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冰雪奇緣2》最新觀後感影評精選

《冰雪奇緣2》是20xx年電影《冰雪奇緣》的續集,故事設定在第一部三年後的秋天。為了探尋父母遇難的真相與尋找艾莎魔力的由來,她與安娜、克斯托夫、馴鹿斯特與雪寶一行遠走阿倫戴爾王國,去北方尋找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將故事變得十分有魅力。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冰雪奇緣2的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20xx《冰雪奇緣2》觀後感

在20xx年上映的《冰雪奇緣》以12.7億美元的票房成為了全球最賣座動畫電影,也榮獲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原創歌曲,這也使這部作品成為了一部現象級的動畫電影。

當迪士尼播出《冰雪奇緣2》的預告時,還創造了有史以來動畫電影預告片24小時內觀看次數達到1.1億次的高度。

時隔6年,《冰雪奇緣2》來了,艾莎騎著她的水馬來了。

但這部續作仿佛有些讓人失望,甚至豆瓣評分從8.3降到了7.4,那么我們來看看到底有哪些讓人失望的地方。

首先是整部作品在給我看完後的印象里就是“一言不合就唱歌”,高興也唱難過也唱迷茫也唱,總之就是沒事就唱。

當然這屬於迪士尼的傳統藝能可以接受,但這次的歌曲並沒有當年從《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到《Let it go》那種震撼人心的感覺,並且在單獨摘取出來之後,更是沒有“能打”的感覺,在敘事效果上也不那么令人滿意,甚至還不如整部劇中艾莎在“炫技”時讓人驚喜。

然後是劇情,從預告時我們就已經知道了《冰雪奇緣2》中他們要去尋找當年的真相,魔法森林中除了風、火、水、地四大自然元素之外還有第5種元素。

可是看到最後我們發現這第五種元素就是艾莎女王?在看的途中我不是沒有過這種猜測,但被我自己以“冰也屬於水的範疇”來打消了,然後劇中有提到“這是聯繫人類和魔法的橋樑”,但作為最核心的艾莎你這都超越人類範疇了吧!

而且艾莎在秘境被冰封時,沒錯這次輪到艾莎被凍住,我滿腦子都是“你竟然還能被冰封”。

接著是眾所周知的“工具人”克里斯托夫,作為安娜的男朋友他真的在整部劇中宛如一個“莫得感情的工具人”。

或許是《冰雪奇緣》想要給觀眾豎立“公主不一定需要王子”的獨立形象,導致整部戲安娜滿腦子都是姐姐艾莎,安娜和克里斯托夫的互動少得可憐,我想吃姐妹糖的觀眾會非常開心。

甚至到安娜被巨人摧毀的大壩上逃離時差點掉下去時,首先拉住她的竟然是新出場的皇家大叔而不是身為男朋友的克里斯托夫?

新人物給一些描寫刻畫我們都能理解,但是在這種高潮的劇情里,英雄救美的高光點都不給他一個,從開局到結束都在謀劃求婚的克里斯托夫這個“工具人”當得不可為不慘。

最後是在《冰雪奇緣2》中的雪寶如果是單純的為了討小朋友的喜愛,可以,但是恐怕在不少觀眾的心裡甚至對雪寶產生了一絲“厭煩”的感覺,或許這種說法有些不客氣,但它在這部劇中的存在感太強了。

如果說雪寶在第1部中產生的是調節氣氛的作用,那么它在第2部劇中戲份的增加就變成了喧賓奪主。

或許編劇是想將雪寶變成他們的夥伴之一,它在這部劇中一開始也埋下了“水是有記憶的”的伏筆,但在主角艾莎化身自閉兒童的時候,它的戲份或許能起到活躍氣氛的作用但實在是顯得有些“聒噪”。

而在艾莎被冰封,雪寶失去了艾莎的魔法加持無法繼續存活下去,在編劇企圖煽情的同時讓這部分成為了安娜詮釋“從悲傷轉變到不得不堅強起來走下去”的重點,但你小夥伴沒了你一首歌的時間就完全走出來了也是挺厲害的。

但我並不覺得我張電影票不值,因為不可否認的,《冰雪奇緣2》中的畫面製作與特效非常優秀,這也是我今年看過最喜歡的動畫場景和特效場面。

所以如果你們並不介意前面所說的那些問題,這部作品依舊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20xx《冰雪奇緣2》觀看有感

《冰雪奇緣》到底說了個啥,說實話,我已經不太記得了。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首幾乎成為“神曲”的主題歌。而它的續集《冰雪奇緣2》到底說了個啥,我在走出電影院後就感到有些模糊。也許,本片最大的優點是不用擔心劇透吧。

由於在買票前沒注意,這一次觀看的竟然是國語版本。但總的感覺是,國語版配音沒有什麼違和感,配音演員都很用心。必須要說,大多數情況下,大牌明星或許能給電影宣傳帶來一些幫助,但他們的配音能力顯然不如專業演員。

國語版本的主題曲翻譯得比較平實,和原版一樣朗朗上口,而且演員們唱得很不賴,一點不比原版遜色。有那么幾首插曲很適合在校園內傳唱,當然,像第一部里《Let it go》那樣經典的主題歌,恐怕是不會再有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視覺效果。開場戲和後半段的幾段動作戲,呈現出的3D效果,都可以用驚人來形容。就沖這幾場戲,買票進場也絕不虧。只是,片方顯然也有些“雞賊”。本片一進入文戲和對話,3D效果就近乎消失。這一發現還得感謝在電影開場後才進場的幾位小朋友,在我的身後,他們嘰嘰喳喳地嚷道,“戴不戴眼鏡沒有區別嘛”。我趕忙一試,還真是。

除去上述感官刺激之外,我對本片的劇情,實在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如果說《冰雪奇緣》還有對傳統童話的一點顛覆和創新,那么《冰雪奇緣2》顯然就是“無中生有”,為了拍續集而誕生的續集。

至少從敘事方面來說,本片幾乎“山窮水盡”。姐妹沒什麼好說的了,就從父母身上找故事。按照這一趨勢,下一部(如果還有的話)應該會在不會魔法的妹妹身上做文章了。但是,我的確很擔心,傳說中的第三部會進一步滑向“乏味”的深淵。

這樣的想法,不由令人我聯想起馬丁·斯科塞斯不久前和“漫威”間不得不說的故事。這位年過七旬的老導演不客氣地表示,“漫威電影不能稱為電影(cinema),更像是主題公園的產物。我曾試著去看漫威電影,但是看不下去,我覺得那不是電影。雖然漫威電影製作精良,演員很用心,但還是很像在主題公園看的影像。電影應該是演員努力去傳達內心真情實感的作品。”

說到“主題公園”,還有什麼電影比得上迪士尼的卡通片呢?我嚴重懷疑,老馬丁還曾試著去看漫威電影,但壓根不知道有“冰雪奇緣”這回事。

要說製作精良,《冰雪奇緣》是絕不會遜色於《復仇者聯盟》,何況,它還不用擔心演員用心不用心的問題。如果說超級英雄們還會在價值觀上搖擺、徘徊,那么艾爾莎和安娜的姐妹情誼無疑能讓所有人滿意,合家歡式的劇情更是使“冰雪奇緣”系列獲得高口碑的重要原因。但是,它能不能算是“傳達內心真情實感的作品”?

我們當然可以說,家人間的羈絆、姐妹間的關愛、戀人間的牽掛還有不同種族間的和平相處,這些都是動人、崇高的情感。但我們也無法否認,這裡頭充滿了迪士尼式的、商業氣息濃到不行的“刻意”,甚至是“做作”。到底有幾分是商業上的考慮,又有幾分是真情實感?或許,這是一個不可能得到準確答案的問題。但此時此刻,我倒很想聽一聽,老馬丁會怎樣評價“冰雪奇緣”?

一定會有人說,《冰雪奇緣2》本就不是拍給老馬丁看的電影。可同樣的一句“客群不同”,為何不能為“漫威”系列解圍?現實情況是,儘管電影愛好者不會不站在老馬丁一邊,但仍然會老老實實地為“冰雪奇緣”“漫威”們掏錢買票。那么,到底什麼才是老馬丁口中的電影(cinema)?

大概,在觀看《冰雪奇緣2》時還會胡思亂想的,只有這么無聊的我了吧。周五上午,來影院的觀眾一般不會太多,但今天帶著小朋友來看《冰雪奇緣2》的大朋友,還真不少。孩子們有些許吵鬧,但絢麗的畫面很快就讓他們安靜了下來。據說,家長們都很擔心自家孩子看了本片之後,吵著要買艾莎女王的新裝。您別說,真的很漂亮。

不知道,這部電影對孩子們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若干年後,他們還會不會把“冰雪奇緣”當作自己的童年回憶呢?如果會,他們又從中得到了什麼呢?

越想越覺得,腦袋裡的迴路都纏繞在了一起。在影院裡的我,也許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不速之客”吧。不知道,如果老馬丁也坐在影院裡,會不會和我一樣感到有些睏倦?

20xx《冰雪奇緣2》觀看心得

20xx年11月,迪士尼動畫3D電影《冰雪奇緣》上映,艾爾莎和安娜姐妹情深,讓無數觀眾為之感動。影片迅速成為全球網友熱議話題,主題歌《Let It Go》也引發了全球翻唱熱潮。該片還獲得了第86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

時隔六年後,也是在隆冬時節,《冰雪奇緣2》震撼上映。作為《冰雪奇緣》的續集,電影延續了之前的魔幻風格,故事情節雖然不及上一部精彩,卻也有不少亮點。

第一部的主題,是“人要勇敢地做自己”,而第二部的主題是“為愛而戰”。影片中,艾爾莎一次次遇險,又一次次度過劫難,支撐她堅持下去的動力,就是使命感和愛。

01人活著,要有一種使命感

六年前,艾莎和安娜的父母在海難中雙雙罹難。長大後,姐妹倆經常回憶起小時候父母給她倆講故事的溫馨場景。那時候,母親總是給她們講北地人的傳說。

登上阿倫戴爾的王位後,每到半夜時分,艾莎總能聽到神秘的歌聲。那歌聲婉轉優美,卻透著一股哀怨。愛莎曾試圖讓別人去聽那聲音,但她很快就發現,除了她自己,沒有人能聽到它。神秘的歌聲讓艾莎確信,有一個使命正在等待自己去完成。

不久,阿倫戴爾王國遇到大災難,百姓們流離失所。為了保護阿倫黛爾的百姓,艾莎、安娜和雪寶決定離開阿倫戴爾,去往北方探尋真相。電影結尾,經過一系列磨難後,艾莎和安娜終於查出了父母遇難的真相,拯救了阿倫戴爾的百姓。

電影裡的神秘歌聲,象徵著人生的使命感。人活著,就要有使命感,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奉獻。登上女王寶座後,艾莎本可以安享太平日子,但她選擇踏上冒險之旅,去完成一項艱巨的使命。

艾莎長途跋涉去探尋真相,最終她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在生活中,其實每個人都有使命感,哪怕是一個小孩,都有自己的使命感。

在美國佛羅里達州,8歲男孩克里斯蒂曾長髮及腰。很多人都很好奇,一個男孩為什麼要留長髮呢?這話還得從20xx年12月講起。一天,克里斯蒂無意間看到一家兒童醫院的捐發公益廣告。

公益廣告上說,患癌症的孩子化療期間頭髮會大量脫落,直至變成光頭,但這些孩子很想有頭髮,特別是女孩子。廣告結尾,倡導大眾為患癌的孩子捐贈頭髮。

看完廣告後,克里斯蒂當即決定要留長頭髮。從那天起,他就再沒剪過頭髮。當別人恥笑他時,他從不生氣,反而會耐心地解釋原因。

兩年後,克里斯蒂的頭髮有10英寸長了。媽媽幫他把頭髮剪了下來,捐給了兒童慈善機構。克里斯蒂說,剪掉長發的一瞬間,他激動地心臟都快要爆炸了。他知道,在不久的未來,他的頭髮將會讓另一個孩子欣喜不已。正是因為心中有使命感,克里斯蒂才能堅持兩年不理髮。

法國思想家蒙田說:“一個有使命感的生命,是人類最偉大的作品。” 使命感能激發我們的激情,讓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努力。當然,使命感可不是喊口號,它是一個人內心深處的原動力。人對自己的使命認識越透徹,目標就越明確。相反,如果沒有使命感,就不會真正懂得人生的意義,也不會承擔起做人的責任。

艾莎一心想著探尋真相,拯救百姓,所以才長途跋涉去冒險;克里斯蒂想要幫助患癌兒童,所以才堅持蓄髮兩年。可見,使命感能激發一個人的內在潛能,讓他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讓他成為更優秀的人。

02屢敗屢戰,才是人生的主鏇律

探險之路上,艾莎為了到達魔法森林,不得不穿過一片汪洋大海。

暗夜中,巨浪滔天。艾莎一次次從岸邊起跑,一次次沖向海面,卻一次次被巨浪扔回岸邊,但她始終沒有放棄。最後一次,她終於成功了。

很快,洶湧的海水又將她捲入深海中。一匹神秘的水馬突然出現,在海中和艾莎展開了激烈搏鬥。經過幾輪鬥爭,艾莎降服了水馬,騎著它到達了北地魔法森林。

看到艾莎一次次奔向海面的場景時,我腦子裡突然出現了《老人與海》的畫面。是啊,艾莎與大海數次搏鬥,這和老人與鯊魚的搏鬥何其相似。

《老人與海》中,老人在海上漂泊了84天,卻一無所獲。後來,他好不容易捕到一條鯨魚,回程途中,卻遭遇到鯊魚群的襲擊。老人和鯊魚惡戰了一整天,鯨魚最終還是進了鯊魚的肚子。傍晚時分,老人兩手空空上岸,遭到了眾人的恥笑。但只有老人知道,他曾逮住過一條鯨魚,還曾戰勝過一群鯊魚。他,才是真正的勝者。

艾莎和老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永不放棄。有句話說,“成功的路並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並不多”。人生之路多坎坷,永不放棄,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門。長年累月去做一件事,把這件事做到極致,你就會成功。

澳大利亞人尼克·胡哲, 從小患有“海豹肢症”,天生沒有四肢,但他憑藉永不放棄的精神,最終成為著名的演講家,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尼克出生時就沒有四肢,只有一個小畸腳,寵物狗曾經誤以為他的小畸腳是雞腿,想要吃掉它。長大後,他獲得大學本科雙學位。

19歲那年,他立志要成為一名演講家,此後他付出了大量努力。每天,他都對著鏡子練習演講,一句話往往要說上百次。他把演講的第一站,放在了校園裡。在被拒絕52次之後,他終於得到了一個5分鐘的演講機會。從此,他踏上了以演講為生的道路。如今,他已經受邀去過34個國家,做過1500餘場勵志演講,他的演講讓無數人感動落淚。

尼克告誡自己,永遠不要放棄,永遠不在意別人的眼光。經過多年磨練,他終於名滿天下。艾莎、老人、尼克都是在屢敗屢戰中,完成了自我蛻變,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人生充滿苦難,沒有誰能一帆風順。重要的是,要學會堅強面對。遇到挫折不慌張,屢敗屢戰,才是人生的主鏇律。

03愛能化解危難,愛也能創造奇蹟

經歷重重困難後,艾莎和安娜進入北地魔法森林。魔法森林終年被濃霧覆蓋,見不到陽光,北地人走不出去,別人也進不來。

姐妹倆通過和北地人聊天,一步步揭開了真相。

原來,艾莎的母親就是北地人。二十多年前,阿倫戴爾人和北地人之間是死敵。一次,艾莎的父親闖入北地森林,和母親相識相愛。他們想要結婚,卻遭到阿倫戴爾老國王的強烈反對。老國王一心想要消滅北地人,他表面上和北地人建立契約,還打著加深友誼的旗號修建大壩,但暗地裡,他卻偷襲北地人首領,打得北地人措手不及。

大壩修建好後,陽光被擋在了大壩之外。從此以後,北地森林裡終日都見不到陽光。安娜發現,想要陽光重新照耀魔法森林,就要毀掉大壩。可是大壩非常堅固,就憑她一個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摧毀它。

後來,安娜想出一個好辦法,她故意激怒巨石人,利用巨石人的蠻力,將大壩徹底摧毀。當大壩倒塌的那一刻,洪水湧出,場面震撼。大壩倒了,北地森林終於迎來了燦爛的陽光。

在艾莎姐妹的努力下,北地人和阿倫戴爾的百姓恢復了和平。而此時,目睹了兩個種族和解的場面後,巨石人也變得異常溫順,聽任艾莎的調遣。

愛能化解危難,愛也能創造奇蹟。在探險的過程中,雪寶不幸死了。電影結尾,艾莎用愛心和魔法讓雪寶死而復生。你可能會說,這是童話故事。現實中,愛怎么可能讓人死而復生?

那我們來看一個真實的故事。

20xx年8月29日,《台州日報》上登了一則新聞。女孩李梅遭遇車禍,腦部嚴重受傷,陷入長期昏迷狀態。當時,醫院已經發出了病危通知單。好在男友沈嵐對她不離不棄,悉心照顧她3個多月,後來李梅竟然奇蹟般甦醒了。

李梅和沈嵐都是貴州人,在台州打工時相識相戀。李梅出事後,沈嵐每天守著病床,給李梅穿衣洗臉餵飯,踐行自己對她的承諾。更難得的是,沈嵐的家人也沒有嫌棄李梅。得知李梅的不幸後,他們變賣家產,幫助李梅治病。

愛是一股無形的能量,往往能產生奇蹟。昏迷3個月後,李梅終於睜開了眼睛。試想一下,當初要是沒有沈嵐一家的精心照顧,李梅很可能已經不在人世了。

愛,是一個很宏大的話題。心理學家弗洛姆認為,愛是“給予”而不是“接受”。給予比接受更快樂,正是在給予中,人才能體驗到希望和力量。無論是艾莎和安娜的姐妹之情,還是李梅和沈嵐的愛情故事,都是愛的力量幫他們度過了難關。

《冰雪奇緣2》集童話、探險、魔法元素於一體,是迪士尼獻給觀眾的一台視覺盛宴。這部卡通片不僅是給孩子看的,也是給大人看的。它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成長、愛和使命感”的故事,每個人都能從中收穫自己的感悟。

影片中,雪寶唱道:“我會長大變得睿智,到那時,當我回顧這一切時會發現,現在這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雪寶的話,是電影的核心,也是我們每個人回顧自己生命歷程時的感言。

《冰雪奇緣》系列電影改編自安徒生的童話《白雪皇后》。世界上所有的童話,其實都是給成人看的。每一個童話背後,都傾注著作者對於人性的思考,還有對世人的祝福。只可惜,能真正讀懂童話的人,並不多。這是成年人最大的悲哀。

20xx《冰雪奇緣2》觀看體會

想必許多人都還記得,《冰雪奇緣2》的第一個預告片很有戲劇性。在預告片中,艾莎站在暴風雨肆虐的海灘上,想要渡過波濤洶湧的河流。她用自己的冰魔法試圖征服海浪,但是卻不斷地被阻止,打退到海岸上。

隨著電影的正式上映,看過《冰雪奇緣2》的觀眾們都知道,艾莎和水精靈的對抗,這其實是電影中非常關鍵的一幕。因為這是艾莎在理解她特殊天賦背後的秘密的最後一道屏障。由於這部電影是在迪士尼動畫工作室開發的,《冰雪奇緣2》的導演談到,在整個製作電影的過程中,有許多的劇情被反覆構建和解構,所以從一開始到整個製作過程的最後,任何一個場景都很少作為劇情片的一部分存在。

最近,當《冰雪奇緣2》的導演被問到,在電影中哪一幕對她來說最為關鍵,導演詹妮弗·李毫不猶豫地認為,是艾莎和水精靈對抗的那一幕。對此,這位導演說道:“當然是艾沙和水精靈對抗的那一幕。我想,在我們有劇本之前,我們就像這樣的想法了。我會說在不同的版本中,我們都有想讓艾莎對抗自然中的元素,並試圖了解她在這種情況下會散發出怎樣的力量。艾莎過海的那一幕,是如此的鼓舞人心,我認為這一幕幫助塑造了電影的很多部分。”

艾莎和水精靈的對抗,這是電影當中一個非常有趣的情節,也是很關鍵的一幕,特別是當你考慮到更大的電影背景時。在這個特殊的場景中,艾莎想要征服水精靈,而且是她一個人的戰鬥。在電影中,她和自己的朋友們進入了魔法森林,在面對水精靈的時候,她都是和自己的團隊在一起。而艾莎和水精靈面對面的時候,她的身邊沒有一直關心她的安娜,而且水精靈是阻擋她面對真相的最後一道屏障。

對於這一幕為何是《冰雪奇緣2》非常關鍵的一幕,導演詹妮弗·李接著解釋道:“這《冰雪奇緣2》電影中,第一次與大自然的精靈有聯繫。特別是當她和水精靈搏鬥的時候。在剛開始,許多人都不認為艾莎最終能夠馴服它,這對我們了解其他的精靈也有幫助,這會讓觀眾們好奇,為何艾莎能夠馴服這些精靈,艾莎是如何與精靈們相互聯繫的呢?”

當然,就如同詹妮弗·李所解釋的那樣,《冰雪奇緣2》將會為觀眾們揭開艾莎的魔法秘密,在艾莎探險的過程中,我們一路上見到她克服了許多困難,特別是和水精靈對抗的那個場面。而且在與水精靈的對抗中,我們見到艾莎勇敢的一面,她獨自一個人面對戰鬥,與傳統的迪士尼公主不同的是,女主角艾莎是《冰雪奇緣2》的英雄,不像別的迪士尼公主,她們都是被保護的對象,艾莎和水精靈的博弈,很大程度上區分了艾莎的與眾不同之處,這也是為何導演詹妮弗·李認為,艾莎和水精靈的對抗,是電影中非常關鍵的一幕。

20xx《冰雪奇緣2》觀看感想

20xx年,迪士尼出品的3D動畫電影《冰雪奇緣》憑藉超高口碑和出色的特效,斬獲了近13億美元的票房佳績,刷新了動畫電影的新記錄。

盼了6年,《冰雪奇緣2》如約而至,可結果竟然是不盡如人意。

許多明星給出了平庸續集,這樣的評論。最典型的當屬才子高曉松發微博聲稱“最好睡的電影”。

前作在豆瓣的評分為8.3,算是亮眼的成績。而《冰雪奇緣2》從開畫的7.7,已經跌至目前的7.3,可謂是難逃續集電影爛尾的宿命。

不吹不捧,小編個人認為,《冰雪奇緣2》真沒有這么差勁。

首先是劇情方面。兩部影片的時長相近,正片都是近90分鐘。第一部講述了艾莎、安娜兩位小公主的成長。

姐姐艾莎擁有製造冰雪的超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能力越來越強,甚至險些誤傷了妹妹安娜。為此,國王緊閉宮門,中斷了兩姐妹的聯繫。

後來,艾莎到了加冕的年齡,各國的領袖前來祝賀,戰戰兢兢的艾莎還是暴露了她的超能力,致使她只能驚慌失措地逃到山中,生活在自己構建的冰雪王國里。

最後,在妹妹安娜、克里斯托夫、 雪寶和漢斯的幫助下,兩姐妹重歸於好,艾莎也回到阿倫黛爾王國繼承父業,當上了女王。

續集主要圍繞艾莎總是聽到奇怪的歌聲,引起好奇,尋找真相的故事。

《冰雪奇緣2》主要圍繞當年父母的船隻遭遇海浪失蹤,與北地人的恩怨情仇而展開。期間,兩姐妹勇敢找尋真相,拯救阿倫黛爾。

因此,那些吐槽《冰雪奇緣2》的劇情太過簡單,小編看來,有點南轅北撤了。

個人覺得,續集構建的世界更加壯闊,對於迪士尼一向以故事來構建宏達特效的動畫電影來說,恰到好處,這有利於做出與之匹配的精美特效。

此外,《冰雪奇緣》著重表現兩個小姑娘孩童時期的童真、姐妹友誼;而續集則以成年人的視角,來展現了作為國王的責任擔當,彰顯了女性的勇敢,更難引起觀眾的共鳴。

此外,20xx年,《冰雪奇緣》已經刷新了動畫電影特效體驗的話,那續集可以用“出神入化”來修飾了。

《冰雪奇緣》中,女王艾莎用魔力構建的冰雪王國那一場景,一氣呵成、美輪美奐。

而續集中,無論是微觀,還是巨觀,影片的特效已經達到了動畫電影的最高水準。在雙機位雷射巨幕、杜比和IMAX版本中,《冰雪奇緣2》的視覺效果不比其他好萊塢斥資好幾億美元的大片差。

尤其是艾莎乘風破浪、馳騁水馬那一段場景,堪稱一絕。

如果真要找出續集與前作不能匹敵的地方,小編認為,只有歌曲了。

當年,《冰雪奇緣》的大火,與那首《Let Go》有莫大的關係。猶記得當時,這首歌曲被幾十個國家譯為本土曲風,傳唱度極高。

這一點,深知有珠玉在前,很難超越,迪士尼做了一個很好的處理。相信看過該片的觀眾都知道,《冰雪奇緣2》中的所有歌曲,都緊緊圍繞劇情而開展,融合度極高。尤其是主題曲《Into the Unknown》,好聽到哭。

在“片荒”的11月,能有《冰雪奇緣2》這樣美輪美奐、養眼的特效動畫電影衝擊一下感官,也是一種享受,何必再吹毛求疵。

畢竟,作為一門藝術,電影是拍給許多人看的,要深度、高度可以一個人看那些藝術電影,不要以自己的評判標準來定義眾人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