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想天空滿分作文

請以“懷想天空”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詩歌除外,文體不限。

ナ蘊餛牢

“懷想天空”作文題屬於命題作文。這個命題既體現了作文課內序列訓練的科學性,又體現出新課程作文創新的主觀能動性。它包含了主、客觀兩個方面的寫作聯繫。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審題立意。

1.從教材中作文訓練過的課文幫助理解題目的含義。新課程源自蘇教版《語文》必修五第四個專題“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逍遙遊》《蘭亭集序》《人是能思想的葦草》《我為什麼而活著》)和人教版第五冊第一單元的“哲學論文和隨筆”(《人生的境界》《人是什麼》《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孔孟》),它們都分別將“懷想”與“天空”作了哲理性的闡述。前者課文模組“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專題寄語的關鍵字分別為“無窮”“浩渺”“深邃”“新鮮”;而後者“哲學論文和隨筆”,馮友蘭將人生的境界分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種;趙鑫珊說:“人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對往事的回憶、對現時的把握和對未來的憧憬。”所以,“懷想天空”,不但指懷念、遐想自然的天空,更應該喻指人生的天空、文學的天空、教育的天空、環保的天空、體育的天空等範疇。因此,“懷想天空”是一個體現創造性思維活動的命題。

2.通過分析題目本身的引子材料來確定寫作的角度和題材。從題乾所提示的內容來看,“明淨的天空,遼闊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針對其中“明淨”“遼闊”“深邃”三個定語,作文時應扣住人生、社會、歷史中所處的“天空”來構思;又要注意,無論是歷史的還是現實的事物,都一定要以“懷想”的方式出現在作文中。寫出遙望星空時所產生的積極的聯想或想像,並由此進行思索,提出自己的見解。當然,也可以寫真實的人和事。例如,①實寫自己生活、成長的經歷。如寫在國小、國中、高中學習中曾經揮灑過奮鬥汗水的生活片斷的“天空”;寫在父母、老師等人的翼護和培養教育下快樂學習的故事“天空”;還可以具體寫自己讀書、立志的“天空”,如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到做學問的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便是立志、奮鬥、成功的三個境界的人生“天空”。②實寫自然界的“天空”。可以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寫工業文明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如天空渾濁、昏暗;也可以寫環境污染使得天空的飛鳥少了;森林沒有了、空山鳥語聽不到了;藍天白雲的舒捲和美麗的火燒雲也不見了等。不過,如今加強環保成了全球性關注的頭等大事,有些地方,落實環保的措施得力,從此天空變得湛藍了,到處可見鳥語花香了……這樣,從消極和積極兩個不同的視角去選擇安排材料來寫。③也可以由此及彼,浮想聯翩,虛寫“天空”。如既可以將思緒追憶歷史的天空,去與屈原對話,與陶潛“東籬採菊”,與李白“將進酒”,又可以懷想曾經為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死去的英烈等。還可以想到開發中國大西北沙漠天空,讓那裡的日照、風力造福於民、造福於國。還可以向宇宙天空、海底世界發出未來的暢想與探索。如想到“可上九天攬月”——“航天探月”,想到“可下五洋捉鱉”——建立海底隧道、城市、公園,以及向海底堆積物探求能源等。

總之,除了立意的多元化之外,表達方式與文體也可以豐富多彩。擅長哲理思維的,可以選擇寫議論文;善於發揮“情商”(人文性)的,可以選擇記敘文來寫;特別是文採好的,可以將敘述、議論、抒情相結合,寫成優美的散文。當然,內容決定形式,切入口一定要小。

滿分佳作

懷 想 天 空

江蘇考生

倉皇南飛的大雁不知又帶走了誰的思念。天空仍然很藍,不知是人們的愛點亮了天空,還是天空照亮了人們心中的愛。

一個人的天空

在這古老的東方大地上,生活著一位歌者,他用自己的愛築起了一個舞台,用這個舞台的所得為那些失學的孩子撐起了一片天空。叢飛,那個在與癌症作鬥爭的男子,捐出了自己的所有,卻沒有想到去治療自己的不治之症。叢飛走了,帶著自己對失學兒童的愛飛走了,飛向自己那片蔚藍的天空。有人說:“叢飛的所作所為,並不能讓每一個孩子的眼中都鋪滿燦爛的陽光。”但是,正是叢飛用自己的歌聲唱出的那片天空,刺痛了我們的雙眼,讓慈善事業的大門逐漸開啟。這是愛的天空。

三個人的天空

你能想像一個人從萬丈懸崖跌落下來是什麼後果嗎?是滅亡,還是倖存?幾年前的那件纜車事故,至今仍歷歷在目。當一輛坐著享受天倫之樂的三口之家的纜車從纜繩上跌落的時候,只見四隻手同時托起一個不大的身體,也同時托起了一個脆弱的幼小的生命,然而這兩雙手的主人卻義無反顧地逝去了!這是父母為自己的孩子撐起的一片由血和肉組成的天空!有人曾說:“那件事故發生後的第二天,天空顯得異常恬靜。讓人看了有一種想家的衝動。”是的,當父母用自己的雙手呵護著自己的孩子的時候,一片永遠也看不到風雨的天空,就在孩子們的頭上鋪展開來。這也是愛的天空。

一群人的天空

為什麼這個古老國度的慈善指數總像一個不想長大的孩子?為什麼人們總是在一張張充滿中彩希望的“小紙片”上去關注福利事業?為什麼人們總愛追問一個個富翁的資產,而不去關心富翁們對慈善事業的捐款?但是,青島出現的那個愛心團體,卻努力地改善著這一切。“微塵”,這個愛心團體見證了一張張不同的面孔,卻有同一個名字——微塵!人們早已不去追究“微塵”到底是誰,他究竟捐了多少錢。因為,了解這個團體的人都成為了“微塵”的一員!“微塵”,尋覓不到卻又隨處可見,自認渺小卻又成就偉大!它代表了一個城市的良心!看啊,遠方慈善事業的天空,已露出了魚肚白。這更是愛的天空。

一個人的愛是渺小的,但是兩個人、三個人甚至是一群人呢?當人們的愛匯聚起來,天空就被人們的愛點亮,同時,這由愛點亮的天空,又指引著芸芸眾生,去點燃更多人心中的愛。

【名師點評】

這篇散文構思精巧,選擇典型,畫面生動。全文以“一個人的天空”“三個人的天空”“一群人的天空”三個標題式的短句,領起三幅圖畫——三個生活場景:“叢飛用自己的歌聲唱出的那片天空”,“父母為自己的孩子撐起的一片由血和肉組成的天空”,還有“微塵”,“青島出現的那個愛心團體”。並通過敘議結合,呈現出“愛的天空”和“愛”的終極關懷,歌頌了親情、友情和人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