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體語言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_英語教學論文,形體語言在英語教學中

形體語言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一、形體語言能吸引、影響學生學習注意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必要的形體語言與學生進行溝通,如常用的面部表情、眼神、點頭、擺首、手勢等等。由於這些非語言行為既可與言語同時使用,也可單獨使用,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就顯得更為合適。如眼神的運用不僅可以與學生交流思想,而且能夠輔助言語控制課堂。常用的眼神運用技巧有環顧法、專注法和虛視法。環顧法即用眼神環視學生,能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使其意識到教師在關注著自己,從而全神貫注地聽講,還能使教師及時獲得反饋信息,驗證教學效果,以便採取相應措施。專注法是把視線集中到某一位或某一部分學生,這樣可以“提醒”學生,控制整個課堂秩序。虛視法即似看非看,視而不見,把視線從學生處“收回”,這樣便於減輕教學雙方的心理壓力,保持思路的清晰暢通,把教學活動引入一個更高的境地。又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用點頭、手勢等形體語言代替自然語言來表達對學生的指示,也可以在講課的同時藉助特殊的手勢輔助說明。

二、形體語言能幫助學生接收和理解知識形體語言具有形象性和分析性,能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有時比語言解釋更清楚,更直觀明了。如在解釋gotoslep和beasleep的區別時,教師可先往前走,然後做身子向後仰並雙手抱後腦勺動作,說:“Igotosleep.”最後閉上眼睛作鼾聲,然手用夢幻般的語言說:“Iamaslep.”這樣學生便能理解:前者強調動作,後者則強調狀態。如教現在進行時,教師可邊做運球投籃動作,邊說:“Iamplayingbasketbal.”且有目的地提高“be+v保ing”結構的音量。然後讓學生自己操練,讓其慢慢體會。

三、形體語言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用一些生動、逼真的表情和動作將枯躁的語言表達出來,把教材的內容活化為實際生活,把教學活化為交際。如學“Couldyouhelpme?”時,教室里先放一個紙箱,教師邊做動作邊談:Thisisabox.(指著紙箱)Theboxisheavy.(抱著紙箱做出很吃力的樣子)Canyoucaryit?Couldyoutakeittotheofice?(指著一名學生和紙箱)這比課本中原句“Couldyoutakethisboxtotheclasroom?”更切合實際,現代英語是LivingLanguage,是用於交際的,教師在教學中還應介紹形體語言在不同的文化氛圍中代表不同的意思。如美國人有個使用頻繁的手勢,即用拇指與食指形成一個“O”,表示“OK”;在日本,這個手勢表示你在談錢;在法國,它指的是毫無價值的事;在希臘,這是一個猥褻的動作,你可以想像美國人在希臘使用此手勢所產生的後果。通過在課堂中運用和介紹形體語言,會使緊張的教學生動活潑,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身於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

形體語言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