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寧金湖

金湖是金溪新湖的簡稱,位於武夷山脈南端泰寧縣境內。金溪是閩江上游富屯溪的一大支流,因河床沙里含金沙而得名。1980年,裝機容量10萬千瓦的池潭水電站建成投產,而高78米,長253米的電站大壩則將金溪攔腰截斷, 在上游形成了一個全長60餘公里、湖面5萬多畝、庫容8.7億立方米的人工湖。金湖是目前福建最大的人工湖。

金湖碧波澄澈、鳥翔魚躍、丹峰競秀、林木蔥鬱、危岩兀立、泉瀑爭奇。白水漈瀑布、大赤壁、公子峰、水上一線天、幽谷迷津、虎關岩、貓兒山以及甘露寺、醴泉古剎、尚書墓等100處名勝古蹟點綴於碧水丹山之中, 形成別具一格的遊覽區。

白水漈瀑布發源於峨嵋峰的九棟嶺,匯集澗溪之水,穿越峽谷,奔流至漈頭。漈頭有赤石、馗雷兩峰夾峙,其間斷崖千尺,水流奔突而出,直瀉湖面,聲如轟雷,浪花飛濺,周圍百米,白霧茫茫,雨後初晴,彩虹橫空,泛舟其間,宛如置身仙境。金湖危岩峭壁之間,有一兩山夾峙而形成的奇特“胡同”,寬不過2米,全長500餘米,高達100米,划船入內,須擦壁緩行,仰望則天開一隙,從稱“水上一線天”。其景清幽絕妙,佳趣無窮。醴泉岩為金湖又一勝景,位於白水漈瀑布北側,洞高約300米,寬15米,深8米,左有石峰峻絕,其間有斷裂縫,一股飛瀑自70餘米高處奔瀉而下。泉水甘甜如醴,故稱醴泉。洞中有建於宋代的醴泉禪寺為單檐歇山式木構殿堂,精巧古樸,不施片瓦。甘露寺建於金湖之畔懸崖峭壁之天然洞穴之中。洞高約80米,寬、深各為30米,洞內滴泉不絕,清澄甘洌,且有防病之效,勝似甘露,因而得名。宋紹興十八年(公元1148年)在此建寺,其建築奇特,依坎坷岩石順勢架造,外形如同一個繁寫的“葉”

字,基底僅用一根粗大的木柱撐托,有上殿、唇閣、觀音閣、南安閣4座殿宇,可謂“一柱扦地,重樓疊閣”, 為我國古代建築傑作。

由於甘露寺幽藏絕壁之中,故古人稱其為“探幽者不易到此而為恨”。這裡曲徑綿延、雲霧繚繞、奇峰聳峙、古木蒼天、景致優美,以“甘露晚鐘”、“甘露報暉”、“甘露岩寺”、“嘯天雄獅”四景尤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