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欣賞寫一篇文章

都言暮秋百草枯黃,群葩凋零,卻不道初夏也有落英……家中,那幾支丁香走完了它短暫的一生,匆匆間就永逝了。我本不愛花,可欣賞起紫丁香來,對它情有獨鍾。喜歡它那淡淡的幽香和淡淡的憂傷。

丁香和我頗有緣分。在一個布滿紫色、溢滿清香的季節,一個小生命誕生了,那就是我。剛巧家中移植了幾株紫丁香。從此,我與丁香的命運便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十七個風風雨雨的春秋,我們一起渡過。十七載漫漫長長的歲月,我們攜手同行。多少個清新的黎明,我們共迎曙光……

紫丁香,我深深愛戀的紫丁香。

嬌小的花朵,透著淡淡幽怨的顏色,洋溢著沁人心脾的淡淡的幽香,玲瓏纖巧的姿態,更有那憂鬱中透出孤傲,悽苦中浸著溫馨的獨具的氣質,這一切,都像過往的雲煙,永遠消失在迷茫的空間了。

紛紛揚揚的,仿佛片片紫色的雪花,悄悄地、靜靜地飄落了。飄落在霏雨纏綿的五月,更飄落在我流淚的心中。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幾分悵悵的留戀,就這樣飄落了,去孕育一個溫情的夢。我不知自己是否能成為它的夢中之人,也不知自己是否還有等待的勇氣。窗外纏綿的透著幾分淒冷的雨正像我一顆流淚的心。悄悄飄落的是霏雨還是別淚,說不清。

帶著幾分幽幽的惆悵,獨在月下徘徊。清冷的月光瀉在腳下的一片熱土上,這是我們共同生存的空間。如今卻空蕩蕩的,我試圖尋找它往日的蹤跡,然而,它真的走了,我再也尋它不著,只有在這清冷的月光下,用往昔的回憶,點綴我如今灰藍的生活。

紫丁香走了,帶走了款款深情,唯留下我對過去一切的美好回憶,和一顆永久地凝結了淡淡幽香的破碎的心,它脈脈溫情的眼睛,微微羞澀的淺笑,淡淡憂傷的神情,都在我心中刻下永不磨滅的痕跡。

喔,那淡淡的紫丁香,淡淡的幽香貯著淡淡憂傷的紫丁香……

有 風 吹 過

欣賞名曲使心靈得到一次漫遊,而欣賞這樣的名曲又能使心靈得到灑脫。

並不是第一次聽到這類琴聲,但卻從未如此投入過。坐在階梯教室里,所有的思緒都幻成為千百隻蝴蝶,這支曲子好似一陣微風吹過,我好久沒有起半點波瀾的心海,也泛起圈圈漣漪。它就是震撼人心的名曲《梁祝》。

美是不朽的,愛是永恆的。靈感洶湧的作家一發而不可收拾,在創作完最後一個音符的那一瞬間,成就了不朽,生命的意義在此刻得到升華。梁祝雙雙化作翩翩蝴蝶的那一剎那,也便成就了永恆,愛情的至美在此刻得到凝結。

梁山伯與祝英台之死讓人們惋惜了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考古學家在微山湖畔發現了梁祝的合葬及珍貴的墓誌。墓誌記載著祝英台“悲傷之死”,後面有這樣三句話“愁煙滿室,飛鳥哀鳴,聞者驚駭”。那是一種怎樣的絕望!一種怎樣的悲傷!一種怎樣的痛苦讓她這樣一位風華正茂的女子終止了生命!她本來可以用她那燦爛的生命開始新的生活,她更知道,死,意味著永遠沉入孤獨而又黑暗的深淵,但她最後還是從容赴死。祝英台以死詮釋著愛情的專一和忠誠。台灣著名言佳句情作家瓊瑤說:“收穫了愛情的女子,又豈能畏懼死亡。”死,也是明智,也是對封建禮教的反抗。愛情與生命永遠是人類永恆的主題。過分的圓滿總讓人有些遲疑。帶了一絲的缺憾,才叫人痛徹心肺。無望的愛情本身就是一種動人的悽美。而天平的那一頭一旦加上生命的砝碼,什麼似水流年,什麼滄海桑田,都無可挽回地湮滅下去。哀婉悲壯的梁祝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千古絕唱。千百年來在烈焰中熬煎,在血液中流淌。梁祝傳說成了忠貞愛情的代表。然而,他們最終被封建禮教拆散。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會比對美的摧殘更令人扼腕?你可以摧殘美,卻無法毀滅美。陰陽之界又怎能阻礙他們並行的腳步?

也許今天,不是每一個現代人都能擁有一段刻骨銘心,浪漫美滿的愛情,但是只要曾經深深地哭過痛過,曾經深深地感動過已經足夠。因為從那以後世界上就有一對中國的蝴蝶飛舞在天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