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電影《古田軍號》觀後感優秀範文5篇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於《古田軍號》觀後感,希望你喜歡。

《古田軍號》觀後感

電影《古田軍號》能夠讓我們緬懷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追憶紅色政權從哪裡來,對於繼續發揚革命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矢志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古田,在人民的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們黨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地方,是我軍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定型的地方。早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就曾先後7次來到這裡。時至今日,面對改革建設,習主席仍呼籲大力倡導“古田”會議精神,謹記老一輩革命思想。

古田見證了人民建立之初的一無所有到獲得人民的認可和如今的強大,見證了隊伍思想的發展、不斷成熟,見證了政治建軍的可行性與前瞻性。雖古田歷史已然難尋,但“古田”精神卻隨歲月長河流淌至今。縱觀習近平主席幾次關於建設和慰問系列講話中,不難發現政治建軍始終是他強軍戰略的第一部署、第一要素。可見“古田”會議精神所提出的政治建軍對建設發展的影響以及歷代國家領導人對其的重視。當今世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世界格局的日益更變,經濟文化的不斷衝擊,國防成了躋身世界前列為國保駕護航的決定性因素,而國防實力的有望提高依賴於人民的良好發展。人民被寄予如此厚望,是至高榮耀,更是不容懈怠的責任。

卓越的思想政治是凝神鑄魂的根本、基礎、前提要素。無論何人,身處何地,理應牢記歷史,時刻鞭笞自己,“古田”精神不可丟。

我們一定以觀看《古田軍號》為新的起點,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我們要全力組織好影片的宣傳推廣,讓廣大幹部民眾特別是青少年都來了解這段烽火硝煙的歷史,讓“古田軍號”在衡水大地永遠嘹亮,集結起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市、美麗衡水的磅礴力量。

《古田軍號》觀後感

看了電影《古田軍號》後很震撼,感慨良多,看到很多熟悉的場景,從丁屋嶺到文昌閣到廖氏宗祠。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應當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作為工作在古田的青年鐵警,我們更要傳承好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以革命先烈為榜樣,自省自勵,牢記黨的光榮歷史。

電影《古田軍號》的初衷是為了和當代的青年人保持同樣的語境,給他們有更多的代入感,從而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通過感受老一輩革命家的使命與初心,進而銘記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作為一名八閩大地的青年幹部,來自蘇區老區的基層幹部,要學深悟透新思想,弘揚優良作風,敢於擔當作為。

堅定理想信念,加強自身學習。要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始終把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著力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不斷提高政治理論素養和業務能力。注重學習質量,提高學習效果,真正做到學深學透、全面領會、深刻理解。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弘揚優良作風,做到求真務實。20xx年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古田召開,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福建古田是我黨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地方。我們要從古田會議精神中汲取養分,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幹”的優良傳統作風。帶頭執行,率先垂範,深入基層一線,做好調查研究工作,真正為民辦實事、辦好事。提高工作的執行力,堅持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改善工作方式方法。

壓實工作責任,勇於擔當作為。進一步強化工作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從民眾所想、所急、所憂的小事入手,在幹部民眾中發揮黨員幹部模範帶頭作用。作為一名青年幹部,更應該立足本職工作,強化責任擔當,以更加積極向上、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為推動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中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繼承和發揚古田會議精神,有利於推薦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有利於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回望,我們不忘初心;前行,更加牢記使命。

古田,閃爍著光輝的歷史,在寂靜的小鎮靜靜地流淌。那歷史的回聲,激盪在小鎮的上空,從小鎮飛越群山叢林,光芒千秋。

《古田軍號》觀後感

影片取材於1920xx年古田會議前後的一段經歷,用真誠的藝術表現和創新的手法,以一個紅軍小號手的視角,講述了紅軍從井岡山突圍到閩西期間,年輕的革命領袖帶領年輕的紅軍,在絕境中探索真理,開闢了中國革命成功的非凡歷程。影片並沒有迴避90年前那段崢嶸歲月,毛澤東、朱德、陳毅等革命老前輩為了共同的信仰,為探索革命真理而發生的情感衝突,並經過激烈的衝突後形成思想認識上的高度統一和新的基礎上的緊密團結,這也讓整個影片更加豐滿,更加立體。

這部影片改變了我對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的偏見,讓我知道原來革命電影也能激情生動、詼諧幽默、富有現代氣息,很符合我們年輕人的口胃。作為90後,我們沒有經歷那個崢嶸苦難的歲月,它讓我們非常直觀的了解了當時紅軍的境況是多么的艱難,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由毛澤東主席倡導的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重要性。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幹警,我們要認真學習古田會議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盡心盡力地乾好本職工作,並且我們有責任傳承好、發揚好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強化使命擔當,積極為革命老區的平安穩定保駕護航,奉獻我們的青春和力量。

《古田軍號》觀後感

“軍號”的傳承

7月13日,由陳力導演執導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古田軍號》展映活動在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誕生地——安平縣舉行。《古田軍號》以紅軍小號手孫子的視角講述了革命前輩在艱難的歲月里所堅守的初心,展現了在國民黨圍剿下毛主席對革命道路的堅定,體現了一種紅色文化及紅色基因的傳承。這部電影裡的主鏇律就是傳承,是信念的傳承,道路的傳承,作風的傳承。

“理想信念猶如精神之鈣,共產黨人的鋼筋鐵骨就是由精神之鈣鑄就。”影片中貫穿始終的就是龍凳舞,龍凳舞是福建等南方地區的傳動民俗活動,普遍存在於南方一些盛大的活動。影片的開始以龍凳舞引入故事,從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拿著手機拍攝龍凳舞表演,毛主席站在人群當中,嶄新的龍凳舞與長衫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跨越時空的安排心思非常的巧妙,包括影片中毛主席卸任前委書記轉移到其他地區,人們舞龍凳歡迎,這時整個畫面偏暗色系破舊的龍凳讓人感受到歷史與滄桑,龍凳舞的插入讓我們對這段歷史感覺歷久彌新,帶著我們回溯歷史感受炙熱的革命情感。最後朱毛分開作戰,朱德揮一揮手中的板凳與毛主席告別,一條板凳里蘊含了太多,是堅定的理想信念,也是吵不散的革命友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近代歷史反覆證明的客觀真理,是社會主義中國化的具體體現。劉安恭作為中央特派員來到紅四軍的隊伍中,蘇聯作為當時的“老大哥”十月革命的勝利雖然振奮了很多共產黨人的士氣,但是照搬蘇聯的一套顯然不符合中國的國情,電影中毛主席與劉安恭作為一個矛盾點,故事的發展過程與結果也就是我們道路選擇的結果。毛主席曾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深入到工作的內部,了解實際情況,尊重事實規律,我們才有可能做出正確的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道路,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傳承好我們的中國道路。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在影片中,毛主席的一句話非常引人深思 “你們要清楚你們是在為誰打仗”,直到現在這句話還在耳邊迴響。隊伍士兵毆打百姓,就關禁閉加強演練,毆打俘虜就讓士兵伺候俘虜照顧俘虜的起居。毛主席始終把隊伍作風問題思想問題當作帶隊伍的重中之重,定規矩,講章程,不拿民眾一針一線,團結民眾也是我們黨取得勝利的制勝法寶。電影中出現的官僚作風,流寇主義,形式主義,這些問題追根溯源就是一部分人忘記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無論什麼時期,我們都應該以人民滿不滿意、答不答應、擁不擁護為標準來要求自己,爭取做到“五個過硬”,答好時代的卷子。

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安平的台城精神,紅色因子生長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裡,成為我們的骨血,鑄就我們的精神。軍號在一代代的傳承,嘹亮的軍歌,是對我們英雄的贊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共產黨人的責任就在一絲一粒,一釐一毫之間。為中國人民謀幸福要落在實實在在的小事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在一代代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

古田軍號_有感

看完《古田軍號》,感覺導演有很強烈的現實關懷,將古田會議的很多情節置於今天,依然有借鑑意義。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不要搞的問題。思想不統一,沒有政治觀念,就是一盤散沙。紅四軍在贛南、閩西根據地面臨無比危險的形勢,危機四伏,鬥爭環境極其惡劣,在這樣的情況下,毛澤東同志依然堅持,隊伍不整頓,那么拉出去也是死路一條。秉承蘇聯革命信念的劉安恭則堅持要軍事訓練,思想政治上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事實證明,毛澤東同志是正確的,而且這也被之後歷次勝利直至奪取政權直至現在所證明。 思想政治問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是根子上的東西,解決不好,行動上就會有偏差。包括現在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有的人就說現在國內國外形勢這么嚴峻,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這么艱巨,工作壓力這么大,還有沒有必要開展?反映在行動上,就是對主題教育表面上重視,實際上放鬆,在學習中以工學矛盾為藉口走過場。這恰恰說明了開展主題教育必要性,只有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才能更好卸下包袱,增長本領,開展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任務,應對好國內國外的風險挑戰。 二是民主集中制的問題。中國共產黨是在民主集中制原則上創建的,自建黨伊始就繼承了馬克思主義政黨關於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傳統。貫穿影片始終的問題就是民主集中制問題,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是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既明確要求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又明確要求善於發揮下級黨組織的積極性,體現了維護黨中央權威和充分發揮下級主觀能動性的有機統一。

現在要求做到“兩個維護”,並不是對於中央命令機械地執行。毛澤東同志曾指出:“盲目地表面上完全無異議地執行上級的指示,這不是真正在執行上級的指示,這是反對上級指示或者對上級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現在,有些地方動輒以中央沒有發文為由不予辦事,其實是不研究政策,不主動擔當,在消極抵抗中央命令,這不僅無助於維護中央權威,反而還消減了中央權威。正確的做法是在執行基礎上,根據發展中遇到的情況問題,及時反映,再予以調整。古田軍號中,黨中央得知粵桂軍閥正在激戰,命令紅四軍主動出擊,由於信息不通暢,等到命令下達到紅四軍時已經過了二十六天,粵桂軍閥激戰已經結束,紅四軍急忙派陳毅去向中央反映情況,中央也及時對此進行了糾正。也正因為陳毅去上海向黨中央反映,才有了對紅軍和黨的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的“九月來信”。 三是執政基礎的問題。黨的執政基礎,就是包括階級基礎在內的黨的民眾基礎。黨員幹部密切聯繫民眾是增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的基礎工程。影片中,紅四軍要建醫院,當地民眾把家中的門窗拆了送來醫院當病床,毛澤東同志看到暴風雨中無門無窗的農戶家,把自己和戰士的床板送了出去;毛澤東同志為了掌握實情,經常主動下去搞調查研究,同三教九流都能打成一片,跟裁縫店老闆、造紙廠工人同吃同住,也贏得了他們的擁護和信任,裁縫店老闆為紅四軍定製軍裝,造紙廠老闆臨走前送了一大厚摞紙。在革命戰爭的艱難歲月里我們黨同人民民眾建立起來的血肉相聯的關係,在今天看來依然讓我們為之動容。

黃炎培先生曾對毛澤東同志說過,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都沒有跳出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聚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繼而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現在看來,黃炎培先生所說的話並不是危言聳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必須看到,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民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黨內脫離民眾的現象大量存在,一些問題還相當嚴重,集中表現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上。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證了黃炎培先生的先見之明。多少人現在不是眼睛向下,而是耳朵向上?不是想民眾之所想、急民眾之所急,而是想領導之所想、急領導之所急?不是一門心思為人民服務,而是一門心思鑽研官場厚黑學?說來也好笑,電影放到毛澤東離開上杭的時候,造紙廠老闆在清晨的薄霧中抱著一摞紙送行,號手急忙跑過去接了過來,這本來是體現同民眾深厚感情的情節,旁邊的人卻由衷讚嘆道:“這個號手很有眼力勁,以後前途一定很好”。同樣的事,見仁見智很正常,但是如果歪門邪道成了風氣,並且驅逐了清風正氣,那么就很應該再讀一讀黃炎培先生的話了。

四是宣傳發動、改變思想的問題。宣傳思想工作是我們黨的一項重要工作。而宣傳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潤物無聲地改變思想,使人民衷心地接受。毛澤東同志說過:“我不是天才。我本來是想當一名教書先生”。他也是這么踐行的,親自為夜校學生上課,教他們識字,教他們唱歌,為他們改變“地主是人、我們連牛馬都不如”的思想,也將“男女平等”的思想播散進婦女的腦中。尤其是男女平等,綿延數千年的“夫為妻綱”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破除它談何容易,而毛澤東和紅軍當時做到了,給了婦女平等的地位,為她們提供受教育、工作的機會,倡導“婦女也能頂半邊天”,這才使得今天中國男女平等的觀念深入人心。當然,學校中、職場中、家庭中也時不時會有性別歧視的事情出現,但每一次出現,都會像過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性別平等已經成為了社會的共同價值準則和不可觸碰的紅線。在當時惡劣的環境中,作出了大破大立、影響深遠的事情。

反觀之,現在宣傳手段豐富了、條件完善了、人力物力也有了,有的人反而不願做、不會做宣傳思想工作了。有的本領不強,不去研究宣傳工作規律、創新宣傳工作方式、改進宣傳工作手段,反而說之前宣傳工作好做,編兩首歌唱一唱就可以了,不去看當時的條件下,識字的都沒幾個,更不用說能夠作曲了,能夠生動地編進歌中、廣為流傳地傳唱下來,就已經是殫精竭慮、耗盡心血了,捫心自問,自己在說這話的時候,又在宣傳工作上花費了多少心血呢?有的動不動就推脫人們思想不好改變,比如農村彩禮,說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改變不容易,當然這不是一時之功,但這絕不是畏難的藉口,相比於普及男女平等,工作的難度不知道降低了多少。我們應該怎么抓、怎么抓好宣傳思想工作,看完電影之後應當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