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聯考全國卷江蘇省優秀作文:憑心靈選擇

正如每一條大道總有許多岔路,每個人在一生中總會遇見不少抉擇的關口。是啊,許多事物需要選擇。形而上者,如魯迅為改造國民性而棄醫從文;形而下者,如張愛玲所說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之選。一條道路固然單調,但有時候,太多或太難的選擇未嘗不是一種痛苦。這種痛苦,是心靈的痛苦。 

前些日子,在看陳寅恪的著作———一些唐宋史論及《柳如是別傳》。我感慨於陳寅恪堅硬的品格。他始終保持著一個人的獨立人格,尊重事實,保持著對史學、對民生的終極關懷。國民黨時期,他寫下“九鼎銘辭爭頌德”;十年動亂中,他又寫下“文章唯是頌陶唐”。由於他的堅貞不阿,他屢遭迫害,以至於哀嘆“淚眼已枯心已碎,莫將文字誤他生”,但他從未放棄一個知識分子的責任,於目盲腳臏後寫成皇皇巨著《柳如是別傳》。“讀史早知今日事,對花還憶去年人”,從陳老的詩句中,我們讀出了他的那份坦蕩,是他心甘情願地選擇了這條艱辛道路,那是什麼給了他這種驚人的勇氣呢?余英時的一句話給了我答案。他說:“知識分子天生就是文化價值的捍衛者,正因為有了超越的精神力量,他才能對現實中的不平提出批判。”是的,是知識分子的責任,是對民族、民生的關切,對歷史的嚴肅認真,讓陳寅恪選擇了這條道路,最終流芳百世。而在同樣的考驗面前,軟骨頭的馮友蘭,雖為新儒學大師,卻甘願做了江青的“侍臣”,與陳寅恪的節操相比,霄壤之別。 

由此我懂得,面對人生抉擇,靠的是心靈的力量。而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又談何容易。 

我們正處在一個社會轉型期,新思潮,新事物層出不窮。整個社會面臨著將傳統文化、舊體制下的思路與新思潮加以整合的任務。但遺憾的是,這方面的工作剛剛起步,已稍滯後於社會的變革。不錯,我們目前的中心任務是經濟建設,但人文學科絕不可放鬆。相反,在一個大變革的時代,人文知識分子應發揮更大作用。而我,也已決心選擇人文科學為我終生的事業。因為,中國國民最缺乏人文精神,而這一空白需要幾代人文工作者貢獻一生才能彌補。我也明白,這樣的選擇,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意味著要放棄很多物質的享受,吃很多的苦。但我甘願,只為著我對人文學科的熱愛,對社會、民生的關懷。 

用心靈選擇的人生道路,縱有痛苦,我無怨無悔。