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電影少年的你觀後感精選5篇

《少年的你》影片對於校園霸凌、親職教育、未成年人犯罪探討比較深刻,是不可多得的題材突破佳片。小編整理了20xx電影少年的你觀後感精選5篇,歡迎借鑑參考。

20xx電影少年的你觀後感精選

今天,秋高氣爽,天氣明媚!我和我的朋友小牛楊來到了位於北京常營地區的一家電影院觀看由湖南帥哥易烊千璽和河北美女周冬雨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

這個片子主要講述了,一個學生妹被同班的社會飄姐霸凌,然後易烊千璽保護她的故事。看完片之後,我和小牛楊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我們被他們之間的情感深深的打動了,同時也感懷自己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談過這么美好的戀愛,淚水也為自己流。

說起情感,我又想起我的青春保養秘方。那就是敢一直衝!很多同學在遇到感情的困難之後,都會選擇“我們就是沒緣分”、“我的工作太忙了”等理由搪塞自己的感覺。但我覺得不對,真正年輕的人不會怕受傷!不會害怕失去!就像電影中的人一樣,哪怕遇到再大的苦難,都會選擇和彼此站在一起。而不像有的同學面對生活,面對工作,只會單純的“認錯”,認錯有什麼用?知道錯了還敢繼續沖才是真正的少年!

看完電影,我們開心的走出電影院,空氣也清新了,花兒也更美麗了。我們倆也更年輕了!我們才是《少年的你》!同時我們也希望自己早日找到另外那個少年!期待有一天也會有人對我們說:“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20xx電影少年的你觀後感精選二

看完電影后我的第一感覺是這是一部目標人群是中國小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反欺凌教育片,並非是商業大片,跟《我不是藥神》這類反映當下社會深刻問題還是有很大差距的。當然如此好的口碑,也可能證明我這種感覺是僅僅是門外漢的看法。觀眾會教育市場,市場也會反饋於觀眾。

同類型的電影讓我想起了去年日本上映的《聲之形》,同樣是從校園欺凌問題入手,但最後都進入男女主角的感情戲中。讓我覺得可笑的是好學生和小混混在一起的《少年的你》,好似在給觀眾“負心多是讀書人,仗義多是屠狗輩”的信息。為女主背鍋,還在警察面前表演拙劣的演技,自以為可以瞞天過海,結果不出意料地被特愛刨根問底的“成熟”警察識破。或許是因為熟悉她,心中認定女主“失手殺人”,這位警察就巧思妙計,逼她顯型。這劇情的設計上讓我感覺到中國過電影評審的不易呀。

同樣是教育人們現實的電影,我個人比較喜歡《百萬寶貝》那種以大機率現實收尾的電影。教導人去認清現實,並同時激勵且保護好自己。

20xx電影少年的你觀後感精選三

兩個完全不同人生軌跡和目標的人,兩個在不同極端的人,最後卻成為彼此珍惜視為比生命更重要的人,審訊室裝不認識那段,我覺得是最感動的部分,最直擊內心深處的是那股雙方骨子裡毫無疑問相信,和對對方堅定不移的愛。我相信沒有人能分開他們的,他們是深深的印在了對方的靈魂里的靈魂伴侶,他們有著共生關係當告訴陳念小北騙她的,他成年了時,陳念終於還是崩潰了。因為害怕他會永遠的離開,甚至消失在自己的生活中,那是她黑夜裡唯一的光啊,內心充滿了恐懼,無助,和掙扎。還好最後有一個還算不錯的結局。《少年的你》是我這么久以來看過的最細膩又震撼的電影。

讓我們知道原來這個世界是真的有人,生活在陰溝卻依然在仰望星空。

易烊千璽很棒,從《長安十二時辰》到《少年的你》,讓我們看到了見證了做為演員的易烊千璽在努力成長,也讓很多人看到了他是認真的在做一個演員。而不單單只是偶像。他是青少年的榜樣、楷模,一個正能量的少年!

年紀輕輕便有著異於大多數同年人的成熟內斂,心思細膩。他什麼都懂,可他卻從未抱怨。《少年的你》監製許月珍女士說“他還是小孩的時候受過困難,他好的時候也有很多人去攻擊他,所以我覺得他也是懂了那種孤獨之後,眼睛裡才會有那種感情的,有思想,有東西的。我覺得他是一個受過苦的小孩,但他沒有把那個苦加給別人,他能去理解其他人,去感受其他人,他懂得別人的痛苦,我覺得那個是他最可貴的地方!起碼近年吧,他是我見過,最美好的一個少年。”我這些年看著他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來,從開始的不被人看好小孩,到如今被那么多人認可,成為幾千萬冬粉的驕傲,看著他從孩子,到少年,再到如今的青少年!看著他臉上的笑一點點少了。易烊千璽,你做的已經夠好了!你的堅持、努力沒有白費,你做到了,我們也都看到了,我為自己能認識你,成為你的冬粉而驕傲!勇敢的去做你自己喜歡的事,記住你有紙鳥撐腰。希望你有一天能得到你想要的自由!易烊千璽,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後面。你保護世界,我們來保護你。

20xx電影少年的你觀後感精選四

等了一個夏天的遺憾,終於在秋天迎來了小北。作為原著粉的我懷著好奇和對偶像的崇拜慕名走進了電影院,看完影片後的我心情卻久久無法平息。整部影片圍繞“校園暴力”展開故事。主人公陳念為了考去北京來到一所復讀學校,原本最後的三個月她可以平平穩穩的度過,可是一件事情的發生卻打破了所有表面上的平靜。一位深受校園暴力的女生胡小蝶不堪所有的壓力從學校陽台一躍而下。鮮血染滿了一樓,但幾乎所有的學生似乎都冷血的缺乏同情心,只是拿出手機拍攝著發到網上,看到這裡我的心涼了半截,只有陳念走出來為胡小蝶蓋上校服保住最後的尊嚴。而之後胡小蝶所經歷的所有又重現在她的身上。以一位叫魏萊帶頭的女生從一開始往她的椅子上倒滿“鮮血”到後來放學後群毆她一頓,變本加厲。陳念為了躲避她們抄小路卻遇到了之後“點燃她生命的光”小北。她報警解救他卻被小混混們發現,摔壞了手機也失去了初吻。陳念自認倒霉以為一切結束,可是第二天開始,小北以說保護她為由默默守護,可被陳念一句我和你不是一路人打敗。被同學排斥,被故意用排球毆打,陳念隱忍過絕望過所以她決定反擊,她聯繫上曾經的警察告訴他們胡小蝶自殺的真正原因。魏萊等被休學,似乎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去,可是哪有這么簡單。魏萊等像幽靈一樣為了報復無處不在,堵在她家門口,拿著一籠子老鼠,手上的刀泛出的光同時讓我不寒而慄。在破舊小區裡的追趕,為了活命躲進垃圾箱,打給警察卻無人接聽的絕望都在陳念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陳念也只是一個十七歲的女孩子,對她來說,只有高考這條路能讓她重生,帶著她的媽媽脫離泥潭,拖著只有自己和媽媽的殘破小家“重生”。可是高考的最後幾個月卻過的異常艱難,她求助過,卻發現這世界上,沒有人會保護她。她形單影隻,她的身後一片空白。

她帶著僅有的希望來找小北,小北是她黑暗前能最後抓住的最後一點光亮。之後,小北默默成為了陳念身後的人,那個有些瘦小又倔強的身影,讓陳念的身後不再空空蕩蕩,每天上學放學相隔不遠的守護,也讓陳念無比心安。小北應該說是全片最讓人心疼的角色,他和那些少年一樣,都是背後空空蕩蕩,甚至更空無一人——他的父親早逝,母親因為帶著他被別的男人嫌棄,而選擇拋棄他。漫不經心說出這些話卻又翻身留下淚水,他也是個內心柔軟的人啊。一次意外,讓魏萊等人趁虛而入,拍攝毆打陳念撕裂衣服剪短頭髮的視頻,當小北回家看到這樣的陳念,抑制不住的怒氣使他抄起棒球棒轉身出門卻被陳念的一個擁抱制止。他陪他剃短頭髮,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安慰她的事情。當陳念說出自己要保護世界時,他在一旁溫暖又貼心的說:“那可說好了,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他也的確是這樣默默保護的:在上門催債時,會避開對方的妻子和蹣跚學步的幼子;在麻將館看到更小的孩子不敢偷錢包要被混混頭目教訓時,果斷出手。小北為了陳念付出了一切。陳念失手把魏萊推下樓梯造成死亡,小北把事情全部掩蓋成自己的過失,“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這是小北入獄前對陳念說的最後一句話。當警察趕到,小北被扣在地上,兩個人緊握的手被硬生生分開的時候,陳念眼裡的絕望,小北紅了的眼眶讓我的眼淚也不自覺的落下。少年少女的青澀感情已經不是大人們所說的懵懵懂懂,小北用他一生的自由去換陳念一個沒有污點的未來。後來的劇情回憶他還未入獄時兩人的美好,陳念走在陽光下,小北卻跟著她身後的陰影里“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後面”小北用一個晚上撕去了一牆貼滿通緝陳念媽媽的廣告。高考第二天,所有考生都有家長送花,小北因為入獄不能親生送給她所以綁了一路的雛菊。所有都細節都一點點戳中我的淚點。小北在警察局看著陳念被欺凌的視頻雖然說著“好玩”但眼裡的憤怒和緊握的拳頭又怎能表現不出他的心疼。原來喜歡一個人就算不說,也會從眼睛裡表達出來。陳念自首後和小北隔著玻璃的相見,兩人笑著笑著留下的淚水,也算對過去的釋然。鏡頭轉向兩個人在車內陽光照耀下的聊天,仿佛在暗示未來馬上到來的光明。影片的最後,大家都長大了,小北還是跟在陳念身後一起回家,當小北看到攝像頭的時候,他也不再懼怕了,沒有戴帽子,沒有低著頭,反而一直仰望地看著它,說明他們真的一起走向了光明 。影片結束了,卻反應出了現代社會的一些問題。施暴者魏萊為何會變成這樣?她家境富有,她的母親虛假偽善,父親因為去年高考成績不理想一年沒跟她說過話。她一面是強勢的霸凌者,一面是父母管教失當的受害者。老警察還說過一句話:關於校園暴力,回到教育部門,教育局讓你找校長,校長讓你找老師,老師讓你找家長,好不容易找到了家長,家長說,我在深圳打工呢,一年就見孩子兩回……願世間父母對孩子的關心都多一點,而不是建立在所謂的成績上。願世間的公平多過那些所謂的黑暗。站在塵埃里的人是不幸的,但總會有人在仰望星空…勇敢向校園欺凌說不!少年的你,保護著世界,世界也會保護著小小的你……

20xx電影少年的你觀後感精選五

這部電影,影片對於校園霸凌、親職教育、未成年人犯罪探討比較深刻,是不可多得的題材突破佳片。影片沒有一味地批判霸凌者,而是從霸凌者的家庭、霸凌者內部的鬥爭、霸凌者渴望被霸凌者不報警、周邊“圍觀民眾”的起鬨看熱鬧等情節,比較立體、深入地探討了校園霸凌現象,可以說,惡霸也不是一日誕生的,多種因素造就了霸凌現象。所以,治理校園霸凌現象也必然是複雜的,不僅要從校園入手,親職教育,社會道德倫理等都是應該考慮的方面。

但影片後程略有一點顯不足,那就是對反抗校園暴力的行為給予了過多的人文關懷,缺乏反抗校園暴力是否應該以暴制暴甚至以犯罪制暴,對於反抗程度的探討。固然,周冬雨和易烊千璽二人的角色演得好,也有值得同情的因素。但是影片後段過於煽情兩人的防抗暴力的行為,但其實這兩人串通起來“謀害”霸凌者的情節,也許不應該給與如此多的人文關懷。從最後的判決也可以看出,法律意義上,這個反霸凌的行為是過激了的,以至於周冬雨飾演的角色被判四年。其實如果影片最後給與反抗霸凌程度的探討和對“謀害”行為的反思,該片會更加豐滿,完整。

好的電影人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副面孔,Ta們是會隨情節的推進發生心理變化的。縱觀該片,影片中有二人從受害者到反抗者的轉變,如果結尾能再有從反抗者到對自己反抗過程反思懺悔者的轉變,對未成年人的引導性可能會更好,二位的演技可能會更爆表。

總之,瑕不掩瑜,這是一部難得的佳片。推薦大家去影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