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6篇觀後感精彩評論

《哪吒之魔童降世》講述的是魔丸轉世的哪吒從小就遭到很多的偏見,只有父母十分疼愛哪吒,而面對命中注定的雷劫,哪吒又將做出怎么樣的選擇呢?希望以下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

看了有一段時間了,說實話,覺得故事線有點無聊,但是動畫製作的很好,尤其四個人在畫中搶筆的場景,印象很深,製作很棒!敖丙和哪吒兩個人的感情進展的有點快,敖丙去還乾坤圈還有後面和哪吒一起歷劫都有點牽強,有點可惜了。不知道續集會怎樣發展,敖丙會不會復活,原著的話肯定是要死的,希望改編的能讓人更容易接受吧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二

點映的時候去看的,對國漫一直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剛開始看到哪吒的黑眼圈真的接受無能。但是往後看下去也不知道是習慣了還是咋滴,劇情真的好好看!!很緊湊,沒有為了劇情而劇情,就很順其自然的發展。挺好的,國漫加油!!!明年的姜子牙我很期待呀,希望不會讓我失望吧。這應該是第二部讓我想要二刷的電影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三

不愧是“國漫之光”,全程笑點與淚點齊飛,各種段子精彩鬼馬,看到了中國山水和傳統文化的全新呈現,還有親情、友情、師徒情的另類解讀。社稷圖的虛擬遨遊簡直不要太震撼,看到了祖國八千里路雲和月,青綠山水圖在熒幕上復活了。這個故事的理念一點都不新鮮,我命由我不由天,很多仙俠玄幻里都有過,比如古劍奇譚的百里屠蘇,比如誅仙的張小凡,比如擇天記逆天改命的陳長生,比如最近火爆夏日的夷陵老祖魏無羨,就像哪吒揪著敖丙的領子說得那樣: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算!畢竟是主角,擁有閃瞎人眼的光環,雖然生來魔丸附身活不過三歲,雖然小小年紀畫煙燻妝扮不良少年,雖然經常lose control一人擔當一個拆遷隊,雖然各種傲嬌火爆脾氣一點就炸,雖然差一點點就把老爸串成烤串,但是沒關係,你是主角,你總會在關鍵時刻懸崖勒馬拯救世界,你總會有爹娘的愛師傅的愛來拯救,你總會大難不死浴火重生,威風凜凜光芒萬丈。反觀另外一個孩子,同樣是個三少爺的龍三太子敖丙,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情人物。從《封神演義》原著來看,這孩子就很悲催。任性的哪吒在東海附近洗澡澡,玩得太嗨皮把東海龍宮給震得七葷八素。老龍王當然要派手下去瞧瞧什麼情況,先派出去巡海夜叉,分分鐘被哪吒打死。第二次派出的就是三太子敖丙,兩位三太子一言不合打了起來,結果……敖丙被哪吒打死,還被抽了龍筋回家給老爹當腰帶。擱現在,這就是官二代橫行霸道哪家強的故事啊!這片裡,敖丙仍然是個美強慘,只是…… 美得太出色了!這一身銀袍從天而降的出場,華麗麗地超越了橫貫古今的各大偶像劇男主,引發影院裡一波心跳失律。待兜帽脫落,露出一張慘絕人寰的盛世美顏,熒幕上已經被星星眼攻占了。接下來,跟小哪吒的海邊你來我往來去如風地踢毽子,暖死人了有木有?再接下來,得知哪吒就是跟自己互換了命格而注定要在不久之後遭遇天劫的那個孩子,這傢伙居然內疚了!在申公豹這樣野心勃勃的師父、龍王這樣歇斯底里的父王教導下長大的娃兒,心底居然還是這么柔軟,簡直是出淤泥而不染好不好?慘也真是慘出了天際!威名赫赫的龍族居然淪為獄卒,還是跟囚徒差不多待遇的獄卒。我想說,龍王是個傻白甜吧,能鎮壓了四海八荒所有厲害的妖邪大魔,業務水平應該是很出色的,是怎么就淪落到全族被禁錮在海底煉獄這種境地的?這點來說,餅餅小盆友的天真良善,這是根兒上的問題啊。爹傻,害得敖丙小同學還沒出生就背負上扭轉全族命運的重擔,還要跟一見鍾情(額,應該是一見如故)的哪吒生死相戰,著實是慘得不要不要的。哪吒是遭到了全世界的質疑和詆毀,但他至少見過、抵抗過、戲耍過全世界。而敖丙,是真正的孤獨。偌大的海底,只有無窮無盡的怨氣,一群淒悽慘慘半死不活的族人,還有一頭居心不良的豹子。空有一張盛世美顏,卻不敢見於世人。哪吒說,你是我唯一的朋友。他動容了,因為這個小屁孩兒,是唯一一個拿他當朋友的“外人”,就是他的全世界。所以他不惜暴露龍族秘密,也要組織朋友弒父。所以他忘掉了從出生以來就被耳提面命的復興大業,義無反顧地跟哪吒一起抗下天劫。我被這個少年圈粉了。始於顏值,陷於性情。結局對哪吒一家人來說是皆大歡喜,但對敖丙來說卻是生死攸關。期待20xx年的姜子牙里,能給這個少年一個出路。願所有的孩子都被友善對待。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四

其實我在點映的時候就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算是看的很早了。當時看完它也就放下了,偶爾會留意網上的動態卻也沒有很放在心上,直到過了大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我開始感覺上不太好了。整個暑假《哪吒》幾乎一直在“刷屏”,無論是各種好評還是電影票房從20億一直破到45億。我也由一開始的不太在意變得十分困惑。這樣講,在豆瓣上《哪吒》上映之後曾拿到的最高評分是8.8分(也有可能是8.9分,我記不清了),後來沉澱下來現在穩定在8.6分,而1994年的卡通片《獅子王》的評分也不過9.0分。這兩個卡通片無論題材、文化背景還是表現手法甚至出產年代都相差甚遠,可能這樣比較並不是十分合適,但是《獅子王》作為一代經典動畫起一個標桿作用未嘗不可。9分以上和9分以下當然還是有區別的,但是這兩個卡通片真的就只相差0.2至0.4分嗎?《哪吒》不是沒有好處,國產動畫也不是不能打8.6分,只是這部卡通片真的有“那么”好嗎?

我有必要提前說明一下,我個人很喜歡迪士尼的動畫,並不是說它出品的必是精品,但是其中有很多作品都代表了曾經一個時代極高的動畫製作水準,各種意義上。所以我會以其中的一些作為案例,主觀客觀的,那又怎么樣呢?

關於《哪吒》的故事:

《哪吒》的故事改編自《封神演義》和《哪吒鬧海》,與20xx年的《大聖歸來》以及去年的《白蛇緣起》一樣是對傳統神話故事的重新解讀。神話新編自然有天然的劇本優勢同時這些改編也各有優缺點,關於《哪吒》的情節有哪些好處,以及各種漏洞已經有很多作者和觀者都說過了,不再贅述。我說一些個人的觀點,我認為《哪吒》的故事表現張力不足。而這一點與後面人物的部分息息相關,具體的將會放到後面一起說。

關於《哪吒》的人物展現:

哪吒:(這應該是我文章要說的最主要部分。)

相信看過《瘋狂動物城》的朋友應該知道其中的第一主角是一隻叫朱迪的兔子,整個故事就是從她的視角來講述的。而如果當年你對《瘋狂動物城》很感興趣或者稍加留心你就會在許多相關的採訪和網頁介紹中得知,《瘋狂動物城》早先設定的故事主角並不是兔子朱迪,而是狐狸尼克。因為《瘋狂動物城》的靈感起源於《狐狸羅賓漢》中能直立行走會說人話的動物,所以以狐狸的角度講故事這種設定也不難理解,可是最終這個設定卻被推翻了,原因是以狐狸尼克的設定和遭遇講這個故事太過黑暗和消極了。

講回到《哪吒》,這兩個卡通片也同樣在題材、文化背景等方面不盡相同,但是客觀來說,兩個故事的角色設定卻有相似之處——狐狸尼克和哪吒。同樣是因為自己天生的條件受人歧視厭惡,同樣在別人的固有偏見下惱羞成怒,自暴自棄,最終也同樣要找回自我。

在這樣的前提下未嘗不可比較,而某種程度上哪吒就是當年被放棄的主角尼克。我並不是說迪士尼的決定一定是正確的,也不是說這種設定的角色能不能當主角,這些我都沒權利說,我只說我看到的。縱觀電影《哪吒》,魔丸作為主角,受到眾人歧視自暴自棄,最終也“改邪歸正”,雖然一直被村民區別對待的主角成長也不順心意,但是整體氛圍上保持在喜劇範圍,並不會給人壓抑痛苦的感覺。那么迪士尼當初的擔心是不是有道理呢?當然是有的,而《哪吒》沒有出現這種問題除卻兩個電影在故事背景設定的不同而減少的環境矛盾之外,還有兩個重要的原因——

其一是“哪吒”這個角色的表現張力不足,換句話說就是作為主角的哪吒其形象過於臉譜化。什麼是臉譜化?就是你只用幾個詞語就可以概括這個角色,沒有深刻性。哪吒被設定是“惡”的形象,但其實又有“善”的一面,看似擁有足夠的矛盾點,可惜人物設定與電影表現力是兩回事。哪吒在電影中並沒有很好的表現出善惡在他身上的思考,他是受到歧視,被人誤解,遇到對他好的人也體現了心底對認同的渴望以及對朋友的情誼這些美好的品質,如果他是配角這些當然已經可以了,可是作為主角卻遠遠不夠。

再次拿《瘋狂動物城》作為比較,狐狸尼克作為“改良”過後的故事的第二主角,故事前五分之三對他的刻畫已經十分細緻了,也交代了他被社會“扭曲”的本性,但是事實上到這裡為止如果兔子找到真兇直接happy ending,那么尼克也不過是一個刻畫細緻的臉譜式角色。而故事當然沒有止步於此。其全片真正的高潮並不是抓住綿羊市長的時候,而是在兔子朱迪“隨口”確認了食肉動物的野蠻本性,而狐狸尼克面對她拿出的防狐噴霧大失所望之時。曾經遭受的種種歧視與偏見再現,“種族”仿佛深刻骨髓的詛咒又一次應驗。最大的失望不是沒有人接受你,而是有人親密的接受了你,你卻忽然發現這樣的接受隔著一層玻璃。有人說有一種感情和厭惡接近,叫做無能為力。

而這一點在《哪吒》里表現的甚為寡淡,哪吒對抗的始終是“百姓”,即使是抗天劫可是說到底也不過是通過天劫將他在百姓眼裡“洗白”。哪吒的反抗是沒有遞進的,始終處在一個平面之內。他的父母愛他始終和他統一戰線,他唯一的朋友雖然和他打了一架,卻是因為奉了家族的命令,認知上並沒有對他產生“反抗”這樣的情緒。所以哪吒這個角色真的有設定里的那么慘嗎?電影體現出的他的形象根本沒有達到設定的效果。(這也正是《封神演義》原著與《哪吒鬧海》的高明之處,哪吒對抗的不僅僅是世俗,還有他最最親近的人)

其二是劇本表現張力的不足。原因也與哪吒的人設有關。因為是魔丸所以會受到很多不公正的待遇,這一部分當然要體現,但是不能過多體現,一方面來說體現過多風格自然就陰暗了;另一方面這種情節大同小異過多體現容易無聊。所以這部電影本來給我的感覺應該是略帶黑色幽默的新編童話,而最終這種感覺被無限削弱。(題外話,動畫電影其實容易出現這種情況,法國電影《貓在巴黎》為例,其本身的劇本設定也許是因為適應動畫的普及性而被削弱,由“偷竊”“黑社會”“丈夫死亡”“宿敵”等因素卻組成了平淡溫馨的兒童繪本故事。)

同時影片所要表達的核心主題“抗天命”我也並沒有什麼感受。電影裡通過李靖和太乙真人去天上的情節幾乎是強制性的跳過了哪吒的成長階段,等他回來哪吒已經沒幾天好活了。這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全劇的矛盾起點——哪吒要抗天雷。這與上面說的角色設定原因有關,而另一點我覺得也許是創作者過於貪心了。電影的時間本身就十分有限,無法像連續劇集的動畫那樣讓各方勢力慢慢成長,所以當電影在想要表現哪吒的同時還要表現龍族;在表現魔丸的時候還要對比靈珠,甚至還要分一些體現父母情深、師傅搞笑,這不過是一個不足兩小時的片子,或許是為後面的系列電影打下了基礎,但是單獨作為一部電影來講是不是過於匆忙?(另外,這同樣是動畫電影容易出現的弊病。20xx年定格動畫《魔弦傳說》為例,電影中要表現主角男孩一路歷險與取得寶物的經歷,這是一個漫長的成長過程,在電影中雖然表現的動畫鏡頭十分浪漫唯美,但是每個寶物的取得時間不得不一閃而過,失去了主角給人的成長感以及情感的遞進)我想如果《哪吒》不是一部動畫電影而是一部小說那么其在情節表現上會好很多,因為它有了充足的描述空間也不必擔心客群的接受程度。

敖丙:

這個角色在電影上映後也廣受大家喜愛,但我覺得從角色設定上來看也不過中規中矩無功無過。而相反讓我更感興趣的是關於龍族的設定。龍族不再是一方霸主,而是披上榮譽的“囚徒”,這種設定放在現當下的國內動畫與小說等作品中也許不能算十分新穎,但是這處改動卻依然很有意思,他打破了以往哪吒相關作品對龍族的固有印象,同時這種以“種族”定論善惡的觀念與魔丸受盡偏見的遭遇相互呼應。類比於《大聖歸來》中孫悟空與唐僧師徒身份的轉換,這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對於傳統神話的解讀讓人感覺十分有趣。

關於《哪吒》的笑點:

這也是大眾褒貶不一的重要一點,很多人認為笑點親民,親子娛樂沒什麼不好。也有人覺得笑點低俗,網紅橋段。我只說個人觀點,我覺得整部電影唯一成功的笑點是“申公公”。在我看來,一個真正好的笑點要不突兀,需要很多伏筆與鋪墊。要出人意料,但卻合情合理。要在當時笑過之後再想起來還是很有意思。而“申公公”這個點,故事從開篇開始就一直展示了申公豹口吃的特點,所以到達申公豹第一次和哪吒相見的電影后三分之一處,這個口誤承接的十分自然,但同時卻又是一個全新的設定,可以說是耳目一新,因為以前從沒有作品給申公豹起過類似的“外號”,而當前兩點都做到,第三點也算水到渠成。你再次想起這個地方,依然可以琢磨。

關於《哪吒》的HIGH點:

所謂“HIGH點”其實我只是指一句話,一句台詞,哪吒說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之所以說這是high點是因為很多人覺得這句話很“燃”,同時這句話也算是《哪吒》的中心主題,而且整個電影由這句話的出現也標誌著高潮的來臨。然而這句話給我的最大感覺是——“中二”。

“不服於命運”的主題不算新鮮了,或者換句話說已經是老生常談,基本可以總結絕大多數的商業動畫矛盾中心點都是故事主角不安現狀,反抗命運。甚至文學作品的本質也是如此,這種主題從開始有作品有思想也許就有了。不是說這種主題不好,而是我想說,這句話真的有必要喊出來嗎?有一些心聲喊出來讓人心生感動,有一些心聲喊出來就失了。

以20xx年動畫電影《小馬王》為例,主角是一匹名叫史比瑞特的美國西部野馬,故事中也充滿了對命運的抗爭。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鏡頭有兩個,一個是一開始野馬史比瑞特剛剛被抓住,它還很年輕,沒經歷過什麼,憑藉一股桀驁不馴的氣勢與的長官憤怒對視。而另一個鏡頭則是故事發展到將近結尾,野馬史比瑞特經歷了與愛人的生離死別、朋友的捨身相救、看到同族遭受苦難它也無能為力,而當它再次遇到那個,它依然抗爭,它嚮往自由,它奮力躍過山澗卻發現後面火槍手已經追上了,如果開槍,它逃無可逃,這個瞬間沒有對話,沒有心理活動,甚至除了子彈上膛之外也沒有背景音樂。有時候一個眼神就對抗了一切。

同樣再說回《哪吒》,即使這個時刻哪吒真的要說話,有那么多的話可以說,一定要如此直白的喊出來嗎?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樣正符合哪吒“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設,但是事實上我覺得與電影前一個多小時描繪的哪吒形象極其不符。哪吒因為從小受人偏見也沒人陪伴,所以他對自己的內心設防頗重,到他三歲的時候即使面對父母也不會直截了當說出心聲,更多時候的台詞對話包括打油詩里都帶著一種嘲諷和自嘲。在海邊被誤解了會發脾氣但不會去解釋,因為對於不信任他的人他不屑於解釋。這最後的“吶喊”反而像是為了抗爭而抗爭,所以我認為這句台詞拉低了哪吒的人設以及電影的。

關於《哪吒》的“成功”:

這部電影無論有多少人說它好或者不好,但是從目前所取得的整體評價、票房來看,世俗的角度他一定是成功的,而且可以說是大獲全勝。我不想說作為一部國產動畫來講它在技術上有了多少進步,在劇情上又究竟勝往昔者幾分。在我看來《哪吒》最成功的的地方是它一個暑期所帶動的話題與熱度。無論批評還是讚揚,甚至包括電影中發展出的cp討論,也許這一切是導演及團隊無意識達到的,也或許是有意行銷策劃,總而言之一個作品給了人討論的餘地就是一種成功。

我和有一篇文章的作者一樣,剛剛看完《哪吒》的時候自認為也公平公正的給這部電影打了三顆星。直到一月之後我開始被哪吒不斷刷屏,各種表揚與誇讚,我很迷茫,我覺得它實在沒有那么完美,於是我也詢問了我周圍一些看過這部電影的同齡人,以及一些長輩。很有意思的是他們在我剛剛問這部電影好不好的時候都會說好,可是我真的和他們聊起來他們也覺得有很多不足。於是我更改了評分由三星變二星。是的,我這么做也許沒什麼意義,總體的評分也不會因為我的一星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但其實我也不期望會那樣。對我來說,減少一星是提醒自己,理智的面對瘋狂的時代。

最後

正如同一個花了很長時間精心梳妝的美人。當她走到街上,眾人都讚賞她精緻的妝容和天生麗質這當然是好的,肯定了她起個大早的努力與辛苦。可是當前一百個人都這樣說了,第一百零一個人依然讚不絕口,這除了讓人淡淡舒心之外也將很快被拋之腦後。而如果第一百零一個人說到“你左邊臉的胭脂似乎沒有右邊塗的那樣勻稱”,那么是不是當她明天出門的時候就會更加完美呢?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五

哪吒不醜 超級可愛的 看了兩次全程沒有顧得上吐槽 只是覺得好好看 許多b站大佬都有做過影評 感覺說出了我心裡哪吒為什麼好的原因 真挺好看的 期待姜子牙期待封神宇宙 (身邊的直男竟然說不想去看 不喜歡看這種卡通片…… 無語 這哪裡叫卡通片 你才是最幼稚的吧)(祝願票房持續破破破)

《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後感六

個人覺得這是一部在搞笑和鬥爭背後的,一部十分優秀的教育片。可能因為本身是學師範的,所以對教育這方面比較敏感,我在電影中, 1.看到了哪吒如何處理和那些或畏懼或瞧不起他的村民們的關係(我不過分詆毀村民,因為我覺得人性如此,對未知災難的恐懼和從眾心理造成的,他們頂多是有些愚昧,不至於過分謾罵),首先是揚武揚威欺負回去,他表面看是贏了,其實內心空虛,他的心是輸了,尤其是在玩弄那幾個孩子讓他意識到,他就算再怎么搞別人,在別人心裡他也是個妖怪,在世人心裡只有出身。之後他被善意的謊言認為自己是可以拯救世人的,便也開始努力向善,雖然有的時候弄巧成拙,但他的一顆赤子之心的出發點是好的。最後結局裡他以一己之力拯救陳塘關,更是他為父親扛起來這份責任,也是不捨得百姓受苦。 2.是關於父母如何處理孩子被霸凌的問題,一開始是百般討好,之後是引導孩子向善與人交好,可以看出李靖夫妻這方面的教育觀念是有,但是可能因為道德問題對他人有點過於卑微軟弱。

3.是單親家庭如何照看教育孩子,我也是從這一點開始意識到這部電影的教育意味的,就是李靖上仙山求助,只留李夫人照顧哪吒,李夫人一邊要工作(守護陳塘關),一邊要照看兒子(還是個混世魔王),兩邊平衡不到位,但可以看出李夫人是以工作方面為主,可能是因為丈夫不在,自己要肩負起對百姓的責任,而陪哪吒的時間相對較少,所以哪吒才會陪娘親踢一會兒毽子就很開心。

嘮嘮叨叨大概也就這三點,其實李靖夫婦教育理念還是很不錯的,可圈可點,就是落實到手段,有點不太適合哪吒,好在哪吒最後懂得了責任,懂得了友情,懂得了反抗命運。這也是他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