沒有受苦。再後來,他按照她的吩咐,把骨灰分成四份,一份留在了布魯的旁邊。他替她去了凱庫拉,把其中一份她的骨灰撒向大海,愛,是成全你的自由。還有一份帶回了她的家,一份留在了他自己家,他說讓她在家裡等他,等他有一天也會過去陪她。

後來他終於懂她的不安,她早產,三斤多,心臟沒長好,醫生說她活不過20歲,她在旁邊聽著,問媽媽什麼是死,媽媽騙她說死就是過節,過年的新衣服她說等死了穿。她死的時候45歲了,多活的20xx年,每一天都是她自己從老天爺手裡要回來的。

他說他在她死後終於懂她,他安心了,她也就安心了。

離開電影院的時候我看到清潔大叔還在目不轉睛地盯著大螢幕,我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但願他的家裡,也有等待他的愛人。

《只有芸知道》觀後感及影評【3】

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一部關於追憶愛情的電影,一部讓人相信美好愛情的電影,一部關於純愛和相濡以沫的電影,也是一部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故事溫暖而感動,風光寧靜而優美。它收穫了我對愛情的依舊期許,收穫了我對故事情節流下的眼淚,收穫了我對極光和鯨魚的嚮往。這部集太多美好而又溫柔的電影《只有芸知道》可能不會創造太高的票房,但卻足夠感動我的心,也讓我觸碰到如此美的風景,讓人不忍心錯過任何一幀畫面。

娓娓道來的一部慢節奏的電影,感人至深,源於真實的故事,源於相濡以沫的愛情。時間跨度很大,採用插敘和倒敘的方式將整個愛情故事穿插了起來,沒有那么沉重,但卻給人淡淡的芬芳氣息。也許是影片的畫面感太過恬靜優雅,南半球的自然風光是那樣的唯美和諧,那些遇見如初的美好在這部電影裡都有了很好的呈現。那棵樹下的“前世今生”,只因有你的陪伴才不覺孤獨,這份愛情讓人動容,這份牽掛讓人不捨,除了愛情,還有相知相伴的親情,以及緣分相聚的友情。我在這部電影裡不僅僅看到他們對彼此的感情,還有人性本善的光輝。最後的公園座椅以及上面刻的字就是對這份感情的一種延續和紀念。擇一人,過一生,可半路被留下的人,苦啊。這份相愛相守的愛情在當今的社會裡是更顯悽美而又難得。

我們在歲月的長河裡,總是免不了與一些人相遇和分離,分離的時候固然是傷感的,可那些曾經相知相守的回憶卻依然支撐著我們為愛前行,畢竟離別苦,可走的那個人一定希望留下的那個人要開心幸福的走下去,哪怕是帶著兩個人的夢想呢。這應該是彩蛋里小芸留下那段話的深刻含義。也許有人會覺得病逝的離苦是這部電影的俗套,其實不然,當我看到影片最後導演與原型朋友的合影才明白,這是馮導送給朋友的紀念吧。淡淡的憂傷,沒有刻意的煽情,絕美的自然風光,都讓人感覺如沐春風的舒服。

徐帆突如其來的演技真的從微表情里都能讀出真實,讀出感動,這就是演員的“技術”,瞬間就能將觀眾征服。而黃軒和楊采鈺兩人也在電影裡奉獻了動人的愛情和動人的表演,兩個人的表演都很有質感,讓人看著很舒服,特別是對小狗Blue的感情,真的更加的“抓人”,看得我也好難過。

“有你的日子,就是我要過的日子。”平淡而又真實的愛情是多么的沁人心脾,它還原了愛情的本質,這份愛情沒有因為忙碌的工作和平淡的生活而被沖淡,相反卻是在這樣的平凡歲月里將彼此更加緊緊抓牢。願所有人都能夠遇見今生摯愛,攜手相伴餘生。

《只有芸知道》觀後感及影評【4】

故事發生在生活在紐西蘭的一對華人夫婦身上,結婚第十五年,妻子羅芸(楊彩鈺飾)猝然離世,隋東風(黃軒飾)帶著內心的悲痛和分成四份的妻子骨灰上路,他重走留下二人足跡的地方,重溫了過去美好回憶,完成妻子遺願,將妻子的骨灰分別留在了她最想“呆”的地方。在故事的結尾,隋東風回到北京,如妻子所願,又重新拿起了笛子,養了一條像死去的“布魯“一樣的狗。

故事本身相當簡單,尤其展現了隋東風對妻子羅芸的深情與無微不至的照顧。電影主要採用了倒敘和插敘的手法來講述出,妻子離世、二人開餐館、結識梅林娜、豢養“布魯”、林太家的生活、二人相愛結婚、看鯨魚,向岳父母報喪等事件。明地里以路線,實則以時間為線串聯起全部情節。影片缺點在於情節之間聯繫鬆散,缺乏張力,故事本身欠缺矛盾衝突,依靠好看的畫面,動聽的音樂再輔以 “嘴上”功夫來吸引觀眾注意力,觀影中難免讓人打起哈欠。同時人物塑造單薄,缺乏立體感,主題不明確,勉強提溜出來兩個主題:一個是”苦的是留下的那個人“——中年喪偶的悲痛,另一個是“開餐館的那九年你都沒吹過笛子,願餐館能夠毀掉”——生計的操勞毀掉了生活的熱情。當然,兩個主題也都只是泛泛的點出來,缺乏有力支撐與深刻洞見。

影片的優點在於,精心設計過的優美鏡頭,展現了紐西蘭優美恬靜的自然風光。深情款款的配樂,幫助人們更好的進入角色的悲傷。對戒指、鯨魚、笛子、長椅等具有象徵意味元素的巧妙設計,撥動觀眾內心琴弦。同時電影突顯了三個小驚喜,楊彩鈺的美顏,黃軒的演技以及徐帆的方言。

這部電影的好壞短長涇渭分明,顯示出馮氏電影一貫的創作風格——對故事矛盾與人性挖掘的忽視,對視聽元素與情感共鳴的高度看重。這些特點也決定和回答了為什麼馮小剛的電影往往是票房得意,賽場失意。也說明了為什麼馮小剛在名利雙收後想要追求“藝術創作”卻屢屢受挫。因為電影藝術的核心要義便是要在由矛盾不斷推動的故事劇情中,對人性複雜而隱晦的深層紋理進行展現。可“美術助理“出身的馮小剛,沒有受過電影專業的系統培養,未能經驗並得到歷代電影前輩遺留下來的,關於創作理論與實操技巧上的寶貴遺產。一切都依靠自己在行業的摸爬滾打,積累實戰經驗,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總結出一套吸引觀眾的手段,從而靠著這一套票房手段從“低頭哈腰”混到了“揚眉吐氣”。

毫無疑問,在現實角度來評價馮小剛,他是非常成功的,貧苦出身,沒有受到過良好高等教育,卻依靠自己在電影行業的努力與實績,成為中國當下最知名導演之一,成功躋身上流社會。成名之後,他也試圖去進行藝術創作,對社會現實進行批判,從這些方面上來說,馮小剛理所應當得到人們的尊重與敬佩。只可惜“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電影票房在成就馮小剛的時候也將他的天花板給封死了,多年積累下的經驗讓他過於迷信“優美畫面,動情音樂,賣慘煽情”能夠帶來的魔力。殊不知,一部電影的思想深度才決定了它的高度,一切外在的形式最終都要為思想服務,顛倒主次後,只能是娛樂觀眾。這就要說到“匠”與“家”的區別,前者迎合觀眾,後者啟發觀眾;前者顯示出技巧嫻熟的聰敏,後者蘊藏深刻洞悉的智慧;前者總是汲汲於追求,後者嘆息兮求索。

馮小剛身上的矛盾太多,大家對其人品與作品評價也都趨向兩個極端,這一切的根由或許能從其矛盾的性格中找到答案。豆友五色全味在其影評《抱歉,我無法讚美〈芳華〉》中對馮小剛的性格進行了分析,已無我置喙的空間了,詳情大家可前去一觀。以下引該文的一句話。

時常都感到馮小剛的誠惶誠恐與自相矛盾。就像他經常語出驚人,但又常常很快認慫,內里其實異常謹小慎微,膽怯又不安。”

最後進行總結,馮小剛的成功與局限無不透露出其所處時代的特徵,重“感性”而輕“理性”,重“利”而輕“義”,國家與經濟一路高歌猛進,留下了一群膽怯而又不安的個人。

《只有芸知道》觀後感及影評【5】

羅芸一開始說自己運氣不好不想結婚是因為知道自己的壽命不會太長,不想傷害到她所愛的人。“留下來的人,苦啊。”

她常常在陰影里,或是不太說話,但是後來總能給人驚喜,用更隱秘的方式表達她的愛意。這營造了她像雲一樣的性格的一部分(還有她對大海和遠方的追求)。

她一開始對隋東風產生好感就是因為隋東風奮不顧身打架保護她,而且打的還很厲害……

她的服裝多用藍色和紅色做搭配。一開始是藍色的裝束紅色的車,後來是藍色的車紅色的帽子圍巾。藍色代表她憂鬱的一面,紅色代表他正直、熱心、想要感受世界的心。(兩人顏色往往互補)

她喜歡光著腳走在地上,幹活不願意戴手套,羨慕那個女服務員去過很多很多地方,喜歡大海里的鯨魚,喜歡北極的極光,放棄高考,她是一個嚮往著未知,樂於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的人。她想用不長久的生命去感受更多更美的東西,體驗未曾體驗過的生活。

同時她在心裡也是一個渴望有人保護,有人給她支持的人。(夢到鯨魚、喜歡鯨魚、愛上隋東風)

她也是一個直爽、正義的人,是一個有自我意識的人。(停車時下車理論、飯店裡維護餐廳利益、許願讓餐館毀掉、四個骨灰盒、說自己是老闆她自己說了算)

她是一個會把悲傷痛苦往心裡藏的人,把最多的愛和善意給別人。(小時候的經歷、與東風妥協)

她本質上是有著那些強有力的特質的人(她是一個嚮往著未知,樂於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的人,她也是一個直爽、正義的人,是一個有自我意識的人),但是她自己的能力並不支持她完成這樣那樣的事情,再加上她自己的病,導致了她是一個非常需要保護的人,疾病的孤獨也更需要有人去愛她,也促使著她去嘗試不一樣的事情。也正因如此,房子、金錢都不能給她安全感,她需要的永遠是那一個能夠支持陪伴她的人。

隋東風雖然能給她安全感,但是他又是一個喜歡安穩生活的人,所以羅芸也受了委屈,但是她選擇了忍耐。(和奶奶那段相呼應)

隋東風在電影裡兩次保護她都是在她展現正義與勇氣的前提下,這也印證了隋東風是她展現自己強有力特質時的一個保障。而第一次使她愛上隋東風,第二次讓她正式和隋東風提出要離開這裡的想法。

總的來說,是疾病導致了她的所有性格,冒險精神和缺乏安全感導致了人物的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