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覽頤和園的作文4篇

北京頤和園是清朝時期的皇家園林。風景秀麗的它,向世人展示中國皇家園林的美。下面一起隨小編欣賞一下遊覽頤和園範文吧!

遊覽頤和園範文篇一:

暑假的生活是快樂而有意義的!今年也不例外。暑假,我們全家到北京旅遊。剛下車,我就迫不及待地纏著爸爸要去頤和園。第二天,我就實現了我的願望。在路上,我聽爸爸說:

“頤和園是清代的皇家園林和行宮。”

到了北京,往西北大約走了5公里的路程就到了頤和園,“終於到了!”我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我牽著弟弟馬上擠到人群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頤和園的平面圖,好似一幅壯麗巍峨的山水畫。

我們全家興高采烈的進了頤和園的大門首先我們來到東宮門。東宮門是頤和園的正門,匾額“頤和園”三字為光緒御題。這匾額金光閃閃的,以前獨具匠心的工匠們把這4個字雕刻地栩栩如生的。雲龍石刻有二龍戲珠浮雕。龍是皇家的尊嚴。然後我們有來到了仁壽殿,仁壽殿是當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坐朝聽政,會見外賓的地方。

萬壽山下有著一條長700多米創吉尼斯記錄的長廊,長廊全部由木頭搭成,是前人留下的精湛技藝。長廊又名“畫廊”叫畫廊是因為這條長廊里有8000多幅彩畫。在長廊里有著許多的歷史故事、古典文學作品、神話傳說,我們從廊頭走到了廊尾,看盡了數不勝數的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雖然以是精疲力盡,但是我們的心情非常愉悅,我也從中吸取到了很多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長廊的畫十分精美,中外遊客都由不得豎起大拇指稱讚它。欣賞這引人入勝的畫,可真是人生的一大樂趣呀!我們休息了一會兒,就來到了萬壽山的後山、後湖。

我們來到了萬壽山的後山後湖。後山古木成林,環境優雅,鬱鬱蔥蔥的古木,就像一個個邊防戰士精神地站在那裡守衛著高牆大院。沿著路,我們又來到了蘇州河買賣街,我的眼睛被吸引到了買賣街那湖水,湖水碧綠,使人仿佛置身於江南的水上城市。遠看那湖水似一塊塊的珍珠翡翠,近看這湖水似一塊天然的綠色地毯鋪在上面。各式各樣精緻的店鋪,如果你不細緻的觀察,也許你會被所迷惑,誤認為它就是有名的傣家竹樓。

這一天我們還領略到了佛香閣、知春亭、大戲樓等地方的美景,讓我大開眼界,真是美不勝收啊!頤和園在世界地位顯著,真是舉世罕見的傑作啊!我愛你,頤和園!愛你的美麗景色,愛你的歷史悠久,更愛修建你的人們,古時,沒有機械,但是他們能創作出這樣聞名世界的園林,真是巧奪天工啊!我愛頤和園!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走時我真想喊一聲:“我愛你呀,頤和園!”

這個暑假我不僅去了頤和園,還去了八達嶺長城、天壇、團城等等。這個暑假我玩的很開心,很快樂!

遊覽頤和園範文篇二:

北京的頤和園,是個名揚中外的皇家大園林。

走進頤和園古色古香的大門,映入眼帘的是兩隻說龍不像龍,說鹿不像鹿的黑色動物,外形像鹿,頭上有角,全身長著鱗甲,還有一條尾巴。我常去動物園,從未見過這等怪獸。導遊小姐看透了我的心思,笑嘻嘻地對我們說:“這是麒麟,是象徵祥瑞的動物,古代傳說中經常見到,早已滅絕了。”我聽了恍然大悟:強者生存,弱者滅亡。大自然是多么的嚴酷啊!

繞過大殿,一陣清涼的風迎面吹來。我睜大眼睛一看,昆明湖邊的荷花盛開了。一朵朵粉中透白的花兒,頻頻地向人們點頭,你瞧,它們為了歡迎遊客,熱情洋溢地笑著,臉都變紅了!

欣賞完荷花,繼續往前走,就看到了一頭蹲在坐墊上的黑色公牛。我一看,原來這就是守衛公園的銅牛,背上鑄有銘文,頭上長著兩隻尖尖的角,兩眼炯炯有神,神態逼真,栩栩如生。這讓我想起了很多關於牛的故事:中國十二屬相中的牛,讚揚了牛的勤勞;印度的神牛,體現了對牛的崇敬;西班牙的鬥牛,展示了牛的勇猛。一個個優美動聽的牛的傳說和一場場驚心動魄的鬥牛表演,真讓我這個屬“虎”的妹妹開心極了。

告別了銅牛,前面就是十七孔橋。這座橋的橋頭和橋尾各有兩隻大獅子守護。公獅子腳下踩著一隻花繡球,而母獅子腳下,撫育著一隻調皮的小獅子。走上石橋,兩旁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也雕刻著小獅子,這些獅孩子可調皮了:有的鑽進媽媽的懷抱,只露出一個小頭;有的爬上媽媽的腿,玩起了她脖子上的小鈴鐺;有的竟然從媽媽的後背躥上去,跪到了媽媽的頭頂……這么多的小獅子,還真是像人們所說的那樣“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呢!

橋的盡頭是南湖島,我們從這兒乘船去石舫。你看,昆明湖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清風陣陣,波光粼粼,青山樓閣映水中,來往遊船駛向前。走過石舫,我們沿湖邊漫步,不一會,進入了一條長長的畫廊,長廊里的彩繪琳琅滿日,內容有中國歷史故事、文學作品和神話傳說等,令人眼前一亮,仿佛踏進了人間仙境。

時間的車輪飛快地轉動,傍晚的太陽漸漸西斜。參觀過許多景點後,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這個美麗的大公園。

遊覽頤和園範文篇三:

去年五月一日,我在首都北京遊覽了馳名中外的頤和園。

從我們住的白石橋走大約五公里就到了頤和園。這時的頤和園正值春季,像個美麗的大公園。在一座座布滿琉璃瓦,金碧輝煌的宮室旁,不時嗲溫暖追著奇花異草俊俏的身影。合歡樹、太白花、千年古松……這些花草樹木形態各異,顏色不一,襯托著富麗堂皇的宮室,很值得觀賞。

我們走上了一條五彩的花石子路。粗看上去小路上碎石凌亂不堪,五花八門,可細細研究,卻大有意趣。五彩的石子組成了各種圖案,或花草、或人物、或宮室、或器皿,真是美麗動人。

順著小路一直往前走,就來到了聞名於世的長廊。據說,這是慈禧太后為了觀看昆明湖上的景物而建造的。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踏上了長廊。長廊很長,一眼望不到頭,長廊的頂有二百七十三個五彩間隔,每個間隔里都畫著五彩的畫。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側有紅柱,紅柱之間由綠色的圍欄相連。綠欄很低,人可以坐在上面欣賞昆明湖的美景。

走完長廊,就來到萬壽山腳下。抬頭望去,一座玲瓏寶塔聳立在山上,這就是佛香閣。

登上佛香閣,向下眺望,園內的景物大半盡收眼底。正前方是赫赫有名的昆明湖。昆明湖湖面很靜,像一塊翡翠。小船從上面輕輕滑過,留下一道淺淺的水痕,仿佛是劃在翡翠上的一條碧痕。微風吹過,水面盪起粼粼波紋,在陽光的照耀下浮光躍金,十分好看。遠處,十七孔橋的影子倒映在水裡,模模糊糊的,不清楚,不真切。

夕陽西下,我從佛香閣上下來,懷著萬分喜悅的心情,匆匆走出園門,結束了一天的旅行。

遊覽頤和園範文篇四:

今年暑假,我從四川千里迢迢的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北京,並遊覽了著名的頤和園。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穿過仁壽門,就來到了仁壽殿,這裡是慈禧太后議政的地方。從仁壽殿旁的一條小路走,走著走著,就會看見許多小山丘擋住了去路,可是隨著路走,就來到了昆明湖。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這時,就來到了碧玉般昆明湖了。正如書上所說,昆明湖上有一座小島,島上有一座宮殿,遊人穿過石橋就可以去島上玩。這做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

從玉瀾堂走,就來到了長廊。長廊有七百多米長,有二百三十多間,中間有四個亭子,分別代表著“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從昆明湖上吹來陣陣涼風,使人神清氣爽。我用了二十多分鐘才走完整個長廊。

走完長廊,就會看見一艘石舫。石舫是石頭做的船,不能行駛,停靠在昆明湖的岸邊上。

頤和園還有許多美麗的地方,你自己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