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母語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_英語教學論文,試論母語在外語教學中

試論母語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

反對在外語教學中使用母語的觀點,是隨著本世紀初直接教學法(Direct Method)的出現而逐步形成的。直接法強調通過外語本身進行會話、交談和閱讀實施外語教學,明確提出外語教學不應使用學生的母語,不用翻譯,也不用形式語法。雖然直接法已不那么時髦,但它的影響卻相當廣泛。

本世紀60年代,以英國學者為主,交際教學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又登上了外語教學的“舞台”。交際法提出,外語教學的目標是學生的“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反對以語法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又摒棄聽說法(Audio-lingual Method)。它的重要特徵就是“通過外語學外語”(English Only Approach),主張教會學生語言的不同功能(function)、使用語言的方法等等。這也就承襲了直接法輕視母語的觀點。交際法影響頗大,它的倡導者和追隨者則紛紛著書立說,來宣揚它的理論和方法。讓我們回顧一下近年來在外語教學界頗具影響的幾本書。 Hubbard等人著的 A Training Course for TEFL 和Haycraft的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兩本書根本沒涉及到母語的作用,Harmer所著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只在4處偶爾提及,Gower和Walters合著的 A Teaching Practice Handbook沒有提及母語的作用,卻警告人們不要濫用母語。在一些稱為“人本主義”(humanistic)教學著作中,如 Moskovitz的Caring and Shar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和Sterick的Teaching English a Way and Ways也沒涉及到這個問題。我們知道,語言是與思維直接聯繫的。那么,有多少外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能完全脫離母語,而僅用外語思維來進行交際呢?

80年代以來,又有強調外語習得的說法,其代表人物克拉申曾講過,學習的語言與習得的語言在人腦中是分別貯存並且分別運用的,而且從有意識地學習到的語言中不可能產生自發的語言,一個人要想習得語言,必須通過有意義的信號參加到交流信息的語言中去。由於上述種種理論影響,人們似乎可以得出母語在外語教學中沒有什麼積極作用的結論。因此,外語課堂中不宜使用母語進行教學。

上述諸理論也不同程度地影響到我國的外語教學。60年代,直接法逐漸在我國試用,80年代,交際法又影響到我們的外語教學。客觀地講、這兩種教學法對我們的英語教學產生過積極影響,直接法使我們注意到口語訓練的重要性,交際法使我們注意到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但這兩種方法都反對在外語教學中使用母語。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外語教學,特別是英語教學,在我國方興未艾。大量的說英語國家的教師執教於我國大中學校。其中有些是稱職的(qualified),但也有一些是沒有受過正規訓練的(unqualifed),僱請他們的原因往往僅是因為他們是講英語的本族人。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絕大部分不懂漢語。開始一段時間裡,學生對外籍教師的“全英化課堂”(all English class。)感到新鮮,因此學習積極性特別高,尤其在口語訓練方面,更是受益匪淺,我們似乎因此可以得出學習外語就要忘掉母語的結論。但結果如何呢?學生和外籍教師之間產生了摩擦,學生報怨不懂的知識外教不去教,對已掌握的東西外教卻講個不停。甚至有的學生拒絕去聽外教的課,與開始的積極性形成明顯的對比。當然,這其中原因很複雜,有文化差異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師、學生自身的因素。但我們是否已認識到:教師不懂學生的母語,外語教學是不會取得成功的呢?

主張在外語教學中肯定母語作用並非新的觀點,這我們完全可以在外語教學理論中找到依據。只是伴隨著各種新的理論的衝擊,我們似乎把它淡忘了。

無論我們承認與否,每一位外語學習者,特別是初學者,都在琢磨母語(本族語)和目的語(外語)有哪些異同。馬克思說:“語言是思維的直接現實。”史達林講:“思想的真實性是表現在語言之中。”語言與思維是直接聯繫的。母語與思維的關係和外語與思維的關係有共同的地方。這就是說,外語作為一種第二信號系統,在實現它的功能時,可以同母語一樣,與思維直接聯繫。但是講到母語與思維和外語與思維的共同點的同時,還須承認,他們之間還存在著重大區別。這些差別主要是由掌握母語與掌握外語的不同的生理與心理特點所決定。一個人學習和掌握母語都是自幼開始的。幼兒學話的過程是和言語器官的成長、發育過程同時進行的,也是和思維的過程相輔進行的。因此,這個過程是和思維能力的形成同時進行的自覺過程。而作為成人學習外語的過程完全不同。他們的言語器官和思維器官已發展成型,他們的思維已和母語建立了直接和牢固的聯繫。母語和思維的聯繫是自然的,而外語和思維的聯繫卻要把思維從一種語言的基礎上轉換到另一種語言的基礎上,這個過程是不能離開母語的。直接法恰恰忽視了這一點,給外語教學帶來了不必要的困難。

下面我們再從翻譯教學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和對比法(Contrastive Method)的使用中看母語的作用。翻譯法名目較多,但我們可給它下一個簡單的定義,那就是:用母語來教外語的一種方法,它的特徵就是母語與所學外語並用,在整個外語教學過程中始終是母語和所學外語打交道。在我國大中學校的外語教學中,翻譯法所創建的翻譯教學手段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和有效的教學手段。首先,翻譯法利用學生的理解力保證了學生確切理解外語詞和句子的涵義,特別是在外語學習初期,翻譯可以使學生擺脫推測、猜想的困惑,避免對外語詞句造成理解不確切的情況和因而養成的一知半解的壞習慣。確切理解在外語學習中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這樣,所學的知識才會牢固,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才會大大發揮。其次,翻譯法使用方便,不需要什麼教具設備,在初學階段節省了教師講解新材料的時間。例如,教師在教“revolution”,“brave”,“work”,“minute”這些詞時,只要告知它們分別相當於漢語中的“革命”、“勇敢”、“工作”、“分鐘”,而不必去闡述這些詞的意義,就可著重講解這些詞跟其他詞的搭配關係,幫助學生掌握它們的用法。但在教學中過多依賴翻譯,教師就會覺得如果某一語言點未給學生譯成母語,學生就不可真正理解。這樣,也就忽視了兩種語言形式語義語用方面的等值特徵(translation equivalence),而一味求助於生硬的翻譯,勢必走上把兩種語言進行機械對比之路,這也是翻譯法失寵的主要原因。無論如何,翻譯法在教學實踐中把翻譯既當成教學目的又當成教學手段,創建了在外語教學中利用母語的理論,這一點已為廣大外語教師所接受。近年來,直接法、交際法、功能法(Functional Method)的出現把翻譯法推向了對立面。然而大多數外語教師並不隨波逐流,而是冷靜思考,不少教師在學習了新的教學法後,採取了折中法(Eclectic Method),在保留翻譯法優點的基礎上,廣采各家之長,加強聽說訓練,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Atkinson談到EFL教學中母語使用問題時,主要談了對比在教學中的作用。由於學習外語的人不可能是空無所有的白板(tabularasa),只要有機會學生就會無意識地在頭腦中把所學外語與母語進行對比。他認為,我們的教學應順應這一自然現象,而不應阻止其產生。例如,英語中的塞音和塞擦音有清音和濁音的區別,互相對立,構成不同的音位,有區別意義的作用。而漢語國語的塞音和塞擦音都是清音,沒有濁音,卻有送氣不送氣的分別,而且成對出現,構成不同的音位,有區別意義的作用。如果外語教師一開始就給學生講清楚,學生就不會用送氣不送氣的對立去替代清濁的對立,也就能夠讀好濁音。

最後以人本主義教學法(Humanistic Approach)談談母語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人本主義教學法,又稱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Student Centred Approach)。它的主要原則就是發展人的價值觀,加深自我認識和對他人的了解,對人類感情要有敏感性,使學生積極學習並積極參加所進行的學習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及主體作用。基於這樣的原則,在外語教學中,特別是在初級階段,把母語作為輔助手段是十分必要的,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師在解釋某一語法項目(如動詞的時態)而類似結構母語中又沒有時,授課中,尤其給較差的學生作個別輔導時,母語的使用就顯得十分必要。

在這場關於母語在外語教學中有無作用的討論中,我們的結論是:外語教學中可以利用母語,發揮母語的必要作用。同時,必須注意,使用母語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熟練掌握所學外語,用外語進行交際。外語教師在教學中應儘量排除母語的干擾,發揮其積極作用,避免母語的濫用,防止其反作用。

本文僅依據我們的教學實踐,結合各外語教學理論,對母語在外語激學中的使用問題給予粗淺的探討,無意對各家外語教學理論褒貶。文中如有不當之處,敬請同仁和讀者不吝賜教是幸。

參考書目

1. Atkinson, D. 1987. The Mother Tongue in the Classroom; A Neglected Resource? ELT Journal 41/4

2.Harboard, John. 1992. The Use of the Mother Tongue in the Classroom, ELT Journal 46/4

3. Krashen, S. 198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4. Swan, M, 1985. A Critical Look at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ELT Journal 38/1,2-39/2

轉自:《山東外語教學》,1996年第2期

試論母語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