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風景遊記為題材作文800字左右

每個人的生命部是一次旅行,走過一個地方,看過一路風景。在你路過的風景中有沒有那裡是最喜歡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風景遊記為題材作文,供大家分享。

以風景遊記為題材作文:春遊野炊

一大早,便接到好友的電話,催我起床,清醒過來後便記起,今天是春遊的日子。大巴到達目的地了。(一路上是擠得要死~坐不下啦)今天的春遊內容就是先爬山,然後下山野炊。爬到山頂,清風陣陣,十分涼快;而山下,無樹木遮蔽,大家只好在烈日下開始野炊。

我們小組最先開始準備工作,大家摩拳擦掌,準備露兩手。先將黑炭放入燒烤架內,由於只有液體酒精,無法長時間燃燒,只好借來固體酒精。火終於燃起來了,鼓舞勢氣,大家十分興奮,紛紛拿出前一天準備好的雞腿、雞翅等要燒烤的東西。第一個難關剛過,又迎來一個困難,王同學(偶好友大概會介意出現她的真名)的雞腿過於肥大,無法燒烤,某老師“預言”那大雞腿至少要烤兩個小時。大家“忘美食而興嘆”,只好放棄一頓大餐,而王同學十分傷心,心裡大概在暗暗咒罵那位老師。可我們小組也是最先成功的一個小組,我烤的雞翅(別打我~明明是偶帶的,偶烤的!)被老師誇獎:“烤的不錯嘛。”第一個成果要歸屬小組成員的努力,是我們共同奮鬥的結果!(說得像蝦米呢)

裊裊炊煙在“烤場”上升起,大家耐心地守在烤架前,一邊不停地刷油,一邊翻棍棒,讓烤物全方面受熱。可有時候一不小心插烤物的棍棒常常讓火給燒掉了(就是留下一截在烤物內,外面一截的頂端被燒了),烤物也一次次掉地上,大家心疼不已。我也得出經驗:儘量不讓棍棒靠近烤架,就是別接觸到火,可以將食物頂到棒端,或將棒子提起一點,只讓烤物在烤架上。前提是劣質棍棒,我們被燒掉的都是那些質量差的棒子。應去正規超市或菜市場賣。(菜市場賣烤物的攤販都知道春遊的事,會事先準備好棒子賣)

第一批成果送入嘴中,無比暢快,畢竟努力了這么久,終於有了收穫。再看大家,一個個嘴裡吃著,手裡烤著,還不忘擦擦汗。而最舒服的就是老師們了,一個組一個組地“巡邏”(其實是看看美食出爐了沒,好大吃一把),也不忘指點學生如何燒烤。即使是坐那兒,也常有同學風風火火的送食物來洗耳恭聽評價。

再美好的時光也總是偷偷溜走,小組成員一個個都拍拍肚皮到樹下乘涼去了(我們班的“烤場”不在樹下)。燒烤在一陣陣飽嗝聲中結束了,大家還是乖乖在老師的監督下收拾好垃圾,三五成群地回到車上了。

也許是太累,這次春遊地結尾並沒有我想像中地熱鬧,還記得上次春遊回去地車上,一首《就是我》唱響全車(當時林俊傑的這首歌在班中很流行,懷念啊),到最後竟換成“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大家都笑岔氣了,真的很快樂啊~當時)

我意識到,我們在不斷長大,青澀掩蓋了曾經的稚氣,小學生活快成為過去了呀……

記:寫到結尾真的好難受,大家都在寫同學錄,其實都不好受啊。還記得好多事情,我們的小學生活剩兩個多月了吧,以前說的“畢業遙遙無期”,如今的“即將各奔東西”,無法忘懷……我們在緊張的氣氛中一邊努力,一邊慢慢度過即將的過去。

春風吹醒了小草,春風揚起了柳條,春風叫醒了竹筍,春風迎來了燕子……在這美麗的春天,我們將集體去春遊。

以風景遊記為題材作文:煙雨古巷

煙雨籠罩下的古巷,猶如那位多情的詩人,殘敗的古樹正搖曳著她的風姿,似乎在努力證明其自身存在的價值。漁歌低吟,江南煙雨迷濛。

我踏著你的路,帶著你的一襲書卷,揣著你的遺願回到了你離開時的小巷,立在你走過的路的一頭。

我仿佛看到了你當初的煙雨迷濛的小巷。我竟信了你,撐了把油紙傘,走了進去。我想要替你尋到那位丁香一般的女子,告訴她你的夢與遺憾。

可如今煙雨籠罩下的雨巷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生機與活力。它裡面是一群精心修築的明、清民居,大多是白牆青瓦。高高筆直的風火牆,連成了一片,隔斷了天空。那裡古木環合,泉水夾帶著野花流過去,這些古木中不乏千年以上的椿、槐、松,它對古巷的遮蔽更使得其更具有神秘意義。

我踏著你的路,帶著你的夢回來了。他們大概看出了我與你的相似,可他們又搖頭了,“你不是他,他不一樣。”是啊,我又怎么能和你一樣呢?每個人都有其自身的價值。正如古巷存在的意義。

可實際上,自從雨巷成為外來者的觀看之地,雨巷便逐漸迷失它原來的本性。它所有的擺設,都只為博遊覽者的一笑。在科技進步,經濟發達的今天,文化卻日漸萎縮。人們為了商業價值與經濟利益,不惜把雨巷與文化聯繫割裂開來。這是何其的可悲!一張門票便可進入的價值是多么地下。人們在追求物質享受的同時是否有注重精神上的需要。

雨巷已變了樣,往昔的煙雨今日已是濃霧瀰漫;往昔的多姿多彩今日已失去了它的生活表情;往昔的叫賣聲早已被汽車鳴笛所取代。而那位丁香一般的女子呢?我尋不到,我只能站在你走過的路的一頭重溫你當初的夢與遺憾。

雨巷忘記了。它忘記了自身的文化價值,而被人們踐踏為旅遊勝地;它忘記了自身的封閉悠然的生活,而主動接納精華糟粕的兼收;雨巷忘記了……雨巷與當今的川流不息,燈紅酒綠的城市已然融合為了一體。或許,只有哪個春天的早晨,當漁歌再次響起,當漁民再次出海,雨巷上空,再次梨花落雨,身後響起一串串清脆的風鈴,雨巷才會恢復它原本的真實與樸素。

我離開了你的路,離開了雨巷。那條路好深好長,可那不是我的路。那裡被我淺淺的足音叩響,那裡已太喧囂。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人們是否還能正視雨巷的價值。請在煙雨迷濛中還雨巷一個天光!

以風景遊記為題材作文:游故宮

暑假,我們一家去北京遊玩。頭一天,我高興的都失眠了,因為我從國小三年級夢寐以求的願望就要實現了。

我們下了飛機,轉乘旅遊大巴來到天安門廣場。我們穿過天安門城樓,來到買票的地方。這是午門,是皇宮內與皇宮外的一條分割線,古代有句“推出午門斬首”指的就是這裡,因皇帝不能在自家門口殺人———皇宮。一路上,到處熱熱鬧鬧,有許多小販在進行“交易”。看到這,我的肚子也唱起了空調計,於是爸爸媽媽就給我買了些零食,在路上吃。我邊吃邊走,穿過壯觀、華美的,弓形的金水橋時,我擺好POS拍照。拍完照後就來到了太和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於北京城中心,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占地面積723600餘平方米,周圍環以10米高的城牆和52米寬的護河城。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xx年)建成。初名奉天殿,明嘉靖時改名皇極殿,清順治時始稱太和殿。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建。

參觀、拍攝完太和殿後,我們又來到了中和殿。中和殿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xx年),歷經三次火災,現存為明天啟七年(公元1620xx年)重建。每逢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典禮前,先在此休息,接受官員的跪拜禮。

走著,走著就來到了保和殿,保和殿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xx年),清乾隆時重修。每年除夕,皇帝在此宴請少數民族王公大臣。自乾隆後期,這裡便成為舉行科舉殿試的場所。

忽然,我發現,在保和殿的右側,有一個大缸腹寬口收、容量極大,兩耳處還加掛著獸面銅環的大缸,就問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這個大缸是乾什麼用的?”“它是救火銅缸,又稱“門海”、“太平缸”,是救火工具。“門海”內一年四季貯滿水,每尊缸里可貯水3000多升,如同一座座小水庫。這些“門海”過去由十幾個太監專門負責管理,派雜役從井內取水,一擔一擔地把缸打滿。與此同時有嚴格的管理制度。為了沒有異味,夏天要保證水質乾淨,每年二月至十月,每半個月添水一次;冬天除在缸口加蓋之外,還在缸外包上一層棉外套,另外,在特別寒冷的季節里(十一月至次年正月),要把缸架在特製的石圈上,在石圈內點燃炭火為每隻“門海”加溫,以防結冰誤事。”我又問:“爸爸,那上面為什麼會有刮痕呢?”“寶貝,乾隆皇帝命令和珅用黃金製造救火銅缸,和珅為了貪污黃金,裡面用銅鑄造,外面鍍了一層金。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由於救火銅缸太大,太重,不能帶走。士兵就用軍刀割金子,當颳去表面的金子時,才發現裡面是銅,這是歷史的見證。”

大家聊著、嘻鬧著,不知不覺中,就來到了御花園。御花園位於紫禁城中軸線上,坤寧宮後方,明代稱為“宮後苑”,清代稱御花園。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xx年),以後曾有增修,現仍保留初建時的基本格局。全園南北縱80m,東西寬140m,占地面積120xx㎡。園內主體建築欽安殿為重檐盝頂式,座落於紫禁城的南北中軸線上,以其為中心,向前方及兩側鋪展亭台樓閣。園內青翠的松、柏、竹間點綴著山石,形成四季長青的園林景觀。”在欽安殿前有一連理柏占居顯位,樹的二根分別位於故宮中軸線的兩側,於l米多高處合二為一,正值中軸線上方變為一棵。相傳兩樹自動結伴,心往一處想,堅貞不屈,因而感動了上蒼,使之融為一體,人們叫它連理樹,象徵純真的愛情,因而引來了天下不少痴情男女與它相擁……北京還有許多美景。

參觀完了故宮,天也漸漸暗了下來,我們只好依依不捨地離開故宮,回到了賓館休息,準備明天的遊玩。

這次游故宮,讓我們重溫歷史,同時也見證了歷史。使我懂得了“國強則民強,國弱則民弱,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所以我立志要好學習,將來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