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動畫電影《冰雪奇緣》觀後感5篇範文

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下面就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迪士尼動畫電影《冰雪奇緣》觀後感5篇範文,歡迎閱讀!

迪士尼動畫電影《冰雪奇緣》觀後感5篇範文(一)

如果你看過第一部電影, Elsa在這裡的表現一定讓你感到失望。難道在第一部電影中她沒有學到自己不能獨自一人面對嗎?——即使她擔心自己的力量可能會傷害他人,也不應該將人們拒在心門之外不是嗎? 然而,當Elsa的故事和她發現自我的旅程逐漸鋪展開來時,我就越著迷了。尤其在我意識到這也是我的生活寫照時。 雖然我沒有Elsa那樣的超能力,但和她一樣,我一直對自己最深、最黑暗的秘密會對周圍的家人朋友產生怎樣的影響而恐懼。 這使我理解並深深同理Elsa,我明白她為何再次回到自己的世界裡,並拒絕妹妹和朋友們的幫助,儘管上一部電影中她通過戲劇化的情形了解到自己需要的與此完全相反。 對於接受別人幫助這件事,我也同樣掙扎。當需要面對衝突或承擔錯誤的後果時,我發現自己更容易“放棄掙扎”,任憑自己被帶離理性,將自己與其他人隔離開來,靠自己解決所有問題。

像Elsa一樣,我也有自己的“城堡”——是一個我稱之為“我的洞穴”的地方。每當我因生活的痛苦和複雜而感到不知所措時,那裡就是我的藏身之處。我天真地相信這個地方可以保護我自己和周圍的人免受我給他們帶來的“負擔”。 像其他洞穴一樣,它是一個黑暗,潮濕且壓抑的地方。在那裡,我經常被自己的身份和關於我是誰的謊言所困擾。在那裡,我的過去和犯過的錯誤會籠罩我的生活,並開始使我相信我甚至不配得我親人和朋友的幫助。 我以為躲在那裡是對別人好。但事實是,這常常導致了嚴重的後果,需要別人來救我。就像Elsa所做的一樣。

迪士尼動畫電影《冰雪奇緣》觀後感5篇範文(二)

伴隨著動聽美妙的歌聲,我們走進了一個冰雪世界。

一對雙胞胎姐妹,也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但姐姐生下來就有一種會變出冰和雪的魔法。在一次和妹妹玩的時候,一不小心用魔法擊中了妹妹的體內,妹妹的心就慢慢地變成了冰。

後來,在姐姐的女王盛宴上,妹妹帶來了她愛上的男子,讓姐姐成全他們,但姐姐一眼就看出了那個男人必定會對妹妹有怠慢,會辜負她,於是拒絕了他們。但妹妹執意要和那個男人在一起,姐姐被迫使用了魔法,然後逃到了山里造了一座冰城堡。當妹妹找到了她,那時她的心已快被凍住了。妹妹的愛人想殺了她姐姐,當妹妹變成冰雕的那一刻,她保護了姐姐,後來,姐姐用愛的力量融化了她內心的冰。整個世界又復甦了回來。

這是一部讓人感動又暖心的電影,它講述了愛的力量有多大,有多重要,可以感化萬物,復甦希望。妹妹安娜的品質為人可學,情真意切,而在家中,媽媽的品質和安娜的很相似,舉個實例吧!

去年冬天一個寒風凜冽,北風呼嘯的晚上,媽媽騎著電瓶車載我去上興趣班。突然,一陣寒風吹過,我把衣服裹得更緊了,媽媽也感覺到了冷,不停地問我:“軒軒,你冷不冷?要不要回家去拿件衣服?要不要我把衣服脫下來給你?”話剛落音,媽媽就脫下自己的那件皮大衣,把它給我披上。而她自己只剩下一件毛衣了,可以感覺到,媽媽是在風中瑟瑟發抖,但是她一直表現得好像啥事沒有一樣。

我的眼圈紅了,媽媽這一舉動,就像安娜保護姐姐一樣,深深地愛著我。這樣的電影和溫情讓我一生受益。

迪士尼動畫電影《冰雪奇緣》觀後感5篇範文(三)

艾莎和安娜兩位公主又和大家見面了,這次的影片完全不是與想像中小女孩童話里夢幻唯美的冰雪冷色調,而是點燃了成人購物熱情的楓葉暖色調。

在這年底的冰雪奇緣時尚發布會中,兩位公主從睡衣家居服到正式禮服,為我們展現了帶有童話風味的新時尚,配色上也增加了乾枯玫瑰色等今年流行色系。這次的設計除了個別兩套還能看出設計師幾十年不變的迪士尼式公主裙設計理念,其餘大部分都可以說是引領了年底高級女裝的潮流。再說說本次兩位公主的妝容,安妮公主主打活潑自然元氣風,眼影和口紅的不跳脫,粉底膚色不過於白皙假面,可以說照顧了一眾亞裔黃皮膚客群。艾莎依然是歐美系冷色大膽眼妝,氣場十足,在這雙十一剛剛過去的漸漸寒冷的冬季,為時尚消費市場添加了一大把柴火。而且兩位主角上山下海,帶妝經歷了龍捲風,火焰森林,以及大海和河流沖刷得考驗,這種防水不脫妝得持久程度,讓每位觀眾都大大驚嘆,直呼:“OMG!買他!”。除了招牌冰雪煙花之外,本次發布會落葉飛花,水晶駿馬和火焰蠑螈得表現也十分可圈可點,不論你喜好的是絢麗多彩還是冷酷俊逸,甚至是可愛軟萌,整個發布會全程,都能找到你喜歡的點。

本次觀影的主要的感覺就是音樂好聽,但是沒到驚艷得地步,迪士尼這部片子特效沒得說,各種技術只能用嘆為觀止形容,製作和設計細節都非常的到位,一些搞笑點以及搞笑的台詞設計也頗有腦洞,只是故事情節相對有點薄弱。但是無疑商業是成功的,說是為了配合商業,在主人公的原畫設計和鏡頭設計上,都有所考慮,這些考慮讓人不由得覺得這個衣服好看,這個口紅色號好看。而且據說口紅眼影等產品都在多地賣斷了貨。這一部只能打7分,劇情及格六分,特效加一分。如果能在劇情和人物上面多花一些心思,影片將更加好看。

迪士尼動畫電影《冰雪奇緣》觀後感5篇範文(四)

長久以來,童話故事和迪士尼為代表的動畫電影都像是個一錘子買賣:出於子供向這一剛性需求,“幸福生活(Happily ever after)”作為必備結語,意味著故事/敘事要自恰和完滿,而在很大程度上,這難以實現與現代商業行為之間的並行不悖。

如何製作/運作一部不必要又不多餘的童話續集(來撈錢),由此就成為了一個艱難而又重大的挑戰。延續格林童話的《魔法黑森林》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方向,而夢工場早年的《怪物史萊克》系列則是以花樣百出的惡搞精神,反向走到了童話故事的莫比烏斯帶上。

作為好萊塢童話電影的大本營,迪士尼的續集政策也在迅速發生改變。新千年之前的動畫續集,往往不會和前作一樣登入大銀幕,而是在傳統的家庭電視媒體上實現自然延續。但隨著市場環境的快速演化,長期的IP運作已經難以滿足日趨短視的商業目的。

迪士尼和它的童話故事仍在繼續,但已經駛上了CG真人電影的快車道。對(動畫)續集的追求,也開始藉由收入囊中的漫威MCU和皮克斯,開始積累經驗與儲備。在暴死的《愛麗絲夢遊仙境2》之後,迪士尼本部終於在20xx年推出了兩部童話續集:《沉睡魔咒2》和《冰雪奇緣2》。

儘管兩部續集在故事設定上有著諸多雷同之處——皆可看做是對《權力的遊戲》的迪士尼式移植和《羅密歐與朱麗葉》式改造——後者面臨的壓力與挑戰顯然要比前者大得多。作為迪士尼的大滿貫之作,20xx年的《冰雪奇緣》有著承前啟後的歷史性地位,品牌保護的重要性自然也不言而喻。

也正是如此,《冰雪奇緣2》迎來了動畫界(和迪士尼)不多見的回歸編劇/導演。珍妮弗·李和克里斯·巴克在續集中改變了前作的冰藍色調,也帶來了更加廣闊的北歐風光以供冒險與探索,更為角色提供了充分的成長空間。

儘管故事本身缺乏緊迫感——甚至沒有真正的反派角色和強戲劇衝突——但諸如此類的種種改變,也讓迪士尼終於在《冰雪奇緣2》的身上,跨越了實現PG霸權,乃至統治好萊塢下個十年的最後一道坎。

毫無疑問地,《冰雪奇緣2》無法企及前作的高度,但這並不是什麼問題,畢竟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的續集屈指可數;而在主創不變和缺乏改編素材的情況下,能夠青出於藍的動畫電影更是難覓。

六年前的《冰雪奇緣》可以算是這個時代最好的動畫電影之一,既繼承了迪士尼在音樂劇上的傳統優勢,也憑藉著驚人的前瞻性和創造熱情,成為了第四波女性主義運動中為數不多的,討人喜歡的女性電影。

顯然,《冰雪奇緣2》對彼時從無到有的創造力有著清楚的認識,也從未試圖挑戰充滿驚喜的前作的地位。續集的故事有著更明確的焦點——前作中的兩位姐妹花,有了更明顯的成長和更成熟的目標,也相應地去學習,怎樣使用自己的能力來承擔更重大的責任。而在原創力上的短板,則有令人震撼的視效,和已經被MCU磨練得無比潤滑的迪士尼工業體系來補足。

一部看似熱鬧非常,實則波瀾不驚的續集電影,在良好的運作下,也能夠形成對品牌的良好保護。《冰雪奇緣2》在劇本上更聰明,敘事效率也有著明顯提升。

也正是由此,《冰雪奇緣2》缺乏的是前作那充滿後勁的表現力。這一點,可從拿下奧斯卡獎的音樂製作團隊,克里斯汀·安德森-洛佩茲和羅伯特·洛佩茲身上可見一斑。兩位音樂製作人深度參與了續集的劇本創作,這也讓《冰雪奇緣2》在角色和情節塑造上要更貼近觀眾的期望——基於音樂而表現出來的活力——而非全新的,富有挑戰性的試探。

這也就讓《冰雪奇緣2》難以加入《玩具總動員3》的行列。然而,考慮到續集的首要任務就是滿足期望,儘管明顯缺乏驚喜,但能做到事事周全的《冰雪奇緣2》,在細節上的關注與成功,就顯得令人心滿意足了。

當製片方恨不得把每一部電影都變成電影宇宙的時候,《冰雪奇緣2》以穩重的步伐在滿足冬粉的fan service,和創作者的創作欲望之間找到了良好的平衡。《冰雪奇緣2》沒有想要擺脫前者的陰影,而是盡力在前者的陰影中自由伸展。

這樣的結果,自然也能夠和MCU電影一樣,同時滿足製片方和觀眾兩方面的需求。但一個可怕而又危險的現實,是這些戴著鐐銬的舞者——尤其是迪士尼的舞者——跳得越來越好了。

馬丁·斯科塞斯對電影過於娛樂化而缺乏風險的擔憂不可謂不重要,甚至還迫在眉睫。當觀眾們被“溫水煮青蛙”的時候,我們需要看到,《冰雪奇緣2》和類似的電影續集,在開發時所面對的挑戰,是無法和原創電影相比的:因為它們缺乏相應的代價。在全新的大製片廠時代,一個成功的品牌所帶來的誘惑力,要遠大於原創精神的重要性:

一部《雷神2》無法阻止《雷神3》和《雷神4》,一部《正義联盟》也無法阻止《神奇女俠》《海王》。在鐐銬的限制下,自由創作的價值也隨之大大縮水,也被製片方的“維穩”政策牢牢控制住。

但今日的迪士尼,不僅在IP持有上已經無可匹敵,甚至也打破了“續集電影遠遜於前作”的準定律。這樣的迪士尼,比拍爛片的迪士尼遠要更加可怕和令人生畏。

迪士尼動畫電影《冰雪奇緣》觀後感5篇範文(五)

當我思考Elsa與我自己的相似之處時,我開始更加清楚地看到不去感恩上帝揀選了我成為而堅持倚靠自己是多么的愚蠢。 正如Elsa知道她的妹妹Anna,Olaf、Sven和Kristoff永遠都會支持她一樣,我也意識到我不必獨自面對自己的軟弱、恐懼和錯誤。上帝賜給了我那位永遠不會離棄我,不會撇下我的終極朋友,那位正坐在上帝右邊“為我祈求”的人(羅馬書8章34節)。祂就是耶穌。然後還有聖靈“在我們的軟弱中幫助我們”(羅馬書8章26節)。更重要的是,作為基督的身體,教會中的每一個人都被給予了不同的恩賜,來彼此相顧,使得“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哥林多前書12章26節)。 如果我們允許其他人與我們同行,那個未知之地或許就不會那么恐怖了。 沒有誰是要獨自走過自己最害怕的深淵的,但這需要我們在某種程度上面對令自己的不安和恐懼,向他人敞開自己。 這就是為什麼我需要一遍又一遍地被提醒(就像Anna提醒Elsa一樣),我的恐懼不能定義我是誰,而且我不必獨自面對這一切。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想起了過去幾周上帝放在我生命中的那些親人和朋友們。他們沒有因為我的自責想法和我的自私而遠離我,而是耐心地敲我的心門,聆聽我的感受,給我擁抱。他們隨時準備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拉我脫離黑暗,進入上帝奇妙的光明中。 與這樣的朋友一起,即使我的恐懼使我陷入未知之地,我迷失在想像的叢林中,我仍然可以肯定地倚靠一個事實:上帝賜予了我願意陪伴我走過困難並幫助我擔負重擔的朋友。

像Elsa一樣,我需要學習的是縱使這會令我不那么自在,但解決方案從來都不是“放棄”,而是讓這些朋友和家人介入。 只有這時,我們才會找到力量面對最深、最可怕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