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型史詩電影《古田軍號》觀後感5篇

作為向建國70周年與紀念古田會議勝利召開90周年的獻禮之作,電影《古田軍號》的上映有著重大的意義,不僅能了解黨的歷史和先烈的英雄事跡,更能讓我們在新時代里吹響奮進的號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20xx大型史詩電影《古田軍號》觀後感5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古田軍號觀後感

大型史詩電影《古田軍號》主要講述了老一輩革命家在福建閩西從事偉大鬥爭實踐的故事,

老師:一部不同以往的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從細節刻畫人物,從情緒拉近距離,讓劇中人物貼近現實生活,有血有淚,有笑點有衝突。

《古田軍號》在細節刻畫上很細膩,一些道具的運用很能打動人心、感動人意。比如那把貫穿影片始終的軍號,它浸透了革命戰士的鮮血,浸透了領袖對於普通戰士的大愛,每次出現都會讓人感動流淚。在劉安恭犧牲以後,在確定紅軍領章的樣式時,毛澤東選擇了他本不贊成但是劉安恭生前選定的樣式。看到這裡,誰人不被毛澤東的寬闊胸懷和真摯的戰友情義所深深感染?

相信很多年輕人平時很少看紅色主題電影,但是這部主鏇律紅色題材的片子卻拍得如此生動有趣,符合年輕人的胃口。同時徹底改變了我對歷史革命題材電影的偏見,原來革命歷史題材也能詼諧、生動、幽默、有衝突有刺激有笑有淚有喜有悲,讓我有衝動再回到歷史書中去探尋那段歷史。

觀看《古田軍號》是重溫革命歷史、學習革命先烈精神的良好機會;觀看《古田軍號》是敲響一次警鐘:如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觀看《古田軍號》不僅繼承了偉大的革命精神,思想水平也提升了,心靈得到了淨化。

通過這部影片,走近90年前的中國革命崢嶸歲月,感受老一輩革命家的使命與初心,進而銘記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古田軍號觀後感

《古田軍號》取材於1920xx年古田會議前後的一段歷史,影片並沒有迴避90年前那段崢嶸歲月中,毛澤東、朱德、陳毅等領導人為了共同的信仰,為探索革命真理而發生的情感衝突,並經過激烈的衝突後形成思想認識上的高度統一和新的基礎上的緊密團結,這也讓整個影片更加豐滿,更加立體。

《古田軍號》在部電影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創新。影片有政治勇氣,也有藝術智慧,對人物與事件的描繪恰到好處。這部影片雖然忠於歷史精神,但能夠跳出一般的歷史敘述,把具體的問題吃透了,因此可以把一般的敘述拆解,把古田會議前後的歷史進程重新塑造,形成影片中看到的故事情節,非常巧妙。

1920xx年,紅四軍在古田召開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會議指出:“紅軍要負擔宣傳民眾、組織民眾、武裝民眾、幫助民眾建立革命政權以至於建立共產黨的組織等重大任務”。會議批判了黨內的非組織觀點和絕對平均主義。古田會議已經過去90年,但會議精神穿越90年時空仍然鮮活如初,激勵我們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服務民眾必須堅持全心全意。古田會議的核心是規定了黨和紅軍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每一位黨員應該時刻牢記,我們的任務不單純是完成本職工作,本職工作背後更重要的是為民眾著想、為民眾辦事。離開了這個宗旨,談職能、談工作、談發展,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習總書記說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黨員需要牢記的初心,否則我們的工作和奮鬥就失去了蘊含的意義。

服務民眾必須強調組織保障。中國共產黨從一個只有50多個人的小黨,發展為一個有8800多萬名黨員、長期執政的黨,靠的是有力的組織保障。當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又開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歷史征程,這一段任務艱巨、使命光榮的歷程,需要每個黨組織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帶領民眾共同前進。如果黨員幹部只會自己單幹,必將失去力量源泉,服務民眾只能事倍功半。

服務民眾必須排除平均主義。服務民眾,離不開扶貧。習總書記多次感嘆,扶貧始終是他花精力最多的一項工作內容。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基層幹部把扶貧當做例行公事,搞絕對平均主義,以為一碗水端平就是工作到位,忽視了民眾的個體差異,導致扶貧工作效率低下,停滯不前。故筆者認為服務民眾尤其是服務困難民眾的過程中一定要精準服務,真正讓民眾得到“有尊嚴的幫扶”,“有溫度的發展”。

新時代必須要傳承好紅色基因,特別是心懷對革命先輩的崇敬與學習紅軍將士艱苦奮鬥的精神,致力打造一部有筋骨、有溫度、有情懷、有擔當的,無愧於先烈和藝術時代的精品力作,讓光輝的歷史再次煥發出時代的光芒。

古田軍號觀後感

《古田軍號》這部電影以紅軍小號手孫子的視角講述了革命前輩在艱難的歲月里所堅守的初心,展現了在國民黨圍剿下毛主席對革命道路的堅定,體現了一種紅色文化及紅色基因的傳承。這部電影裡的主鏇律就是傳承,是信念的傳承,道路的傳承,作風的傳承。

電影《古田軍號》將革命浪漫主義和革命現實主義相結合,展現出了我們黨和人民軍隊的初心和使命,讓我們感受到在那個年代,革命軍民為了國家所作出的無私奉獻和無畏犧牲,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學習

在影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龍凳舞,龍凳舞是福建等南方地區的傳統民俗活動,普遍存在於南方一些盛大的活動。影片的開始以龍凳舞引入故事,毛主席站在人群當中,嶄新的龍凳舞與長衫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跨越時空的安排心思非常的巧妙,包括影片中毛主席卸任前委書記轉移到其他地區,人們舞龍凳歡迎,這時整個畫面偏暗色系破舊的龍凳讓人感受到歷史與滄桑,龍凳舞的插入讓我們對這段歷史感覺歷久彌新,帶著我們回溯歷史感受炙熱的革命情感。最後朱毛分開作戰,朱德揮一揮手中的板凳與毛主席告別,一條板凳里蘊含了太多,是堅定的理想信念,也是吵不散的革命友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近代歷史反覆證明的客觀真理,是社會主義中國化的具體體現。劉安恭作為中央特派員來到紅四軍的隊伍中,蘇聯作為當時的“老大哥”十月革命的勝利雖然振奮了很多共產黨人的士氣,但是照搬蘇聯的一套顯然不符合中國的國情,電影中毛主席與劉安恭作為一個矛盾點,故事的發展過程與結果也就是我們道路選擇的結果。毛主席曾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深入到工作的內部,了解實際情況,尊重事實規律,我們才有可能做出正確的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道路,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傳承好我們的中國道路。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在影片中,毛主席的一句話非常引人深思 “你們要清楚你們是在為誰打仗”,直到現在這句話還在耳邊迴響。隊伍士兵毆打百姓,就關禁閉加強演練,毆打俘虜就讓士兵伺候俘虜照顧俘虜的起居。毛主席始終把隊伍作風問題思想問題當作帶隊伍的重中之重,定規矩,講章程,不拿民眾一針一線,團結民眾也是我們黨取得勝利的制勝法寶。電影中出現的官僚作風,流寇主義,形式主義,這些問題追根溯源就是一部分人忘記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無論什麼時期,我們都應該以人民滿不滿意、答不答應、擁不擁護為標準來要求自己,爭取做到“五個過硬”,答好時代的卷子。

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安平的台城精神,紅色因子生長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裡,成為我們的骨血,鑄就我們的精神。軍號在一代代的傳承,嘹亮的軍歌,是對我們英雄的贊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共產黨人的責任就在一絲一粒,一釐一毫之間。為中國人民謀幸福要落在實實在在的小事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在一代代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

古田軍號觀後感

由八一電影製片廠、福建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河北廣電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湖北長江電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古田軍號》,是紀念古田會議勝利召開90周年、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召開5周年的獻禮影片,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20xx年重點國慶獻禮片。電影講述了1920xx年,紅四軍到達閩西,特別是到古田後,毛澤東、朱德、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古田會議”前後發生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故事。

1920xx年,紅四軍在古田召開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會議指出:“紅軍要負擔宣傳民眾、組織民眾、武裝民眾、幫助民眾建立革命政權以至於建立共產黨的組織等重大任務”。會議批判了黨內的非組織觀點和絕對平均主義。古田會議已經過去90年,但會議精神穿越90年時空仍然鮮活如初,激勵我們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服務民眾必須堅持全心全意。古田會議的核心是規定了黨和紅軍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每一位黨員應該時刻牢記,我們的任務不單純是完成本職工作,本職工作背後更重要的是為民眾著想、為民眾辦事。離開了這個宗旨,談職能、談工作、談發展,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習總書記說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黨員需要牢記的初心,否則我們的工作和奮鬥就失去了蘊含的意義。

服務民眾必須強調組織保障。中國共產黨從一個只有50多個人的小黨,發展為一個有8800多萬名黨員、長期執政的黨,靠的是有力的組織保障。當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又開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歷史征程,這一段任務艱巨、使命光榮的歷程,需要每個黨組織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帶領民眾共同前進。如果黨員幹部只會自己單幹,必將失去力量源泉,服務民眾只能事倍功半。

服務民眾必須排除平均主義。服務民眾,離不開扶貧。習總書記多次感嘆,扶貧始終是他花精力最多的一項工作內容。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基層幹部把扶貧當做例行公事,搞絕對平均主義,以為一碗水端平就是工作到位,忽視了民眾的個體差異,導致扶貧工作效率低下,停滯不前。故筆者認為服務民眾尤其是服務困難民眾的過程中一定要精準服務,真正讓民眾得到“有尊嚴的幫扶”,“有溫度的發展”。

新時代必須要傳承好紅色基因,特別是心懷對革命先輩的崇敬與學習紅軍將士艱苦奮鬥的精神,致力打造一部有筋骨、有溫度、有情懷、有擔當的,無愧於先烈和藝術時代的精品力作,讓光輝的歷史再次煥發出時代的光芒。

古田軍號觀後感

電影《古田軍號》能夠讓我們緬懷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追憶紅色政權從哪裡來,對於繼續發揚革命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矢志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古田,在人民軍隊的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們黨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地方,是我軍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軍隊定型的地方。早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就曾先後7次來到這裡。時至今日,面對軍隊改革建設,習主席仍呼籲大力倡導“古田”會議精神,謹記老一輩革命思想。

古田見證了人民軍隊建立之初的一無所有到獲得人民的認可和如今的強大,見證了隊伍思想的發展、不斷成熟,見證了政治建軍的可行性與前瞻性。雖古田歷史已然難尋,但“古田”精神卻隨歲月長河流淌至今。縱觀習近平主席幾次關於軍隊建設和慰問系列講話中,不難發現政治建軍始終是他強軍戰略的第一部署、第一要素。可見“古田”會議精神所提出的政治建軍對軍隊建設發展的影響以及歷代國家領導人對其的重視。當今世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世界格局的日益更變,經濟文化的不斷衝擊,國防成了躋身世界前列為國保駕護航的決定性因素,而國防實力的有望提高依賴於人民軍隊的良好發展。人民軍隊被寄予如此厚望,是至高榮耀,更是不容懈怠的責任。

卓越的思想政治是軍隊凝神鑄魂的根本、基礎、前提要素。無論何人,身處何地,理應牢記歷史,時刻鞭笞自己,“古田”精神不可丟。

我們一定以觀看《古田軍號》為新的起點,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我們要全力組織好影片的宣傳推廣,讓廣大幹部民眾特別是青少年都來了解這段烽火硝煙的歷史,讓“古田軍號”在衡水大地永遠嘹亮,集結起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市、美麗衡水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