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學英語教學改革_英語教學論文,論中學英語教學改革_英語教學

論中學英語教學改革

一、 英語教學改革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為了提高現代化水平,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縮小與已開發國家之間差距,我國政府提出了科教興國的戰略。要實現科教興國,一方面要靠全國人民艱苦的努力,同時應該繼續堅持改革開放的政策,促進國際間的相互交流,不斷地學習別國的先進經驗。在交流和學習的過程中,就必須用到語言。而當今最發達的國家講的就是英語,所以英語便成了當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尤其在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接軌後,隨著現代化程度的提高,中國對人才的需求將發生巨大的變化。這一變化將最突出地表現在對人才需求的標準上。未來世界將需要的不再是單一型的專門人才,而是立體型人才,即具有綜合能力的人才。這一需要的變化將迫使英語教學進行改革。

2、英語教學改革是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十一世紀,中國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委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進一步改革德育工作的方法,寓德育於各學科教學之中,智育工作要轉變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切實提高教學質量。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重視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英語教學必須進行改革。

3、英語教學改革是中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

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要求培養學生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側重培養閱讀能力,並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自學能力,為繼續學習和運用英語切實打好基礎;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教育,增進對所學語言國家的了解;發展智力、提高思維、觀察、注意、記憶、想像、聯想等能力。要達到大綱提出的教學目的,就必須對英語教學進行徹底的改革。

二、英語教學改革的內容

英語教學改革需要改革的內容很廣泛,但歸納起來,重點應改革以下內容:

1、 改革教學目標和要求

進行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中教學目標和要求比過去大綱中的目標與要求具體得多,這是一個進步。但在進行大綱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弊病,具體講,存在著以下問題:

1) 修訂現行大綱時,未能重視“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

我國地域遼闊,地區發展極不平衡,城鄉差別、東西部差距依然很大。大中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的師資條件、教學設備、語言環境、有關的政策、學生和家長對英語學習的認識水平都比較高,故師生們總覺得現行大綱中的教學標準和要求太低;而在老、少、邊、窮地區由於自然條件差,經濟落後,教學設備落後,師資水平低,加之,無優惠政策,學生和家長對英語學習的認識水平低,他們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教學很難達到現行大綱中提出的教學標準和要求。

針對以上情況,我認為改革現行大綱中的教學標準和要求勢在必行。改革現行教學標準和要求時,應該充分考慮地區差別。最好根據不同地域的不同情況制訂出不同的教學標準,以利於大面積提高英語教學水平。

2) 大綱教學目標和要求的描述不盡詳細。

現行大綱對有些目標和要求的描述很不具體,如,大綱中對讀的要求有這樣的文字描述:“能讀懂簡單的運用文,如信函、請柬、通知、便條、說明、表格、圖示和標誌等。”這句話中的要求就不詳細,如“信函”,我們知道信函包括很多種,而在此所指的是哪一種呢,教師就不得而知了。無奈之餘,他們在教學中,就有些不知所措了。在高三的複習中,只好把各種“信函”全部給拉出來見面。而事實上,根據近些年的聯考題來看,信函大多屬於普通信、邀請信和感謝信。所以,我認為,既然要具體,就應該再詳細一些,以便於教師在教學中操作。

3) 大綱中的目標和要求不完善。

現行英語教學大綱第二部分的教學要求中只寫出了“高級中學二年級和三年級英語教學要求”,而對高一年級的要求隻字未提。高一是一個過渡時期,它處於初三和高二之間,學生處於一個轉軌階段。在這一時期,教師教學的尺度本來就很難把握,再加上大綱中又不作任何要求,這就更提高了教師施教的難度,故應該改革這種情況。

4) 對辭彙量的要求太低。

現行大綱要求學生學習掌握單詞1200個,理解辭彙800個;也就是說,學生在中學裡只需學習2000個英語辭彙。這么低的要求,與大綱要求的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的需要相差甚遠。故應該提高對辭彙的要求。至於說提高到多少,這需要作進一步的調查研究。

2、 改革教學觀念

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實踐的。沒有先進的思想觀念,便不可能有先進的教學實踐。如果教學觀念滯後,就不可能有新的教學方法的產生。故教學觀念的改革顯得越來越重要。

改變觀念不能只是一句口號,而應成為實實在在的行動。改革觀念最有效的途徑是出國進修,直接感受國外英語教學的思想和觀念。除此之外,教師們還應該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虛懷若谷,不斷地學習。只有這樣,觀念方可轉變,才能跟上時代的要求,不至於落伍。

3、 改革和完善現行教材

現行教材有很多的優點,它已被廣大中學師生所接受。但作為一套教材,它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 教材內容多,課時少的矛盾。

2) 教材缺乏系統性。

3) 教材中的漏誤。

4) 配套材料不夠完善。

5) 缺乏系統配套的泛讀材料。

6) 語言不嚴密。

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教學達標。根據以上問題,現行教材亟待改革。

4、 改革教法

英語教學法是執教者根據英語教育的基本規律所採用的一種語言教學的方法。教學方法的選擇是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來確定的。採用了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學方可有效。回顧我國英語教學法的演變過程,真可謂步履艱難。自從中國開始大規模的英語教學以來近百年,英語教學法經歷了五個時期,即:對比法——直接法——翻譯法——結構法和功能法。而這五種教學法又是交替使用,從來沒有被單獨使用過,其中翻譯法沿用的時間最長。這一方法主要針對英語知識的教學,它至今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教學。而現在的新教材是功能法和結構法的產物,是實用主義哲學的體現。根據我國改革開放的需要,要求培養學生能在國際交往中直接使用英語的能力。改革教法的目的就是要把過去的知識傳授型的方法和不適合新教材的教學法改為功能交際法,以便達到培養交際能力的目的。

5、 改革教學手段

新教材突出交際能力的培養。同時由於新教材容量大,課時有限,因此如果在教學中還一味地使用過去的“三個一”(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粉筆)的教學手段,那是很難完成教學任務的,更不用說達到教學目標了。鑒於此,各學校應該盡力去改善英語教學的手段。英語教學改革的目標就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給學生提供現代化的視聽儀器和教學輔助設施,增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6、 改革評估檢測

考試、檢測是評估教學效果的慣用手段。儘管新教材已經使用了六年多了,但至今還沒有一套完全適合新教材的評估檢測手段。現在的實際情況是考、教脫節。新教材以培養交際能力的目的,而現在的考試,評估仍然是以考試語法為主,這嚴重影響著教學。眾所周知,考什麼教什麼,儘管近年來對能力的考查有所側重,但事實上現在的考試仍然沒有完全擺脫語法考試的影響。故導致在複習備考階段,大部分時間還是花在了語法複習上。因此這種評估檢測手段亟待改革。

7、 改革師資現狀

目前,全國各地中學英語師資水平很不均衡。越是貧困的地區,師資水平越低。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七十年代,由於師資缺乏,全國各地舉辦了不少的短訓班。短訓班裡培訓出的教師解決了當時教師缺乏的問題,而這部分人的英語素質不高。

2)現在的中學教師中大多數屬於八十年代中專或大專畢業生,雖然他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努力,自修,拿到了大本函授文憑,但實際上,大多數的水平提高幅度不大。

3)函授不利於教師素質的提高,因為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在學習過程中,須進行聽、說、讀、寫、譯各方面的訓練,而函授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4)由於工作環境和時間的推移,教師們的聽、說能力不斷地退化。

5)由於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教師流動較大。這樣就使得經濟較發達的地區,教師師資水平越來越高,落後地區的師資水平越來越低,這樣就造成了惡性循環,很不利於英語教學水平的全面提高。

鑒於以上原因,我們必須設法改革英語師資的現狀。為了改革師資隊伍的建設,國家教委計畫將在近三年內培養一萬名能教會研的教師,這對英語教師來說是一件難得的好事,除此之外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教應該為教師們創造條件,鼓勵進修。

三、英語教學改革遵循的幾個原則

1、 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應該遵循“三個有利於”的原則

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應該遵循“三個有利於”的原則,即: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知識與能力;有利於思想情感教育;有利於智力智慧型的培養。凡是不符合這“三個有利於”的作法,都應該改。

2、 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應該注意英語教育的多元性原則

教育現代化的特點之一也正是教學內容和教材的個性化的特點之一。根據這一特點,同時根據我國的地域差別,各地對英語的需求程度不同。實踐證明,單一的課程設定是行不通的,所以在修訂大綱、教材、考試時,應充分注意這一實際。

3、 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應該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

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應該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改革必須充分考慮當地或本校的實際,根據客觀條件,因地制宜,只要能在原有基礎上,改革後能符合“三個有利於”的原則,就應該大膽去改。

4、 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應該遵循科學化的原則

在教改中,首先我們要對英語教學的歷史進行反思,客觀地分析,肯定成功的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以便在教改中方向明確,少走彎路。

其次,在教改中,我們要學習和借鑑他人的成功作法,為我所用。

再次,在教改的路上,要不時地注意回頭望,遇到問題要多做辯證的分析,少點主觀臆斷,要實事求是。

總之,凡是不利於推行素質教育的情況均需改革。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我們有責任為深化教學改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每個教育教學工作者都來為教學改革出謀獻策,那么,我們英語教學改革的成功之日也就為期不遠了。希望我們共同努力,為之奮鬥!

論中學英語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