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霹靂嬌娃電影觀後感影評範文大全

《霹靂嬌娃》根據ABC電視台70年代的同名電視劇《霹靂嬌娃》改編,講述了新一代火辣美女天使“暮光女”克里斯汀·斯圖爾特、娜奧米·斯科特、埃拉·巴林斯卡霸氣組隊強勢打擊危險勢力的故事。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霹靂嬌娃》的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20xx《霹靂嬌娃》觀後感

11月15日,新版《霹靂嬌娃》將在國內正式上映,這是這個好萊塢優質IP衍生出來的又一部電影,效果如何?它能否吸引觀眾進入影院?11月12日,“大河電影口碑榜”的影迷在鄭州奧斯卡匯金國際影城搶先觀看了該片。影迷一致認為,這部女性特工電影最大的看點就在於“燃爆荷爾蒙的動作戲”,雖然主角是三位女性,但各種硬核動作場面絲毫不輸於傳統的男性好萊塢動作大片。其中《暮光之城》女主角克里斯汀·斯圖爾特這次的轉型讓觀眾津津樂道,也讓許多“暮光迷”看到了她的另一面。

“英雄拯救世界”是好萊塢動作片的常用戲碼,在《霹靂嬌娃》中則換成了女性。娜奧米·斯科特飾演的天才科學家艾琳娜研發了一款能改變全球能源產業的黑科技產品,迎來各方覬覦,並且有將其改造成破壞性武器的可能,於是三位特工組成“天使聯盟”,共同直面全球危機。

《霹靂嬌娃》是美國20世紀70年代最成功的劇集,當時播出時廣受歡迎,雖然多次換角,但“三位美女懲奸除惡”的故事始終讓觀眾津津樂道。國內觀眾較為熟悉的是20xx年的《霹靂嬌娃》電影版,當年卡梅隆·迪亞茨、德魯·巴里摩爾和劉玉玲三位主演在全球範圍內引爆了這個IP。

這次的新版雖然又換了演員,但與前作保持了大致相同的人物關係設定。是經典的延續,這也是近年來好萊塢電影的風潮。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除了原創劇本面臨枯竭和風險外,優質IP有著天然的觀眾緣,在某種程度上被稱為“安全牌”。因為它要在全球市場吸引儘可能多的觀眾,大片炫酷的視覺效果是一種最易於為各文化所接受的語言,藉助已有的IP製作續集大片無疑是最簡單易行的辦法。

《霹靂嬌娃》最大的看點就在於燃爆荷爾蒙的動作戲,拳拳到肉的貼身肉搏,驚險不斷的持槍血拚,跳傘、爆破、飆車……動作戲的“硬核”標配可謂是應有盡有。

其中觀眾反響最熱烈的是,“暮光女”克里斯汀·斯圖爾特這次完成了極大的突破,從《暮光之城》的美少女的形象轉變為性感暴力、直率勇敢的“查理天使”。在影片中,她不僅輪番變裝,上一秒還是長發魅惑的性感美女,下一秒就化身攻氣十足的御姐。而且還承擔起大部分的格鬥戲碼,拳拳到肉的動作乾淨利索,讓觀眾看得十分過癮。另外,她還通過台詞貢獻了不少笑點,成功塑造了一個不按套路出牌的女特工。“看來在好萊塢,如何轉型也是演員的頭等大事。”有影迷感慨。

20xx《霹靂嬌娃》觀看有感

最近很火的《致命女人》,將“WOMEN POWER”再次大寫加粗地拋了出來,劇里飾演80年代的社交名媛的女星劉玉玲,更是一夜間圈粉無數。但實際上,內地觀眾對於這位在好萊塢闖蕩的華人女星的初印象,來自於20xx年版的《霹靂嬌娃》。

當年,《霹靂嬌娃》作為一部主打女性時尚的動作喜劇,曾經風靡全球,一舉取得轟動反響。才貌雙全的三女星活力四射,外加幽默逗趣的笑料、時尚感強烈的造型與OST、火爆好看的動作場面,讓這部作品一直為冬粉所津津樂道。

隨著最新一波好萊塢“重啟熱潮”的到來,新版《霹靂嬌娃》也重啟歸來。和之前的老版相似的是,新版同樣衍生自ABC電視台在1976-1981年間播出的劇集《查理的天使》。

43年的跨度之下,這個經典IP的“再復活”並沒有改變系列的核心設定。新版《霹靂嬌娃》繼承了前兩部電影中的“前情”,是某種意義上的續集——三名女間諜通過她們的代理人“博斯利”,共同為查理打工。博斯利已經成為了一種“多人職業”,他們向查理匯報,並協助全球天使間諜部隊執行任務。

顯然,新版《霹靂嬌娃》在擴寬自己的電影版圖,描繪了一個具有世界性的女性間諜組織——湯森偵探社。如今,偵探社已經鋪展到全球各地,而天使們所要解決問題的範圍也隨之擴大。

上一代的“天使特工”退休了,在基地的各個角落中,我們還能在紀念照片裡看到德魯·巴里摩爾、卡梅倫迪亞茲和劉玉玲的身影。而新一代的“天使特工”則分別由克里斯汀·斯圖爾特、娜奧米·斯科特、埃拉·巴林斯卡扮演。

故事之初,程式設計師埃琳娜發現她任職公司研發的電力科技產品,有著巨大安全隱患。她向湯森偵探社求助,準備向公司的上級“告密”。這個業務看似簡單,卻在對接之初就迎來了極大的挑戰。薩拜娜與簡全副武裝參與場場戰鬥,並漸漸吸納埃琳娜為她們的新成員。

近年來,許多所謂的“重啟”,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重啟而重啟”,毫無新意、特色。但新版《霹靂嬌娃》並不是一個粗劣的仿作,相反,它繼承了老版《霹靂嬌娃》的精髓,又做了新時代對於“WOMEN POWER”的新表達。整個劇本雖然不複雜,但保持在了工整的水平之上,反轉與高潮的編排亦還算自然,是11月值得一看的好萊塢爆米花電影。

當然,這部電影最不錯的地方和老版一脈相承,仍舊是在於選角。小K、娜奧米、埃拉,三個90後演員在外貌、性格與片中的人設都截然不同,展現出了差異性。她們在負責美貌、性感的同時,又充滿活力,為這部電影注入了新鮮的生機。

小K是三人組中的領銜人物。繼《暮光之城》後,小K就漸漸退出了主流大片的拍攝,選擇和各個大導演合作、磨礪,星途不斷上升。此次回歸商業電影,明顯就有了演技上的優勢。

她飾演的“叛逆天使”薩拜娜是個技藝高超、天性灑脫的短髮女郎,但同時又是個歡脫的話嘮、造型百變的易裝咖。為了接近目標,她總要活躍在最前線,以各色形象出現。

小K的出演可謂是可甜可鹽、又美又颯、姬情滿滿,在眼神中就散發著閃爍的磁性,每個偽裝身份的轉變都信手拈來,無疑是整個電影讓人愉悅的最大原因。

而另外兩位女星——埃拉·巴林斯卡和娜奧米·斯科特,雖然還都是好萊塢新人,在之前不太被人看好,但她們在這部電影中也沒掉下鏈子,有著不錯的發揮。

埃拉·巴林斯卡飾演的簡,作為“力量天使”,她要負責專業的打戲和武器裝備戲。埃拉的演法其實和小K剛好反過來,是比較沉著幹練、情感不外露的類型,全程都要“忍著演”。所以當這個人物真情流露之時,比如對著受傷隊友時的流淚、對著“意外男友”的羞澀,反而是彌足珍貴的。埃拉對此也拿捏得很好,令人信服

娜奧米·斯科特則是之前在《阿拉丁》中有著驚艷出演的“茉莉公主”。在《霹靂嬌娃》里,她飾演“智慧天使”埃琳娜,一個技術宅科學家,誤打誤撞進入了天使的世界。作為片中的菜鳥新人角色,她其實代表了觀眾的視角,也是角色之間的“潤滑劑”。雖說如此,娜奧米也並不甘心於塑造一個“功能化角色”而已,她飾演的埃琳娜個性活潑鮮明、行為呆萌可愛,足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霹靂嬌娃》和絕大多數好萊塢動作片不同的,還是在於從女性視角出發,對於動作戲在呈現上的新意。

電影不僅要植入時尚感,包括新潮流行的OST、浮誇漂亮的造型、以及獨屬於女性的打鬥方式。幾位女星不僅要在酷炫和性感間切換,同時又要表現出充滿驚喜感的動作設計,讓電影變得巧妙、有趣,這點並不容易做到。

新版《霹靂嬌娃》雖然並非盡善盡美,但它的確是本月叫人看得最為輕鬆的爆米花電影,超出了之前的觀影預期。

20xx《霹靂嬌娃》觀看心得

終於能在銀幕上一睹《霹靂嬌娃》了,距離前兩部前作影片,已經相隔了十多年的時間,能再見真是相當不易。經過了這么久的沉澱,如今的《霹靂嬌娃》也呈現出與既往同類型作品不同的硬核風,再看不到花拳繡腿的招式,和甜心哈尼的撒嬌,更多的是真刀、真槍、真拳腳的動作大戰,也只有看過了這部影片,我們或許才更能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巾幗不讓鬚眉"!

眾所周知,《霹靂嬌娃》是非常"信達雅"的譯名,影迷們也一般稱呼影片為"查理的天使"( Charlie's Angels),這是直譯,片中的女神們,也確實以查理的天使身份存在,在神秘的"查理"的指揮之下,一次次地化解各種大小危機。究竟"查理的天使"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許多年來,多部影視劇作品,都給出過不同的答案,但看到了今年公映的《霹靂嬌娃》的角色設定,似乎更符合當下觀眾的審美,那便是集合和女神的性感與女漢子的火爆,可以風情萬種,也可以雷厲風行,這一點,就從開篇的"色誘"大戲,瞬間變成了空降獵場的劇情,便可見一斑。

當然,整部《霹靂嬌娃》是很有圓夢屬性的,就看三位天使們,情商、智商、顏值、功夫皆高,能文能武又能歌善舞,不費吹灰之力間,穿梭於世界各地,奮戰於大小陰謀,這樣的彪悍,風頭一時無二了。整部《霹靂嬌娃》既有理想主義色彩,也不乏厚重的現實主義風格,總結起來就是,格鬥拳拳到肉,槍炮震耳欲聾,各款風情服裝,各種拉風造型,各類先進武器,伴隨著飆馬、飈車乃至飆飛機的戲份,看得相當過癮。這正是當下年輕女性追求獨立和自我的個性呈現,夠時尚,也很勁爆,這是一場毋庸置疑的視聽盛宴。

《霹靂嬌娃》的故事圍繞著一個能改變全球能源產業的黑科技產品而生。大家都知道,許多看似有益的技術,如果落到壞人手裡,也往往會變成極具殺傷力的武器,這款黑科技也是如此。同時,此番《霹靂嬌娃》在人物設定與空間架構上,也很有野心。這一次,所謂"查理的天使"不再是限定於三個人,因為嬌娃們所供職的湯森德事務所,現在已經演化成一個遍布世界的安全情報服務機構, 本次三位嬌娃克里斯汀·斯圖爾特、娜奧米·斯科特、埃拉·巴林斯卡,就是這個機構中某一分支的"下一代天使隊"。也就是說,放眼全球,還有無數的"查理的天使"存在,這個設定,也為該系列的未來延伸,設定好了必要的前提。

影片中,服務於這三位嬌娃的侍應助手博斯利也不僅僅是一個人,至少在本片裡就出現了三位,其一是本片的導演、編劇兼主演之一伊莉莎白·班克斯,身兼數職,堪稱百變的班克斯,簡直就是我們現實中的"查理的天使",另一位博斯利的飾演者相信大家也不陌生,就是《X戰警》系列中的"X教授"派屈克·斯圖爾特。當然,第三位博斯利也值得一提,便是兩度提名奧斯卡最佳男配的好萊塢黑人演技派傑曼·翰蘇,同樣是出演作品無數的老戲骨,此前還在大熱的《長安十二時辰》中出演長安地下城教父"葛老"一角。

有益的科技,與有害的殺器,往往難解難分,而崇高的天使,與邪魅的惡魔,也往往是一念之隔。《霹靂嬌娃》的故事,在酣暢淋漓的視聽刺激背後,也埋設了許多的陰謀與背叛,本就在執行著"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天使們,又要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明槍暗箭,這也使得整個故事顯得更加跌宕起伏、驚心動魄,影片大能操控整個地球的心跳,小能左右每位影廳內的觀眾的脈搏,帶領大家開啟這場帶有致命快感的冒險遊戲,在同檔期眾多的悲情愛情片和沉悶文藝片環繞中強勢突圍,女人帥起來,真的沒有男人什麼事了,《霹靂天使》炸裂起來,也不會有其他影片什麼事了。

20xx《霹靂嬌娃》觀看體會

由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的好萊塢時尚動作大片《霹靂嬌娃》將於明日(11月15日)全國公映,“暮光女”克里斯汀·斯圖爾特領銜全新戰鬥天使熱辣出擊。繼北美首映和國內23城點映之後,影迷和媒體盛讚該片為“年度最大驚喜”!劇情張弛有度,打戲招招養眼,尤其是三位顏值與智慧兼具“致命天使”,更是讓廣大網友直呼熱血沸騰,絲毫不輸前作。最亮眼的還是暮光女,百變造型搭配“美式嘴賤”盡顯太妹痞性,可謂是帥出了“姬圈”實力圈粉。不少冬粉也是紛紛喊話:姐妹們,一起約一發吧!

“暮光女”到“霹靂嬌娃”火辣變身小K能打能貧能撩人

在此前的北美首映禮上,小K一出場就成為全場焦點,性感的亮片短裙搭配精緻短髮美出新高度,360度無死角的“神仙顏值”也超能打。眾多冬粉在看過電影之後也紛紛對偶像彩虹爆吹:“小K怎么那么美啊,大長腿可謂腿精本精了”、“美!帥!酷!靚!這樣的霹靂嬌娃,我可以”、“非常驚艷,如果配上翅膀和槍,維密天使當特工應該就是這個樣子”。毫無疑問,《霹靂嬌娃》絕對是小K在銀幕上最驚喜,最驚艷,最顛覆的一次蛻變。

“霹靂嬌娃”四個字就是一個青春的回憶,在延續了前作天使們性感熱辣的基礎上,新嬌娃們多了活力與時尚。天使們的魅力也不僅限於撩人的風情——“暮光女”小K在影片中的造型中性帥氣,搞怪叛逆直腸子,是全片抖包袱的小能手,並且還與“黑美人”埃拉“相愛相殺”了一把,無疑是“男女通吃”了。不少影迷表示,沒想到小K如此具備喜劇天賦,簡直搶盡了風頭!從平時故意裝酷的角色換成了喜劇角色,她的表現著實讓人驚喜。甚至還有不少影迷表示,這部電影超級適合女生一起觀看,除了吸暮光女可鹽可甜的顏值,相信也能感受到女性並肩作戰的強大力量。

養眼天使搭配酷炫打鬥《霹靂嬌娃》最適合閨蜜一起觀看

《霹靂嬌娃》講述了 “叛逆天使”克里斯汀·斯圖爾特攜手“智慧天使”娜奧米·斯科特、“力量天使”埃拉·巴林斯卡組成的全新天使聯盟,奮力迎戰黑勢力,化解全球危機的故事。該片的劇情經典又不落俗套,而且整體風格非常合當下觀眾的胃口,它將整個系列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此外,電影的世界觀設定也進行了重塑,查理的特工機構遍布全球,天使們和聯絡人“博斯利”也處處皆有,上升到了更大的格局。

作為檔期唯一一部的好萊塢美女特工動作爽片,該片演員性感美麗驚艷,打鬥刺激炫目養眼。尤其是三位女主各有各色,有著絕妙無比的化學反應,搭在一起簡直妙不可言。一眾男演員也都有型有顏,與三位女主的對手戲讓人看得熱血沸騰。符合時代的改編、幽默的台詞、吸睛的卡司,已讓影片獲得了不錯的媒體評價,並讓人更加期待全新的“致命天使”們帶來更多精彩故事。

20xx《霹靂嬌娃》觀看感想

隨著馬丁·斯科塞斯和漫威的“電影論”達到高潮,關於好萊塢的未來成為了一個電影產業的一個重要話題。事實是,好萊塢對於IP的重視程度的確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看重。

除了所謂超英大片外,好萊塢在近兩年也“激活”了不少老IP。對於好萊塢來說,老IP的激活也意味著好萊塢的院線電影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但如何“激活”老IP,可能並非想像中那么容易。單純的重啟和翻拍,從結果來看敗多勝少。曾經在好萊塢風靡一時的《霹靂嬌娃》看上去是一次IP的“重啟”,但實際上新版電影和之前有著很大的差別。

從目前來看,這部電影在國內的客群占比男女基本上達到了六比四,這和傳統意義上一部好萊塢女性特工電影本身就有一定的偏差,這也反向說明了這部電影在IP上的創新,起碼在前期得到了市場的關注。

有趣的是,雖然《霹靂嬌娃》和兩部國產新片一同上映,其一線城市的客群占比要高於其他兩部,這也是這部電影在內地市場可能有一定票房想像空間的原因所在。

1

IP

全球視角。

《霹靂嬌娃》原本是好萊塢的一個知名的系列劇集,一共播了五季。突出的成績讓索尼影業決定在20xx年將其搬上大銀幕。由卡梅倫·迪亞茲、德魯·巴里摩爾、劉玉玲主演的電影同樣表現出色,上映後連續兩周拿下北美票房排行榜的冠軍,並在10天內創下754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

其實《霹靂嬌娃》的IP發展路徑,和傳統的熱門IP並不太相同。第一部電影的出現,和劇版相隔了20xx年,而新版《霹靂嬌娃》和老版中間再度相隔了近20xx年。

但20xx年,電影版《霹靂嬌娃》的熱賣讓人看到了這個IP突出的吸引力,並沒有因為時間間隔過長而受到太多影響。實際上,在老版《霹靂嬌娃》過後,《霹靂嬌娃》還曾拍攝了一部續集。但1.2億美元的製作成本,最終換來了2.5億美元的票房,這個成績和IP的體量比起來並不算特別出彩。

所以,在20xx年過後《霹靂嬌娃》並沒有繼續開發。而在近兩年,隨著美國觀眾對於重啟《霹靂嬌娃》的呼聲越來越高,最終索尼影業才決定拍攝新版電影。

從這一點來看,《霹靂嬌娃》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並沒有過分透支IP的口碑。儘管整個過程中有過“犯錯”,但每次重大開發都是在觀眾有強烈需求的基礎上才進行。

在新版《霹靂嬌娃》的創作過程中,電影也沒有企圖去重啟或者“翻拍”,實際上是創作了一個全新視角的故事。班克斯所希望在原版電視劇的基礎上,反映當下“世界觀”的電影。

那么,班克斯對於整個IP最核心的查理·湯森德事務所進行了“進化”。這家1976年就存在的事務所在40多年的發展中成為了一個具有統治力的國際集團,那么所面對的挑戰也是全球性的挑戰。

所以,新版電影當中,無論是新能源還是區塊鏈技術,都是基於全球新危機和新機遇下的“現代故事”。

從這一點來說,新版《霹靂嬌娃》對老IP的“激活”,或許是一條新的思路。如何在故事宇宙下進行更貼近現實的創作表達,可能是更為關鍵的核心所在。另外,這部電影中美同步上映,但從率先解禁的北美口碑來看,對於電影形成的“新化學反應”還是十分買單,認為電影在喜劇動作片中真正讚揚了女性力量。

2

女性

女性並不只是女權。

其實在劇版《霹靂嬌娃》當中,女權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也是一部女權色彩濃重的電視劇。而這兩年,整個好萊塢“女權”都成為了一個關鍵字。

從《神奇女俠》到《驚奇隊長》再到今年大火的劇集《致命女人》,關於“女權”的討論成為了好萊塢非常重要的一個分支。但實際上,如何更真實的呈現一個“女性視角”,其實遠遠比貼上女權標籤更有效。

在整個劇集當中,三名“天使”的老版是一個叫做“查理”的神秘男人。從未露面的神秘感,其實是父權無處不在的一個隱喻。那么,在這個基礎上,無論再怎么增加“女權”色彩,本質上都無法改變其本質。

而在新版的電影當中,“查理”人物命運的轉變,或許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女性視角。這一點,其實也是導演班克斯所一直渴望的核心。

班克斯此前表示:“我總是在尋找強大女性的故事。我回家後就開始做出各種想像,《霹靂嬌娃》對我來說一直代表著姐妹情誼。我特別喜歡它的電影系列,它的電視劇也陪伴了她一段成長的時光。我想我完全知道該如何在講好故事的同時接納過去的傳承。”

導演並不避諱這一點,但如何運用好這一點非常關鍵。如何尋找女性的視角和立場,遠遠比創作一個核心男性化只是換上女性性別重要的多。

在新電影當中,“查理的天使”用了最“好萊塢”的方式來反抗了查理的“支配”,女性在整個敘事當中敘事地位的轉化,某種程度上才有了真正的女性視角。

與此同時,電影中的“天使”不再是通過性感的外在形象去滿足男性觀眾,這同樣改變了好萊塢一直以來女性電影的“通病”。儘管在整個故事主題上“女權化”,但實際上女性角色依然是一個“敘事工具”,其本質無法滿足觀眾的需求。

這也是為何,大量女權作品扎堆後引起觀眾反感的原因。不再是單純“外化”的女性,而是尋找女性視角的表達方式,可能是對這一類作品更好的出路。

3

視聽

視聽體驗。

儘管如今的內地市場,“好萊虎”早就成為了過往。但實際上,強視聽的好萊塢電影依然是內地市場的一個剛需。觀眾對於院線電影的“劇場感”,其實並沒有滿足。

只是由於好萊塢把重心放在了IP的情懷上,這大大給予了觀眾較高的觀影門檻,所以好萊塢陷入了體量固化。但尤其是年末,由於整個國產電影的檔期調配,此階段最需要的可能是“好萊塢化”的好萊塢電影。

新版《霹靂嬌娃》是一個基於全球危機下的新故事,所以整個電影也是全球取景。從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到德國柏林再到英國倫敦、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基本上從頭打到尾。

此前,女性為主角的動作電影更多是以貼身肉搏為主。而新版《霹靂嬌娃》則略顯不同,從對打殺手的貼身肉搏再到追車、爆炸、高空跳傘、槍戰,整個動作戲的場面非常“男性化”。此外,電影也保留了該IP獨有的“時尚文化”,電影中兩場關鍵的重頭戲都充分展現了主演的女性魅力。

當新版《霹靂嬌娃》開拍時,電影的主演陣容還是引發了不小的議論。往往容易和老版進行對比,但實際上影片的三位主演克里斯汀·斯圖爾特、埃拉·巴林斯卡和娜奧米·斯科特都是90後演員。三位主演基於《霹靂嬌娃》的更多是一種俏皮,這與老版自身的“性感火辣”其實是兩種風格。但電影在場面上火爆的動作戲,某種程度上又彌補了這一點。

也正是基於此,電影在客群上相對均衡,男女比例基本上達到了六比四。因此,電影在一線城市的客群占比達到了14%,是同檔期開畫電影的最高值。所以,從這一點也能看出這部老IP並非收割“小鎮青年”,而是在一二線城市的白領群體中更具吸引力。

此外,電影此前發布主題曲《別叫我天使》MV時,由“A妹”愛莉安娜·格蘭德、“麥粒”麥莉·賽勒斯、“打雷姐”拉娜·德雷三位國際級流行音樂女歌手主演的MV發布當日就登頂56個國家的iTunes榜單,You tube和Spotify均打破記錄,成為首日播放量最高的女性藝人合作單曲。而在國內,則邀請宋佳演唱同名中國區主題推廣曲。這也給電影帶來了理想的下沉,目前電影在三四線城市的客群占比也能達到42.8%,和其他兩部同期開畫的國產新片相比並不遜色。

從中可能看出,《霹靂嬌娃》在尋找當下觀眾審美需求的改變。

因此,對於好萊塢的老IP來說,如何尋找IP本身與當下觀眾的“共鳴”,可能遠遠要比觀眾尋找IP本身的“情懷”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