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5篇觀後感精彩評論450字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導演餃子執導的國漫電影,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喊出了國漫的崛起,是20xx年暑期最火電影,以一往無前的衝勁,目前票房已經突破40億,同時在北美上映。哪吒加油,國漫加油,希望以下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

哪吒要自己承擔自己的命運,但我知道敖丙會和他一起,就很踏實的感覺。忽然心裡一驚——自己沒有敖丙那么厲害的“朋友”,難受了好久才想起來自己不用受天雷…

因為很多人看完都在朋友圈力薦,忽然就想用它解鎖🔓第一場一個人的電影。

啊 巨幕廳!啊 3d!啊 杜比聲!一場裡面就坐了不到10個人?這也太適合一個人看了叭…

進場後…喔 3d效果…還行,喔 杜比聲…還可以,唔 巨幕…emmm等我下次有錢,我要買再貴一點的場次…

畫面很棒!敖丙好帥!太乙真人好可愛!改編得很大膽,有新意,還不造作。

但劇情有點單薄,能提前猜到劇情走向,雖然依舊很“爭氣”得被每一個淚點和笑點戳中,但留不下太深的印象,也沒有激起多深久的共鳴。只能說可以一看,劇情沒有期待的那么精彩。

三個彩蛋很走心,片尾曲也很好聽,忘記帶眼鏡,看不清那些只停留在片尾但為這部電影付出巨多心血的幕後人,有點辜負導演心意的感覺…然後…非常好奇第二部的劇情,想看!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二

今晚一個人去看了哪吒,哪吒這個角色挺讓人有感觸的。其實,我一直覺得自己內心也有一股邪惡的力量,很多的時候我提醒自己要一心向善。在沒有外力壓迫的時候,我的確有一顆柔和善良的內心,生活工作中,我總覺得一場相識,不要彼此為難,不要辜負了這份相遇的緣分。但人心複雜,很多時候你不想為難別人,到最後往往被為難的都是自己。慢慢的,內心就冷漠起來了,遇到事情的第一反應都是猜忌別人,而不是站在別人立場著想,那種體諒別人聖母情懷了,再也難以立刻浮現出來了。

內心平和的時候,依然覺得這個世界充滿愛。一旦舉步維艱被為難了,所有淚氣都冒出來,內心是寧願死道友不可死貧道的猙獰。說到底,人都有一份自私的心魔,在不痛不癢的時候,這份心魔並不明顯,只是利益衝突的時候,這份心魔也同樣會被放大。哪吒最後,說命運是自己選擇的,可命運是一份不可言說的禁忌,我不知道如何解釋命運。有時候高舉道德枷鎖勇往直前,覺得自己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其實我明白水至清則無魚。只是左邊清明,右邊餛飩,不知道如何從這條縫隙獨善走過。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三

今天一個人去看了哪吒,一直在聽別人討論,今天終於去看了。看的途中哭了好幾次,我不知道怎么抒發我的感受 哪吒太苦了,不過還好他有疼愛他的父母和師父,他渴望他人的認同和陪伴,他一個人孤獨的過了這幾年,當他終於有了第一個朋友,只不過是陪他踢了一次毽子而已,當然他們還打了一架,他終於有了玩伴,所以他在過生辰的時候特別高興的給敖丙遞了邀請函,希望他能來參加,我看到這裡哭了好幾次,真的我特別心疼,後來他知道了真正的身世又坦然的接受了自己的死。我不知道怎么說,就是感覺一個人好像性格是可以被後天所改變的,魔丸又如何,只要不做惡事,還是可以成為好人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你做自己又怕什麼呢?

敖丙也是一樣,承擔著龍族重任,從小沒有玩伴,哪吒也是他唯一的朋友,他是靈珠可是他面對自己的族人和陳塘關的百姓他還是選擇了自己的族人。世事總難料。人和人在不同的立場上總是難以選擇,百姓怕自己受到傷害所以怕妖怪,不敢面對哪吒。李靖斬妖除魔所以面對幫了他的敖丙還是執意除去他的斗篷,人都是自私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立場,沒法站在上帝視角去面對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立場。 可是做自己也很重要,不因其他人的看法而改變自己,我命我主!!!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四

是不是大家對國漫要求比較低啊,真心覺得最多7分。前面一堆尬梗,後面開始口號+說教,角色不豐滿,人物心理轉變非常突兀,還是個木偶,導演編劇開心就好。對國產電影就兩個要求:1是別拿觀眾當傻子。2是做減法,想表達的東西不要太多,先把故事講好。不過無所謂,拍成這樣都大批人吹上天,好像從來沒看過電影。引用句招罵的,大眾審美就是臭狗屎。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五

這屆哪吒多了一個暱稱——吒兒,聽到這個稱呼就能立刻聯想到李夫人的一臉寵溺。那么問題來了。事實上哪吒還有兩位哥哥,金吒和木吒。同是一個娘胎里出生的,名字里都有一個吒,待遇怎么就不一樣呢(此處求兩位親哥的心理陰影面積)。

另外大家如果試試代入“渣”這個諧音字也是有些樂趣的。試想不管是渣男還是渣渣,以後都多了一個有(自)愛(嘲)的別稱——渣兒,聽起來是不是可愛多了。而實際上,如果把這個字代入這部電影也不至於有違和之感,且聽我慢慢分解。

“渣”這個字,我覺得可以解釋成對感情的背叛,不管是愛情還是友(基)誼(情),都可以套用。在這部電影裡,哪吒和敖丙就經歷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背叛。作為命中注定要相愛相殺的兩個人,他們起初都把對方當做自己最好的朋友,但宿命所在,難保不會背叛感情,最後還是以敵人的身份打得難解難分,不可謂不渣啊。

以上看來,兩位小盆友的愛恨情仇(小盆友哪來這么多的愛)是絕對的故事主線,那就讓我們先從他們倆的角色開始講起吧。

這部電影的角色延續了二次元世界裡面經典的男主和男二的設定。這個設定通常表現為,男主一身熱血,拼搏救世(價值觀擔當),男二冷酷俊美(顏值正義),能力尚可但常常執迷不悟。這兩個人,一冷一熱,一個靠顏值,一個拼實力。想來聰明的編劇們也明白,集顏值和實力於一身太過bug,觀眾的代入感不強。而把這兩個屬性拆開分在不同人的身上,各有側重,也許還能撞出一些火花。

這屆的男二也不遑多讓,敖丙圈粉無數。但顏控們也不要高興得太早,其實回想起來,在老版《哪吒鬧海》裡面,你們家小哥哥長這樣(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而且東海三太子敖丙還是個妥妥的反派。那時候的哪吒倒是保持了本色,也是熊孩子一枚。此處替大家找補點劇情回來:哪吒跑到海里洗澡,順帶洗洗混天綾。洗著洗著發現用混天綾在水裡轉圈圈還挺好玩的。但混天綾可不是紅領巾(這熊孩子也當不了少先隊員),把這樣一個神器攪到水裡自然把龍宮都驚動了。於是龍王派夜叉出來巡視,誰知哪吒一時失手把他打死。這下事情鬧大了,三太子氣急敗壞親自出馬。哪吒這邊也是洗個澡還不得消停,正煩著呢,誰也不是省油的燈,於是兩邊就掐起來了。結果很明顯,主解環傍身的哪吒輕易地打敗了敖丙,還抽了龍筋(一言不合就抽筋,可以說是非常殘暴了),興沖沖地拿回去要給父親李靖做腰帶(實力坑爹啊)。由此發端,龍王憤而上天告狀,以致天庭興兵伐罪。

所以一念至此,在看到預告片裡的敖丙的時候,我心裡著實為劇情捏了一把汗。這注定要斗在一起的兩個人,不會真的要鬧到這個地步吧。我表示畫面太慘,不忍再看,還好最後的大團圓結局讓我鬆了口氣(給編劇加雞腿)。

編劇的雞腿不是白加的,他們的表現值得一贊。為了實現以上的角色設定,腦洞大開的編劇們,把原來的靈珠子拆分成了靈珠和魔丸的雙核系統(還帶指紋識別)。然後通過錯誤的分配引起的身份錯位,造就了兩個角色尋求變化的原動力以及後面的所有衝突。

講完了最重要的兩個角色,讓我們回到導演要表達的主題上來——“若命運不公,就和它斗到底!”。

命運到底是什麼,是天時,地利,人和。命途多舛者,於此三脈,必有一失。觀眾的注意力通常都是被主角吸引著,其實在這個影片裡,努力奮鬥的不僅僅是哪吒而已,有三路人馬都在為自己的命運鳴不平:

---懟天懟地的哪吒最後要對付的大boss其實不是自己的身份(細想下,身份帶給他的反而是逆天改命的資本),而是天劫。這個天劫倒是挺守時,說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是後來,一點不含糊。所以哪吒小盆友,你還真是不得天時啊。

---修煉千年的申公豹,出身低賤,輪迴於畜生道,可謂地不利。他倒算是個有手段的,把關係戶(哪吒)的升學指標(靈珠)派給了敖丙(困難民眾),苦心經營,試圖走個捷徑修煉成仙,誰料滿盤皆輸。

---龍族應該算是遇人不淑,遭天庭所忌,禁錮於天牢。名為看守,實在和犯人沒什麼兩樣,只好寄希望新生代的力量,集全族希望於他一身。

我國傳統神話中的隱喻中,無不是在暗示著現實社會的等級森嚴和不公平,所以不管是之前的大聖歸來還是這次的哪吒,都傳承了這一世界觀。這其實在客觀上滿足了部分觀眾的隱性需求。現階段人們對於逐漸固化的階級的擔憂也許在哪吒喊出那句“去你個鳥命”的時候得到了些許釋放吧。

如果說人物和故事是一部電影的里子,那么視效就是面子。這部電影的視效集中展現在了山河社稷圖中天馬行空的想像里,這些驚艷的畫面讓我嘆為觀止,也為國產動漫的進步而深受鼓舞。

目前哪吒的票房已經接近四十億,給國漫行業提振的信心不是一星半點,微微星火終成燎原之勢。讓我們期待未來國漫神話宇宙的逐漸展開,能夠很快看到哪吒和敖丙後來的故事。

鑒於敖丙小盆友比較乖,以後在感情上應該不會出什麼麼蛾子;哪吒就不一定了,這暴脾氣,一不小心容易把關係鬧掰,所以目測以後的衝突大機率是從哪吒開始。

所以,相愛相殺,必有一吒(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